生成式AI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三 (6 日) 報導,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 Tyler Cowen 示警,大專院校未能讓學生為 AI 轉型的就業市場做好準備,正在培養一代「完全沒準備好面對職場要求」,造成的後果可能不只是經濟層面,更包括心理創傷。隨著生成式 AI 工具在白領產業快速普及,熟練使用這些工具已成為職場基本技能,各界也開始討論 AI 將如何重塑知識型工作。
科技
中國生成式 AI 正迅猛發展,並快速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中國國家網信辦上周三 (7 月 30 日) 發布的《國家資訊發展報告(2024 年)》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有 302 款生成式 AI 服務完成備案,註冊用戶超 6 億,全年新增 238 款產品,頭部應用日活用戶突破 3000 萬。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亞馬遜 (AMZN-US) 周四 (17 日) 在旗下雲端運算部門 Amazon Web Services(AWS)裁撤至少數百名員工,據悉這是執行長賈西 (Andy Jassy) 先前所暗示,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導入將引發人力縮編後的最新行動。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今 (17) 日早上在第三屆鏈博會先進製造鏈主題活動現場上,跟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辦人王堅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黃仁勳在交流中拋出重磅觀點,AI 下一波浪潮將是物理 AI(Physic AI),這項技術將推動機器真正進入物理世界,與人類共同合作完成複雜任務。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指出,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可能會對娛樂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並看好 Netflix(NFLX-US)、Spotify (SPOT-US)、Google (GOOGL-US) 與 Meta(META-US)。
美股雷達
Meta Platforms(META-US) 人工智慧 (AI) 團隊將再度有新血加入,內部文件顯示,Meta 收購語音生成新創 PlayAI 的交易最近已完成,下周將把該公司整個團隊納入麾下,繼續擴大 AI 人才庫。另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Meta 最近新聘兩名 OpenAI 研究人員。
美股雷達
路透社報導,蘋果 (AAPL-US) 硬體技術副總裁 Johny Srouji 上月在一場私下演講中表示,蘋果有意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來幫助加快其設備核心客製化晶片的設計。Srouji 在比利時接受 Imec 頒發的獎項時發表了上述演講。 Imec 是一家獨立的半導體研發集團,與世界上大多數最大的晶片製造商都有密切合作。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二 (17 日) 報導,亞馬遜 (AMZN-US) 執行長賈西 (Andy Jassy),隨著公司廣泛採用生成式 AI 和 AI 代理工具,企業員工數量將在未來幾年將減少,並表示,員工應學習使用 AI 工具,並「想辦法用更精簡的團隊完成更多工作」。
美股雷達
高盛分析師 Vinay Viswanathan 在本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受大規模投資於大型語言模型的 GPU 設施的推動,資料中心市場預計將在今年創下紀錄。然而,他也警告,儘管「資料中心行業近期出現了復甦跡象」,但他們仍對長期供需平衡持謹慎態度。
根據外媒周二 (10 日) 報導,瑞銀 (UBS) 最新調查指出,未來幾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恐難見明顯成長,尤其是美國市場需求顯著疲軟。這份報告也對蘋果 (AAPL-US) 的 iPhone 需求提出警訊。圖:瑞銀根據 UBS Evidence Lab 在 2025 年第二季針對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與中國的 7,500 名消費者進行的調查,未來 12 個月的智慧型手機購買意願從去年第四季的 39% 降至 36%,年增率持平。
美股雷達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NYT-US)周四 (29 日) 宣布,與亞馬遜 (AMZN-US) 達成一項多年期的授權協議,允許這家科技巨擘在旗下人工智慧 (AI) 平台中使用《紐時》的新聞內容,這是該報首次就生成式 AI 授權內容。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如果他今天重新成為學生,會把學習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作為首要任務。他點名像 ChatGPT、Gemini Pro、Grok 等 AI 工具,未來將在各領域發揮巨大效益,是學生職涯成功的關鍵助力。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上周四 (8 日) 宣布考慮在 Safari 瀏覽器中加入 AI 搜尋結果引擎,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當日股價應聲跌逾 7%,這一事件將關於 Goolge 是否會被顛覆的爭論,在蘋果宣布後變得異常激烈,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琪當天也示警,Google 正處於一個類似雅虎當年的「雅虎時刻」,生成式 AI 可能顛覆其搜尋業務。
IBM(IBM-US) 正積極爭奪企業級人工智慧 (AI) 市場。公司於周二 (6 日) 推出一系列新工具,旨在協助客戶管理並整合來自 Salesforce、Workday、Adobe 等多家供應商的 AI 代理,以應用於其關鍵業務。此外,IBM 於四月宣布,計畫在未來五年內於美國投資 150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推出熱門的播客來展現人性化的一面是件好事。但是,透過人工智慧 (AI) 來發展整個廣告市場,進而改變全球 GDP,又是另一回事了。無論如何,這是 Meta (META-US) 執行長祖克柏的願景。華爾街似乎也對此表示認同。如果投資人仍在尋找有關大規模 AI 投資將如何獲得回報的答案,祖克柏給出了至今最明確的答案:它將加強我們的核心業務。
美股雷達
當全球科技界紛紛投入大型語言模型(LLM)與生成式 AI 的研發浪潮之際,Meta(META-US) 首席 AI 科學家 Yann LeCun(楊立昆)卻公開唱反調,語出驚人地指出:「幾年內,我們將不得不拋棄整個生成式 AI 的概念。」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 120 週年慶典上強調,目前的 AI 技術離真正的通用人工智慧(AGI)仍有一大段距離。
台股新聞
電子機能材料廠汎瑋材料 (6967-TW) 爲維護股東權益及穩定市場信心,今 (21) 日起執行庫藏股計畫,預計購入 500 張,買回股票將轉讓員工。在庫藏股助威下,汎瑋股價開高後,隨即迅速亮燈鎖漲停。汎瑋今日開高走高,開盤後隨即迅速跳空鎖漲停,股價暫收 47.3 元,一舉突破 5、10 日線。
台股新聞
統一超 (2912-TW) 轉投資小金雞統一資訊今 (6) 日發布 2025 企業策略與展望,總經理謝良承表示,自有產品正推向東南亞市場,來自泰國的海外第一張訂單正在簽訂,預計 3 月底前完成,而越南市場也有代理商開始接觸,在國內,則將積極發展金融業客戶,在國內外雙管齊發下,預計今年維持營收達 10% 以上的正成長。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生成式 AI 將在 2025 年迎來投資回報率 (ROI) 由負轉正的分水嶺,並在 3 年內形成「兆級市場」。報告稱,2025 年生成式 AI 的毛利率可望達 34%,代表著產業正式跨越盈虧平衡線;而到 2028 年,生成式 AI 的總收入預計將接近 1.1 兆美元,報酬率有望提升至約 67%,亞馬遜、Meta 等多家科技巨頭有望從 AI 浪潮中受益。
科技
德勤發布 2025 年科技預測報告,認為 2025 年將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科技、傳媒和電信(TMT)行業迎來重大轉折的「間隔年」(Gap Year),這一年將凸顯出消弭關鍵差距以解鎖當今潛力的迫切需求。展望 2025 年及之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 TMT 產業即將實現重大飛躍,這一飛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生成式 AI 的迅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