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北韓在紀念朝鮮勞動黨成立 80 週年的閱兵式上,公開展示了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火星 - 20」,官方稱其為該國「最具威力」的核武器。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當火星 - 20 導彈現身廣場時,觀眾的歡呼聲達到高潮。此次閱兵吸引多國重要嘉賓,包括俄羅斯前總統梅德維傑夫、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以及越南共產黨領導人杜林。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10 日)表示,作為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的回應,美國可能會對波音 (BA-US) 飛機零件實施出口管制。根據《路透》報導,川普指出:「我們有很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飛機。他們(中國)有很多波音飛機,他們需要零件,還有很多類似的東西。
渣打銀行 (Standard Chartered) 認為,美元的命運取決於美國究竟是邁向類似 1997 年的生產力大幅提升時期,還是重蹈 2007 年金融危機前的經濟失衡覆轍。該行目前立場偏向看多,押注美國的生產力與企業獲利快速成長可延續美元例外論,但同時警告潛在風險遠高於市場預期。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華盛頓的 Walter Reed 醫療中心接受了一次例行健康檢查,引發外界對這位 79 歲總統健康狀況的新一輪關注。根據《彭博》報導,川普的醫師、美國海軍上校 Sean Barbabella 在白宮發布的一頁備忘錄中指出,川普的「整體健康狀況優秀」,並表示他能「無限制地維持繁忙的日常行程」。
美國知名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最新發布的《2025 年全球安全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甚至超越美國。中國居民的安全感在全球位列第三,而「法律與秩序指數」則名列第四,明顯超越多數西方國家,包括美國。自 2006 年起,蓋洛普每年都會對全球居民進行安全感及法律秩序狀況調查,其結果受到人文研究學界廣泛關注。
委內瑞拉外長 Jorge Arreaza 近日在社交媒體表示,委內瑞拉政府已正式致函聯合國安理會主席,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對委內瑞拉可能構成的軍事威脅。委內瑞拉信函指出,根據「已證實、合理且客觀的信息」,美國可能很快對委內瑞拉發動武裝侵略。
隨著萬聖節、感恩節與聖誕節等美國年末消費旺季接連到來,市場原本預期零售支出將出現提振。然而,近期零售與消費類股卻未隨大盤上行,引發外界對美國家庭消費力是否漸趨疲軟的疑慮。儘管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屢創新高,消費類股卻難以跟進。過去一個月中,消費類股選擇性基金(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XLY-US) 幾乎持平,而零售類股 ETF(SPDR S&P Retail ETF)(XRT-US) 則下跌超過 5%。
國際政經
中國近日宣布對稀土材料實施新規,進一步升級貿易管制,涵蓋從半導體晶片到人工智慧(AI)研發的關鍵技術,將全球約九成稀土供應納入管控範圍。此舉不僅可能改變國際貿易格局,也讓美國在應對關稅、技術限制及 AI 競爭上面臨重大挑戰。根據《道瓊風險合規》,中國最新規定要求,如果境外公司向中國以外地區銷售的商品中,任何來自中國的稀土材料占產品價值達 0.1% 或以上,均需取得中國商務部出口許可。
台灣政經
行政院 9 月 11 日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經濟部編列 460 億元辦理支持產業之 4 大措施,已於 8 月 7 日先行啟動至今滿兩個月,四項措施中「金融支持」的成效最為顯著,已核保 / 申貸金額超過 40 億,解決廠商資金周轉問題,並有 845 家企業申請研發轉型及海外拓點補助。
美國農產品市場週五 (10 日) 全面承壓,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取消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 APEC 峰會的會晤,黃豆與穀物期貨價格應聲重挫,黃豆單日下跌 17 美分,玉米與小麥亦跟隨走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的 12 月玉米期貨週五走低 1.26%,達每英斗 4.13 美元,11 月黃豆期貨下滑 1.52%,達每英斗 10.06 美元,12 月小麥期貨跌幅達 1.58%,報每英斗 4.98 美元。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 主席 Brendan Carr 週五 (10 日) 表示,美國主要線上零售商已大規模下架數百萬項被禁止的中國電子產品,作為該機構持續打擊中國通訊設備的最新舉措。Carr 指出,這些遭移除的商品包括列入美國「國家安全風險列管名單」(Covered List) 的設備,或未經 FCC 授權的產品,涉及華為 (Huawei) 與中興通訊 (ZTE) 等中國企業的監控攝影機與手機。
美股雷達
美國前總統川普週五 (10 日) 再度對中國發出強硬言論,表示若重返白宮,將大幅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並指控中國「變得非常敵對」,引發美股中概股全面下挫,血流成河。川普在社群平台貼文中指控,中國藉由掌控稀土金屬市場「挾持全世界」。稍早,北京宣布外國企業若出口產品中稀土元素占總價值 0.1% 以上,或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製造,必須取得中國政府許可,被視為進一步收緊對戰略資源的掌控。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將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衝擊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銅價周五 (10 日) 在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重挫近 5%,跌破每公噸 10,400 美元,創下五個月來最大跌幅,抹去前一日的漲幅。川普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鑑於中國近日對稀土元素實施「敵意濃厚」的出口管制,他認為本月底在南韓舉行的會議上「沒有理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彭博》報導,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全球航運市場受到嚴重衝擊。周五 (10 日) 傳出多艘原本暫定運往中國港口的油輪訂單遭取消,原因在於中國宣布將自 10 月 14 日起對美國船舶收取港口費,以回應美國即將對中國船舶徵收的相同措施。這項消息使原油運費與期貨合約雙雙飆升,市場陷入混亂。
美股雷達
與稀土相關的股票周五 (10 日) 在美股盤中大幅走高,美國總統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指控中國以嚴格的出口管制「挾持世界」,並揚言將祭出重大關稅等財務反制措施。市場認為,稀土在美中角力中戰略地位再度凸顯,帶動投資人湧入相關概念股。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10 日) 在 Truth Social 發文,指控中國近日致函多國,計劃對稀土及其他元素實施出口管制,形容這是「敵意濃厚」的舉動,將造成全球市場堵塞。川普強調,美國正考慮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等反制措施,並表示原定兩週後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似乎已經沒有必要」。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10 日) 開盤小幅走高,投資人趁回檔買進,同時等待美國消費者信心數據,以尋找經濟與聯準會 (Fed) 後續政策的線索。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本周有望連續第二周收紅,市場對降息預期持續支撐漲勢,美元則將創下去年 11 月以來最佳單周表現。
根據《CNBC》報導,中國交通運輸部周五 (10 日) 宣布,自 10 月 14 日起,將對美國船舶停靠中國港口徵收費用,作為回應美國同日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的措施。中方批評美方做法「嚴重違反國際貿易原則」,並稱已對中美海運貿易造成「嚴重損害」。
美股雷達
中國監管機構周五 (10 日) 宣布,對美國晶片大廠高通 (Qualcomm) 收購以色列汽車通訊晶片公司 Autotalks 的交易展開反壟斷調查,此舉正值美中領導人即將會晤前夕,為兩國之間的科技與貿易緊張再添火藥味。受消息影響,高通盤前股價一度下跌逾 4%。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隨著中國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推動,中國近期大幅強化對美國晶片進口的管制,特別針對輝達 (NVDA-US) 人工智慧(AI)晶片。據悉,中國海關官員已派駐至主要港口,對進口半導體貨物進行嚴格檢查。最初檢查對象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要求的輝達 H20 及 RTX Pro 6000D 晶片,但後續檢查範圍已擴大至所有違反美國出口限制的先進半導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