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基金
關稅帝君川普政府證實日本享有「不疊加關稅」特例,不會在現有稅率上再加徵 15% 對等關稅,並照承諾調降汽車關稅,市場對關稅疑慮迅速消退,樂觀情緒重回日股,日經 225 指數 (Nikkei)、東證指數 (TOPIX) 雙雙刷新歷史高點,其中日經 225 指數 8 月 13 日收盤更是首度突破 43,000 點大關。
聯準會副主席兼監管事務主管 Michelle Bowman 近日承認,加密貨幣公司曾因監管不確定性而遭遇銀行服務中斷問題。同時,她在懷俄明州區塊鏈研討會上宣布,聯準會對數位資產與區塊鏈創新的監管態度將發生根本性轉變。Bowman 透露,聯準會自 6 月底起已在銀行監管中移除「聲譽風險」考量因素,旨在消除金融機構為合法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公司提供服務的障礙。
基金
野村投信呼應政府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自去年即致力積極推動台日互掛,實現首家台日跨境 ETF 雙向掛牌,為亞洲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動能,提供投資人更多元商品選擇。009812 野村日本東證 ETF 基金所連結的 ETF「NEXT FUNDS 東證股價指數連動型上市投資信託 (代碼 1306.JP)」,規模為亞洲第一大及日本第一大的 ETF,而野村資產管理更是全球第八大 ETF 發行業者 *,這檔 ETF 更被納入 NISA 標的,並享有「日本國民 ETF」的美譽,009812 野村日本東證 ETF 基金,擬於 9 月 1 日至 9 月 4 日募集,預定 9 月 18 日掛牌上市。
外匯
2025 年 (今年)7 月 30 日,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 經過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決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 4.25%-4.50% 不變,但 FED 理事沃勒與監管副主席鮑曼認為經濟增長勢頭已顯著減弱,通貨膨脹壓力得到控制,均投票反對維持利率不變,而支持降息 25 個基點 (降息 1 碼),這是自 1993 年 12 月以來,FED 首度有 2 名官員持反對意見,沃勒甚至堅稱關稅導致的任何通貨膨脹上升都將是一次性的,FED 官員可以忽略不計,更越來越擔心就業市場停滯不前,希望 FED 確保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幣圈
週五(15 日),聯準會(Fed)宣布關閉其在 2023 年設立的「新型活動監督計畫」(Novel Activities Supervision Program),該計畫主要目標是加強對銀行業加密貨幣業務的監管。聯準會表示,隨著其對銀行加密業務風險與風險管理做法的深入理解,這些知識將被整合回標準監管流程,因此撤銷 2023 年發布、創設「新型活動監督計畫」的監理信函。
台股新聞
國內五大發卡行 2025 年 7 月信用卡財務資訊全數出爐,單月簽帳金額出現「三千金」,排名也大洗牌,中國信託銀行以 1260 億元強勢奪回刷卡王寶座,主要與綜所稅遞延入帳、暑假消費旅遊旺季有關,玉山銀則連續 5 個月蟬聯發卡王寶座。據統計,五大發卡行今年 7 月合計刷卡金額 4828.32 億元,月增 72.46%、年增 72.97%;以前 7 月累計簽帳金額來看,卡友合計刷出 2 兆 710 億元,年增 25.1%。
在台股加權指數持續創高的熱絡行情中,高股息 ETF 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焦點。其中,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旗下的 FT 臺灣永續高息 ETF(00961)日前公告第二次配息,每股配發 0.077 元,年化配息率預估再度突破 10%,表現亮眼。該 ETF 自 7 月首次除息以來,日均成交量穩定破萬張,展現出強勁的人氣與流動性,不僅吸引外資等法人積極佈局,更被市場譽為新一代「配息王」,成為近期台股 ETF 投資的熱門標的。
基金
2025 年野村成功推出兩檔各具特色的全台首檔主動式 ETF 之後,如今再拔頭籌、創新巔峰,寫下台灣金融業史上首宗台日相互跨境 ETF 掛牌新篇章,為台灣 ETF 發展導入重要成長新引擎,配合政府推動台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野村投信帶來的實質成果,為台灣金融國際化跨出重要的里程碑,開啟投資台日股渠道歷史新頁,為亞洲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動能。
台股新聞
台新新光金控於 7/24 正式合併,14 家上市金控縮減為 13 家,7 月自結獲利全數出爐,隨著新台幣匯率回穩,加上股息入帳、資本利得挹注,壽險型金控普遍表現不俗,單月合計稅後純益約 572 億元,前 7 月累計稅後純益 3059.76 億元,不過,新光子公司只有計入 7/24~31 的經營績效,若加上新光金上半年累虧 295.47 億元後,整體金控前 7 月獲利為 2764.29 億元,年減 35.98%,其中有 4 家逆勢成長的金控,分別為玉山、永豐、華南及第一。
台股新聞
KPMG 安侯建業昨 (5) 日出版《2025 台灣銀行業報告》,顯示 2024 - 2025 年台灣台灣金融業仍穩健成長。2024 年台灣金融三業稅前盈餘創下歷史新高,達新台幣 1.06 兆元,其中銀行業貢獻超過一半,表現亮眼。KPMG 表示,儘管獲利表現出色,但銀行業 2025 年仍需謹慎應對央行信用管制收緊、地緣政治與關稅政策的兩大挑戰。
基金
高股息 ETF 市場再掀話題焦點!由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推出的 FT 臺灣永續高息 ETF(00961)將於 8 月第二次除息,8 月 15 日為最後買進日,意即投資人只要在 8 月 15 日前買進持有,即可參與本次配息。預估每單位現金配息金額有望再交出亮眼成績,市場初估殖利率上看 10%,有望持續蟬聯「2025 年 ETF 配息王」封號。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5 日) 表示,他相信大型銀行存在「歧視」行為,還聲稱美國前兩大銀行摩根大通 (JPM-US) 和美國銀行(BAC-US),曾因政治理由拒絕他和支持者的存款要求,為此正準備採取行動。川普接受 CNBC 訪問時說:「我認為他們完全歧視我,甚至可能更嚴重,歧視許多保守派。
美股雷達
2025 年第二季,美國多家領先的銀行與支付公司相繼公布財報,全面呈現全球金融產業在變動經濟環境中的營運狀況。從銀行業巨頭如摩根大通、花旗、美國銀行,到支付產業的 Visa、美國運通,再到資產管理巨擘如貝萊德與黑石,本季的財報成為觀察全球金融動態的重要指標。
基金
川普就職轉眼已期滿半年,除了舉世震驚的對等關稅,期間也推出多項重量級政策計畫,其中包含 AI 發展。隨著 AI 迅速演化,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緊布局 AI 政策與產業鏈,美國《AI 行動計劃》(AI Action Plan),明確表態將以「去管制、建基礎、推外交」為核心戰略,以鞏固其全球 AI 主導地位。
台股新聞
國內詐騙猖獗,和朋友吃飯代墊餐費轉帳竟然變成警示帳戶!金管會針對銀行警示帳戶訂定二大觀察指標,6 月有 3 家列入觀察名單,與 5 月略有不同,若最近 5 個月有 4 個月在名單之內,董總就要到金管會「喝咖啡」,若連續 7 個月未改善恐面臨揭露名單的命運,據估算,最快今年 12 月看到首批黑名單。
幣圈
一向對加密貨幣持批判態度的《經濟學人》雜誌,近日卻發表了一篇引發關注的文章,指出加密貨幣的大爆炸將為金融業帶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並罕見地承認:「那種認為加密貨幣未帶來任何有價值創新的觀點,已不再成立。」隨著 7 月 18 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提供明確的監管框架,加密貨幣終於獲得金融體系中的「合法身份證」,推動了華爾街金融從業人員重新審視並接受加密技術的趨勢。
大陸政經
中國銀行信用卡業務持續瘦身,截至 7 月 24 日,今年來獲批終止營業的銀行信用卡分中心已超過 40 家,包括交通銀行 (601328-CN) 、民生銀行 (600016-CN) 、廣發銀行等。據《界面新聞》周五(25 日)報導,7 月以來就有 5 家銀行信用卡分中心關閉,其中交通銀行 7 月內接連關閉淄博、珠海、長春和鞍山 4 處分中心。
台股新聞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以房養老」業務需求持續攀升。金管會今 (23) 日公布,截至 2025 年第二季,核貸件數達 9642 件、累計核貸金額約新台幣 558 億元,較第一季分別成長 3.66% 與 4.69%。其中,北北基地區貢獻三分之二,女性占比逾 57%,顯示接受度逐年上升。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21 日)在聯準會(Fed)監管會議開幕致詞中強調,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已不合時宜,應進行深度改革。他點名拜登政府提出的銀行雙重資本要求結構存在重大缺陷,建議應考慮徹底廢除。根據《路透》報導,貝森特批評,過高的資本要求為金融機構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減少了貸款,損害了經濟成長,並透過將貸款推向非銀行部門來扭曲市場。
外匯
三位消息人士透露,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近期已要求部分銀行進行針對美元衝擊風險的壓力測試,反映出隨著川普政府政策轉向,全球對美元作為金融穩定基石的信任正在動搖。根據《路透》報導,雖然美國聯準會(Fed)仍承諾將持續提供美元流動性,但川普偏離過去的自由貿易與外交政策立場,已促使歐洲盟友重新審視對美元的依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