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電動汽車

  • A股港股

    全球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百強榜出爐 中國上榜家數增至15家

    《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 近日公布了 2024 年全球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百強榜,其中,德國博世集團 (Bosch) 穩居榜首,寧德時代排名由第五升至第四,中國企業一共上榜 15 家,較去年多了兩家。據中國《蓋世汽車》報導,今年榜單的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後的供應鏈混亂開始消退,大多數供應商 2023 年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改善。

  • 大陸政經

    中國總理李強:脫鉤將把世界拖入「破壞性螺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二 (25 日) 警告,如果各國在經濟上分道揚鑣,將對世界產生負面影響。他同時回擊了有關中國產業政策導致產能過剩的批評。李強周二在中國東北城市大連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說,「脫鉤的倒退行為」只會「將世界拖入一個破壞性的螺旋,在這個螺旋中,爭奪更大份額的激烈競爭最終會導致蛋糕愈來愈小」,「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

  • A股港股

    比亞迪在日本推出第三款電動汽車 尋求拓展銷路

    中國汽車商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在日本推出了其第三款電動汽車,試圖在這個由混合動力汽車和國內品牌主導的市場中,找到發展動力。比亞迪表示,Seal 電動轎車於周二 (25 日) 開始發售,售價 528 萬日元 (33100 美元),電池容量為 82 千瓦時,前 1000 輛可享受折扣。

  • 2024-06-22
  • 美股雷達

    什麼事?鈀金現貨價格深夜暴漲又暴跌

    鈀金現貨價格週五 (21 日) 盤中突然急拉走高,一度飆破 10%,接著回吐多數漲幅,分析師認為日內急跌震盪可能與交易商的空頭回補行為有關。鈀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傳統汽車產業,用於生產過濾廢氣的觸媒轉換器,鈀金今年一直面臨壓力,因為供過於求,隨著電動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中市占率的不斷上升,鈀金的供應也有所減弱。

  • 2024-06-18
  • 歐亞股

    韓媒:比亞迪進軍南韓 恐加劇中低成本市場競爭

    據《韓聯社》報導,中國比亞迪汽車 (002594-CN)(01211-HK) 預計今年將進入南韓消費電動車市場,這可能會加劇該市場中低成本市場的競爭,該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增長停滯。 比亞迪中型電動轎車 Seal 已於 6 月 5 日向南韓環境部國立環境研究所申請了排放和噪音認證,意味著比亞迪在南韓的上市程序正式啟動。

  •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製造廠Fisker申請破產保護

    隨著與大型車廠交易談判破裂,長期陷於困境的美國電動車製造商 Fisker (FSRN-US) 周一 (17 日) 晚間申請破產保護。據《路透》報導, Fisker Group Inc 根據美國破產法第 11 章在特拉華州申請破產,其資產估計為 5 億至 10 億美元,負債在 1 億至 5 億美元之間。

  • 美股雷達

    歐盟老神在在 中國對歐進口豬肉啟動反傾銷調查

    繼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 38.1% 關稅後,北京政府週一 (17 日) 宣布對歐盟進口豬肉啟動反傾銷調查。歐盟委員會表示對雙方緊張局勢升級而「並不擔心」。 中國商務部表示,針對歐盟輸入中國的豬肉反傾銷調查將持續一年,直至 2025 年 6 月,未來有可能會再延長六個月。

  • 2024-06-07
  • 電池製造商ACC暫停2座新廠計畫 轉型生產低成本EV電池

    由於歐洲電動車市場成長趨緩,迫使多家車廠調整他們的銷售和生產目標,據報導,賓士與 Stellantis 合資的電池公司傳出停工消息,並將轉型生產較便宜的 LFP 磷酸鐵鋰電池。報導稱,賓士與 Stellantis 合資的電池企業 ACC,將暫停兩座新工廠的建設作業,其中分別位於德國西南部和義大利東部海岸。

  • 2024-06-01
  • 美股雷達

    陸版特斯拉湧入加拿大 楓葉國考慮對中國加徵關稅

    汽車製造商、鋼鐵生產商和工會官員週五 (31 日) 敦促加拿大政府,跟進美國的腳步,對中國進口加國的汽車提高關稅。美國總統拜登本月較早時宣布對中國商品全面提高關稅,其中包括將中國電動車關稅提高四倍,將關稅提高至 102.5%,不過加國政府並未承諾效仿,目前,加拿大對中國製造的汽車徵收 6% 的關稅,但購買電動汽車可享受高達 5000 元的聯邦退稅。

  • 2024-05-30
  • 豐田4月全球銷量年減4.5% 中國市場大跌27%

    豐田汽車公司周四 (30 日) 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4 月的銷售和產量成長均出現逆轉,原因是普銳斯(Prius)暫時停止交付,日本和中國市場出現停滯,抵消了歐洲和北美市場兩位數的成長。豐田表示,包括子公司大發汽車和日野汽車在內的 4 月全球銷量年減 4.5%,至 835788 輛。

  • 2024-05-29
  • 美股雷達

    報導:越南車企VinFast考慮延後40億美元美國設廠計畫

    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越南電動車製造商 VinFast(VFS-US) 正在考慮進一步延後原本預計在北卡羅來納州建造,耗資 40 億美元的工廠,因為這家虧損的公司很難贏得美國消費者的青睞。VinFast 於 2022 年宣布,將在美國建造一座年產 15 萬輛汽車的電動車和電池工廠,尋求利用拜登政府批准美國製造電動車補貼的機會。

  • A股港股

    吉利成為首家躋身全球汽車銷售前十的中國車企

    中國車企首次登上全球汽車銷售前十,不過達成這一里程碑的並非比亞迪 (01211-HK)(002594-CN),而是吉利汽車 (00175-HK)。據《日經新聞》報導,浙江吉利在 2024 年第一季躋身全球汽車銷售前十,這是中國汽車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2024-05-28
  • 能源

    高盛:全球石油需求將至少再成長十年才達峰值

    高盛分析師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將至少再成長十年,他們預計電動車銷售動能放緩,將使石油產品需求保持強勁直至 2034 年。高盛分析師將 2030 年石油需求預測,從先前的每日 1.06 億桶上調至每日 1.085 億桶。高盛目前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將於 2034 年達到峰值,約為每日 1.1 億桶。

  • 2024-05-21
  • 期貨

    銅價創紀錄新高 大摩:牛市情境下今年預計還有高點

    國際銅價創高,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銅價一度漲破每公噸 11000 美元,寫下歷史新高,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預計,銅價近期料將出現高檔震盪,但預計今年仍將繼續創高。隨著純電動汽車 (EV)、可再生能源設施和人工智慧 (AI) 等大量使用銅的新産業快速發展,看漲者預計,未來幾個月銅需求將增加,但銅礦將無法滿足這種增加的需求。

  • 2024-05-20
  • 美股雷達

    印尼部長:特斯拉考慮在當地建電動汽車電池工廠

    據《路透》報導,在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與印尼總統佐科威 (Joko Widodo) 會面後,印尼投資協調部長 Luhut Pandjaitan 對外表示,馬斯克將考慮在印尼建設電動汽車電池廠的提議。

  • 2024-05-17
  • 歐亞股

    報導:受困勞動力短缺 豐田墨西哥廠今年已多次停產

    據《路透》報導,知情人士指出,今年 2 月和 3 月,豐田在墨西哥的一家工廠被迫多次停產,因為當地勞動力短缺影響了供應商的產量。豐田今年計畫生產 1000 萬輛汽車,但生產恐將面臨瓶項。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豐田汽車位於墨西哥蒂華納的工廠在 2 月和 3 月期間總共停產 19 天,該工廠生產 Tacoma 皮卡車。

  • 2024-05-15
  • 國際政經

    美國警告:若中國電動車廠藉由在墨西哥設廠銷美避稅 將有所行動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USTR) 周二 (14 日) 表示,如果中國電動車生產商藉由墨西哥設廠避稅,會對此採取行動。部門發表上述言論的同一天,白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大幅調升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指出,華府正在關注中國在墨西哥的舉動,並對任何可能利用墨西哥設新廠進入美國汽車市場的跡象保持警惕。

  • 2024-05-14
  • 美股雷達

    美對中EV徵收100%潛在關稅 大摩:影響有限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週一 (13 日) 發布報告表示,儘管美國對中國電動車 (EV) 徵收 100% 的潛在關稅看似激進,但對中國電動車出口的直接影響「應該有限」。根據最近的報導,拜登政府計劃將關稅從 27.5% 提高到 100%,加上現有的 IRA 補貼排除,以阻止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

  • 2024-05-09
  • 德國交通部長:反對向中國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想公平競爭

    據德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三 (8 日),德國聯邦數位化和交通部長維辛 (Volker Wissing) 表示,他堅決反對歐盟對中國汽車製造商徵收可能的懲罰性關稅。他強調:「我們不想封鎖市場,我們想參與競爭」。他希望,國際貿易能夠在公平、規範的競爭環境中進行,而不是透過施加懲罰性關稅挑起貿易戰。

  • 2024-05-06
  • A股

    日經:中國上市企業去年淨利潤減少3% 5年來首見下滑

    據《日經亞洲》報導,中國上市公司的業績正在惡化。約 5200 家企業的 2023 年凈利潤下降 3%,為 5 年來首次下降。報導稱,持續不景氣的房地產出現虧損,波及到鋼鐵和建材等,表現堅挺的行業只有汽車等部分行業。這反映出通縮壓力加大的中國經濟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