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股
歐亞股
在人工智慧(AI)引發的樂觀情緒推動下,市場風險偏好周四 (2 日) 顯著增強,亞洲新興股市普遍走高,南韓和台灣股市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這波漲勢的核心驅動力來自半導體產業的重大利多消息。南韓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宣布與 OpenAI 達成協議,將為其資料中心供應記憶體晶片。
歐亞股
亞太市場周四 (2 日) 強勁上漲,上午韓國首爾綜合指數漲幅擴大至 3%,續創歷史新高;港股恆生指數大漲逾 1%,恆生科技指數漲逾 2%。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波集體飆漲主要由兩大關鍵因素驅動: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增強以及人工智慧(AI)技術再度突破,引發科技和記憶體晶片類股的連動爆發。
歐亞股
韓國財政部週五 (26 日) 表示,將推動外匯市場 24 小時營業,並放寬非居民間韓元交易的限制,幾集建立離岸韓元結算系統。韓國總統李在明 25 日在紐約概述了他對韓國資本市場的願景,並承諾將努力「確保外國投資者能夠受益於『韓國溢價』」。他強調了提高市場透明度、改善公司治理和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的各種措施。
歐亞股
日本與韓國股市周一早盤雙雙衝上歷史新高。韓國 KOSPI 指數盤中漲幅一度超過 1%,突破 3,481 點,再創歷史紀錄;日經 225 指數緊跟其後,漲幅超過 1%,顯示出市場對兩國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本輪漲勢中,半導體類股扮演了關鍵角色。韓國科技巨擘三星電子股價飆漲超過 4%,市值一舉突破 490 兆韓元大關。
歐亞股
韓國政府放棄提高股票投資資本利得稅,激勵韓國股市再寫新高,南韓綜合指數 (KOSPI) 15 日早盤上漲 0.39%,報 3408.71 點,連續 10 個交易日上漲。該指數今年已上漲約 42%韓國財政部長周一表示,考慮到民眾深切渴望振興資本市場,決定將股票資本利得稅起徵點維持在 50 億韓元。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日經指數因關稅擔憂緩解,而飆升至歷史高點之前,全球避險基金提升了日股的風險偏好及曝險,同時還增加了對南韓的空頭倉位。美國銀行的一項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在亞洲地區,日本仍然是迄今為止最受青睞的市場,且領先幅度顯著。日本基準日經指數周三 (13 日) 首次突破 43,000 點,而東證指數也創下歷史新高。
歐亞股
南韓股市今 (22) 日收跌逾 1%,韓元兌美元匯率亦走低,但股市回檔也為南韓散戶提供進場機會,且最新數據顯示,南韓散戶正拋售黃金,紛紛轉戰股市。自新總統李在明上台後,南韓綜合股價指數 (KOSPI) 時隔 46 個月重返 3200 點關口,受股市持續升溫影響,散戶對黃金的需求明顯降溫。
歐亞股
晨星財富 (Morningstar Wealth) 的一位基金經理正在出售中國和日本股票,以增加對南韓市場的投資,因為他押注南韓將在未來十年為新興市場及亞洲市場帶來最佳報酬。該公司駐倫敦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馬克 · 普雷斯克特(Mark Preskett)表示,南韓的主要吸引力來自於與人工智慧熱潮相關的科技股,以及南韓政府近來對企業改革展現出的政治決心。
歐亞股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日本、韓國徵收 25% 關稅,但離生效日 8 月 1 日尚有協商的轉圜餘地,日本及韓國股市周二 (8 日) 上漲,日經 225 指數最終收漲 0.26%,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收漲 1.81%。川普 7 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原定 7 月 9 日的對等關稅談判截止日延後至 8 月 1 日。
歐亞股
韓國股市努力爭取已開發市場的地位再度愈挫,MSCI 周二 (24 日) 發布的年度分類審查中,仍將韓國保留在「新興市場」類別中,理由是外匯改革有限,且投資工具的可及性依然受限。MSCI 在 6 月 24 日發表的最新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持續監測提升韓國股市可近性措施的實施情況及市場接受度」。
歐亞股
做為 AI 晶片巨頭 Nvidia(NVDA-US) 的高頻寬記憶體 (HBM) 產品供應商,SK 海力士的股價於周二 (17 日) 連續第二天上漲,觸及歷史新高。這家南韓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的股價飆升,反映出市場預期其將迎來另一個強勁的季度成長,主要受惠於持續不斷的 AI 驅動下,對先進、強大運算晶片的需求。
歐亞股
南韓 KOSPI 指數周一 (16 日) 強勁上漲,收盤創 3 年半新高,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概念股飆升、總統政策利好,以及國防、IT 和能源類股的強勁表現。基準 KOSPI 指數全天大漲 1.80%,收在 2,946.66 點,為 2022 年 1 月以來最高。
歐亞股
韓國股市今 (31) 日劇烈波動,除了川普即將開徵對等關稅的不安情緒,還有自 2023 年實施至今的賣空禁令,也在今日起取消。韓國基準 Kospi 指數開盤即大跌 2.7% 至 2488.18 點;電池、汽車和半導體族群帶頭殺盤,LG 新能源下跌 3.9%,現代汽車下跌 2.4%,SK 海力士和三星電子分別下跌 2.5% 和 1.7%;外資淨流出超 1.2 兆韓元。
歐亞股
川普的關稅政策與地緣局勢持續擾動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全球資金的避險情緒升溫,日經 225 指數 (NKY) 數周一 (31 日) 早盤一度暴跌超 1500 點,盤中最大跌幅超過 4%;韓國綜合指數一度大跌近 3%;MSCI 亞太指數跌逾 1%。
歐亞股
韓國股市震盪下跌,韓元也貶值,顯示韓國資產正遭遇外國投資人持續拋售,使得低迷的韓國經濟更加不樂觀。韓國交易所 12 月 19 日數據顯示,自 12 月 3 日緊急戒嚴事件後的兩週,外國投資人瘋狂逃離韓國股市,兩週內淨賣出超過 2.5 兆韓元。
外匯
受到美國聯準會 (Fed) 鷹式降息,及彈劾案引起的政局不穩定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韓元周四 (19 日) 貶至 15 年新低,韓國金融監管機構要求當地銀行考慮靈活調整外匯交易和企業貸款的期限,以穩定金融市場。在貨幣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下,韓國金融監管機構週四要求當地銀行考慮靈活調整外匯交易和企業貸款的期限。
雜誌
台灣與韓國這兩個亞洲經濟明星,長期以來在全球經濟舞台上並駕齊驅,然而,自 2021 年起,兩國的經濟表現和股市走勢開始出現明顯的分歧。【文/吳旻蓁】南韓總統尹錫悅於十二月三日晚間宣布全國進入戒嚴狀態,雖僅六小時就解除,但仍對南韓金融市場造成衝擊。
歐亞股
南韓總統尹錫悅周四 (12) 日突然發表全國演說,否認發布戒嚴是內亂,並指責在野黨濫用彈劾,企圖癱瘓國政。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魁韓東勳對此談話表示「完全沒想到」,他將統一黨內對彈劾案投下贊成票。在尹錫悅發表談話之後,韓股 Kospi 指數回吐稍早 1.1% 的漲幅,上漲 0.4%,韓元下跌 0.1%。
歐亞股
受到戒嚴令和彈劾案未過影響,韓國股市周一 (9 日) 盤中下挫 2.4%,創去年 11 月以來新低,過去四天韓國市值已蒸發 120 兆韓元。韓聯社報導指出,南韓股市市值過去 4 天已蒸發 120 兆韓元;外資也紛紛逃出,上周連續上週外資連續三天拋售韓股,累計淨拋售超達 1.1 兆韓元。
歐亞股
因傳出韓國總統尹錫悅將再度發布戒嚴令,韓國 Kospi 指數週五 (6 日) 一度急挫 1.8%,一度摜破 2400 點大關,隨後軍方出面闢謠,並強調即使有命令也不會接受,韓國 Kospi 指數跌勢收斂,最終收跌 10.2 點或 0.42%,報 2,431.65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