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騰訊





    2025-07-23
  • 港股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回購熱潮持續升溫,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根據 Wind 統計數據,本月截至周二 (22 日) 以來,已有 69 家港股上市公司實施庫藏股計畫,累計金額約 89 億港元。這一態勢延續了年內港股的活躍回購表現。隨著市場情緒逐步回溫,今年以來約 210 家港股公司啟動回購計畫,回購數量達 45 億股,累計斥資突破千億港元大關,展現出強勁的回購勢頭。






  • 2025-07-22
  • 基金

    中國公募基金周一 (21 日) 完成今年第二季財報揭露,前十大持股依序為騰訊控股、寧德時代、貴州茅台、美的集團、紫金礦業、小米、立訊精密、阿里巴巴、新易盛、中芯國際。騰訊依舊穩坐第一大重倉股寶座,公募基金持有其市值達 591.56 億元(人民幣,下同),寧德時代位列第二,持有市值 520.51 億元,第三到第十名持股市值則都超過 160 億元。






  • 港股

    中國網路大廠的戰火正從外帶戰場蔓延至具身智慧領域,京東 (09618-HK)(JD-US) 周一 (21 日) 宣布領投三家具身智能企業-千尋智能的 Pre-A + 輪、眾擎機器人的 A1 輪以及逐際動力的戰略輪,引發產業震動。同時,美團 (03690-HK) 過去兩個月也投資了它石智航、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等項目。






  • 2025-07-02
  • 港股

    在今年科技股強勁反彈之際,中國投資人卻在 6 月大舉拋售騰訊控股 (00700-HK) 、阿里巴巴 (09988-HK) 與小米 (01810-HK) 等重量級港股科技股。根據《彭博》彙整的港交所數據,6 月,中國投資人透過中國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合計拋售價值 464 億港元(約合 59 億美元)的騰訊控股、小米和阿里巴巴股票。






  • 2025-06-17
  • 港股

    《CNBC》周二 (17 日) 報導,中國科技巨擘騰訊 (00700-HK) 正積極拓展歐洲雲端事業,並計劃憑藉其在遊戲、影音串流及 WeChat 等領域的多年技術累積,挑戰美國三大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亞馬遜 (AMZN-US)、微軟 (MSFT-US) 與 Google(GOOGL-US),這三家公司目前合計掌握歐洲約七成雲端市占。






  • A股

    近日,隨著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政策落地,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回歸 A 股的路徑逐漸清晰,騰訊、阿里巴巴等中概股有望透過中國存託憑證 (CDR) 方式登陸深交所、上交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中辦、國辦上周一 (10 日) 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作為深圳特區 45 歲生日 (8 月 26 日) 的「政策大禮包」,其中最受關注的條款是「允許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按照政策規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 2025-06-14
  • A股

    在電腦視覺領域頂尖會議 CVPR 2025 上,騰訊 (00700-HK) 正式宣布其「混元 3D 2.1 大模型」全面開源。這是全球首個全鏈路開源的工業級 3D 生成模型,擁有高幾何精度與物理擬真渲染能力,為 AI 驅動的 3D 建模技術開啟全新時代。






  • 2025-06-03
  • 科技

    2022 年以來美國 AI 快速發展並對中國大陸實施晶片出口禁令,引發市場憂慮中國大陸可能面臨技術限制,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可能藉機投入更多資金,在全球建立其壟斷地位。然而,2025 年初 DeepSeek 的突破震撼全球,成為中國轉捩點。富達國際預測,AI 在中國可能演變成更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國科技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將加速走向本土化,重新定義創新。






  • 2025-06-01
  • A股

    小紅書、快手等人氣行動 App,現已可在 Windows 電腦上順暢運行,彷彿原生桌面應用。這場「行動 App 跨平台」革命,來自於騰訊 (00700-HK) 應用寶與英特爾 (INTC-US) 合作開發的全新跨端引擎,讓超過 5 萬款 App 無需模擬器即可在 PC 上流暢執行。






  • 2025-05-30
  • 美股雷達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科技巨頭已開始轉向使用本土晶片,因應輝達晶片庫存日益短缺,以及美國日益收緊的出口管制。該報導援引業界高層指出,阿里巴巴 (09988-HK) (BABA-US)、騰訊 (00700-HK) 與百度 (09888-HK)(BIDU-US) 等企業,正開始測試替代半導體產品,以應對中國對人工智慧 (AI) 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






  • 2025-05-27
  • 騰訊應用寶在 26 日北京的跨端生態大會上,宣布了其 PC 跨端生態的最新進展和成果,並正式全面開放跨端生態。騰訊公司副總裁林松濤表示,過去一年應用寶持續豐富應用和遊戲內容、推動技術能力升級,用戶指標均超出預期,跨端體驗良好地滿足了 PC 用戶需求。






  • 中國前首富、萬達集團創辦人王健林再次傳出大規模資產出售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顯示,已批准太盟珠海、高和豐德等經營者收購北京銀河萬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 48 家公司股權案。這筆交易已獲得無條件批准。市場消息稱,此次交易的總金額可能達到 500 億元人民幣。






  • 港股

    在美國持續收緊對中國出口高階人工智慧(AI)晶片的情況下,中國科技巨頭騰訊 (00700-HK) 與百度 (09888-HK) 在最近的收益電話會議上表示,正透過囤積 GPU 晶片、自研半導體與優化 AI 模型演算效率,努力維持在全球 AI 競賽中的競爭力。






  • 2025-05-21
  • 港股

    中國兩大網路巨頭騰訊 (00700-HK) 與阿里巴巴 (09988-HK) 上周相繼發布 2024 年度財報,呈現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前者以「高品質成長」刷新市場預期,營收年增 13% 至 1800.2 億元 (人民幣,下同),毛利與經營利潤連 10 季跑贏營收,阿里則因營收 2365 億元遜於預期、自由現金流同大幅年減 76%,陷入策略搖擺的質疑漩渦。






  • 2025-05-14
  • 騰訊 (00700-HK) 周三 (14 日) 公布 2025 年第一季財報, 營收達到人民幣 1800.2 億元,年增 13%,並超越市場預估的 1756 億元人民幣。 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 613.3 億元,年增 11%,同樣優於預期。不過, 淨利潤為人民幣 478.2 億元,年減 7%,低於預期的 516.9 億元人民幣。






  • 2025-05-12
  • 騰訊 (00700-HK) 正進行一場深刻的 AI 戰略調整,核心是重構其大模型「混元」的研發體系。面對國內外科技巨頭在大模型領域的激烈競爭,騰訊不僅加大研發投入,更是在組織架構、產品佈局和市場策略上多方面出擊,力求在大模型時代佔據一席之地。






  • 2025-04-29
  • 港股

    香港耀才證券金融 (01428-HK)昨日收漲 81% 後,今 (29) 日早盤續漲逾 20%,一度漲高至每股 6.96 港元,朝連 5 日漲勢邁進,因螞蟻集團旗下上海雲進以每股 3.28 港元收購耀才股東新長明控股持有的 50.55% 公司股份,有市場觀點認為,螞蟻集團此舉可能是想借殼上市,但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可能性不高,也有人認為,港股今年以來表現活躍,螞蟻可能對擴張香港金融業務「情有獨鍾」。






  • 2025-04-28
  • 港股

    港股今 (28) 日早盤迎來重大消息,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 在停牌一周後恢復交易,開盤股價瞬間飆升超 60%,一度觸及每股 4.88 港元,創近兩年新高,因螞蟻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下稱上海雲進) 發起一場溢價要約收購,擬以每股 3.28 港元,斥資 28.14 億港幣收購耀才證券金融約 50.55% 的股權。






  • 2025-04-23
  • A股港股

    據日媒報導,中國主要的網路科技公司,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和騰訊 (00700-HK),在美國宣布新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生效之前,大量囤積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輝達 (NVDA-US)H20 人工智慧晶片。






  • 2025-04-18
  • 港股

    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更替,全球科技企業的人才戰略正悄然轉向,中國互聯網大廠騰訊 (00700-HK) 周四 (17 日) 正式宣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就業計畫,未來三年將新增 2.8 萬個校園招聘實習職缺,其中六成聚焦 AI、大模型等技術領域,此舉不僅反映出互聯網行業的人才需求變革,更揭示 AI 浪潮下全球科技巨頭的戰略重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