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錢震宇專欄】跟誰「共享」單車?

錢震宇 2017-07-11 12:05


近來常在台灣街頭巷尾見到的 Obike,因為沒有固定的停車位置,引發違停爭議。不可諱言,Obike 其極簡造型、乾淨配色,加上前方大方的置物空間,相當吸引年輕人,加上隨處可騎停,不必受限於租借站,很快就帶動話題。然而,從部分縣市政府開始強力拖吊,還有網友指其是大陸公司,揚言抵制,這不僅讓人對共享單車的前景堪憂,也讓人對台灣社會接受共享經濟的程度感到嘆息。

台灣究竟有沒有共享單車的市場,其實主要的還是在差異化跟市場接受度。以 Ubike 微笑單車來說,從 2012 年 8 月 30 日開始從「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計畫」開始試營運,因為初期租借站少,民眾不習慣租借,起初使用人數並不多,直到租借站增加,車體更新,並開始連接新北市後,使用次數才快速增加,至去年 8 月 Ubike 總騎乘人數已經突破一億人次。


然而當初的「公共性」也限制了 Ubike 的使用方式,民眾必須用仍有餘額的悠遊卡才能啟動,而非手機,也就是說他必須先購買市府公共運輸票券且儲值後,才能使用「共享」單車,而這裡的「共享」並非與「大眾共享」,而是與「政府共享」。正因為如此,租借站的位置必須是政府部門選定的,站體及車輛的維運一部分也是靠政府預算支應,也就是你我的納稅錢。

當然,也因為 Ubike 主管機關是交通局,每當有人騎了 Ubike 出事或是被開了罰單,民代回頭就質問交通局,而非單車業主。這中間包括營運模式、租借程式、車體折舊、營運績效,都是算在政府頭上,Ubike 其實並非真正的共享單車。

大陸的狀況則恰恰相反。2016 年可說是大陸共享單車產業元年,摩拜、ofo、哈囉單車、優拜單車、共佰單車、校校單車、熊貓單車、百拜單車等共享單車 APP 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非常火熱。它們的共同點幾乎都是綁定手機後即可使用,且單車位置透過 GPS 定位一目了然,預約到了後,用手機掃描即可騎乘,極為便利;反倒是政府的公共單車,因為設置點不多又偏僻,根本做不起來。

共享經濟的特點在於打破原有商業模式,用創新手法創造分享利益,並從消費者利益考量。它當然會衝擊到原有的市場體制,也因為有所挑戰,被迫讓整體環境去思考做出改變,如單車違停問題,重點是讓消費者更有利、更方便。因此之故,大陸共享單車 APP,每家的租借方案及車輛款式都不一樣,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在台灣,Ubike 等於是獨佔市場,且因為是縣市政府投入經營,成敗攸關執政成績,所以無不卯足全力行銷、拿預算補貼。這點也說明了台灣的公共自行車能有如今成績,其實並不是大眾共享經濟的蓬勃,而是縣市政府利用公共預算去打造騎乘公共自行車的環境。

如今,有共享單車業者進入台灣,讓大家用更加便利的方式騎車,消費者應該是抱持樂觀、開放的態度,而非排拒、抵制。消費者更該藉由使用者經驗,促使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自行車服務及公共設施,從中激發更多共享經濟的可能性,讓台灣整體單車騎乘的環境更完善。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