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 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20-07-14 15:13
我們認為可以根據薄弱的線索來輕易看穿別人的心,一有機會就大膽對陌生人下評斷。當然,我們不會這樣對待自己。我們是微妙、複雜且難以捉摸的。但陌生人很簡單,如果我在這本書能說服你一件事,但願那就是:陌生人並不簡單。- 麥爾坎 · 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我們每天都需要與人接觸,對方的立場、觀點和背景可能與自己不同,但我們相信,「當人當面互動」可以蒐集到寶貴的訊息,藉以判斷這個人是否可信,所以經常選擇面對面交談的機會。
弔詭的是,我們總討厭別人用第一印象或隻字片語來評斷自己,卻覺得「理解別人」很簡單,我們直視他人的眼睛、觀察他人的行為,並快速做出對這個人的結論: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真相真的是如此嗎?葛拉威爾在本書《解密陌生人》中,嘗試用真實的案例來破除我們的迷思,告訴我們偏見、誤信甚至「看錯人」等,都將可能引發麻煩。
1. 預設為真
社會維持正常運行的機制,就是告訴人們先相信陌生人,認為對方沒有欺騙自己的理由,直到懷疑和疑慮到了無法自圓其說的那一天,人們才會停止相信。等到真相大白的那天,就有許多:早就知道他有問題了,偏偏你不信… 等等「後見之明」。
以著名的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Milgram experiment)為例。研究員告訴受試者,他將扮演老師的角色,指導隔壁房間扮演學生的受試者(實為研究員假冒)。兩人分別收到答案卡和題目卷,學生答錯題目要施以電擊,伏特數會隨著答錯頻率增加而提升。實驗的結果高達 62.5% 的人,都施以最大的 450 伏特電擊。
這個實驗最著名的是,即使命令不合理,仍有半數以上的人無法拒絕權威者下達的指令。但多數人不知道它的後續,超過 40% 的受試者在當下曾懷疑學生是否真的遭受電擊,只不過這一點點懷疑,不足以促使他們反抗權威者;直到實驗結束,都沒有人提出質疑。也就是說,當懷疑「不夠多」的時候,我們傾向相信對方。
2. 把「透明」當做「真實」的錯覺
我們總認為人的情緒就像《六人行》情境喜劇的主角們一樣透明易辨,眾多研究卻無情地揭露:在看透人的情緒方面,我們一直很蹩腳。電腦所做的保釋決定,甚至優於有專業素養的法官。於是,無辜良民的反常反應會讓自己慘遭冤枉,高明罪犯的情緒操弄可以讓自己逍遙法外。
葛拉威爾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有次雙親到度假飯店休息,父親洗澡時,聽見母親的尖叫聲,他赤裸裸地衝到客廳,看到一個年輕人,並對著他大吼,陌生人倉皇離開。雖然父親當下顯現出的表情相當憤怒;實際上,他怕極了,而這個情緒並未展現出來。
我們多半認為自己不像孩童那樣單純,笑就是開心,皺眉就是懊惱。如果我們覺得自己能夠隱藏心思與情緒,也應該這樣設想你所面對的其他人,我們不能輕易看穿某人的想法,更別說他的下一步。
3. 特殊情境下的反常人格
「酒後吐真言」並非絕對為真。酒精造成的短視效應會讓我們無法顧及長期後果,舉例來說,原本捨棄短期需求(不受打擾、睡個好覺)而堅持長期目標(撫養優秀小孩)的父母,在酒醉時就可能抽離長期目標,讓自己不再是真正的自己;而遭嚴刑拷打的罪犯,大腦記憶會產生偏差,說的話、做的事都可能與事實相違。
同樣的,葛拉威爾以美軍軍事訓練研究結果為例,受測者在經過逼真的高壓審訊後,會出現生理狀態的明顯變化,在其中一個記憶實驗回合裡,有 80% 的實驗對象會出現像是小孩塗鴉的碎片方式來畫圖,那表示前額葉出現異常而暫時被關閉,進而表現出反常的人格。如果是在真實的強化審訊過程中,反常人格會更明顯;就會影響其他人對受審者的判斷。
4. 耦合
特定行為的背後,通常存有決定性的條件,一個人的行為和他身處的環境或情境相關,而這些因素,往往是促成極端行為的導火線,耦合也是增加我們理解陌生人的一種難關。
以電視新聞的自殺報導來說,一般人看到的第一直覺大多是,「他可能深受情緒問題困擾」「應該是遇到很大的難關」等想法,認為他一定是出於個人意志做出選擇,然而葛拉威爾要提醒的是,就算是像自殺這樣的行為,也與環境脈絡息息相關,像是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自 1937 年建造完成至今,發生超過 1500 起的自殺事件。精神病學家瑟登(Richard Seiden)假設,某人自殺意志堅強,第一次失敗,一定會再次嘗試。不過,依實驗追蹤發現:500 多名曾嘗試跳橋自殺但被勸阻的人中,後來僅有 25 個人再次嘗試自殺。換句話說,大部分的人都是受到當下的情緒或其他因素牽引,一旦自殺不成,不會再嘗試。同理,面對眼前的人,不能只參考外顯資訊,就斷定他的行為,而忽略環境帶來的影響。
總結
人常認為自己可以根據一些線索來看穿別人的心,因此就大膽地對陌生人下判斷,甚至輕易地認為陌生人是簡單而可信度高的;然而,這種錯覺卻不會拿來對待自己。
事實上,陌生人並不簡單,想對單一個體有所認識時,必須從整體的脈絡下手,像是當下的氛圍、對方說話的語調等,將其生活的環境納入考量。或許,了解陌生人,才能創建更融洽的社會。
【書籍介紹】
書名: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
出版日期:2020 年 7 月
【作者】
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1963 年出生於英國,成長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現居紐約。
曾任《華盛頓郵報》記者近十年,縱橫商業及科技領域,後來升任該報紐約分社主任。自 1996 年起為《紐約客》特約撰稿人。
善於分析生活中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藉此解析隱藏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成功法則。2000 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 1 名,獲得美國《商業週刊》、《財星雜誌》等極度好評,「引爆趨勢」一詞更成為商業界一再傳頌和強調的觀念。
【譯者】
吳國卿
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十數年。譯有《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父酬者:姓氏、階級與社會不流動》、《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等書。
【購書連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