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原油正2、DR股啟示錄 投資心態與金融監理的不對稱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0-10-10 14:00
今 (2020) 年因為疫情,台股一度跌到谷底,但也一路反彈、資金行情火熱,在這樣的市況下,相繼出現元油正 2、DR 股風波,都引爆投資人灌爆金管會臉書、甚至上街頭陳情抗議的事件,細究原因都是投資人不懂產品風險、空有投機心態,金管會保護投資人的監理機制,反而讓什麼都不懂的散戶受傷慘重。
元大原油正 2 本周已獲准終止信託合約,但自救會仍透過多位立委到處陳情,主要是金管會前主委顧立雄任內於 3/21 及 4/16,為了避免高達 7 萬多人的投資人屍橫遍野,因此給予兩度的豁免下市,但是這樣的續命緩衝期,金管會出手相救的原意是讓投資人可以逃命,不料卻讓更多散戶誤以為有金管會當靠山,就愈低愈買,一度把元大原油正 2 的溢價炒高到出現超過 500%。
甚至就連元大投信 8 月公布 9 月底豁免下市期限到期後,元大元油正 2 可能下市,還是有一堆散戶跳進火坑續買,這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立法院備詢台上公開表示,「元大原油正 2 本來就不適合長期持有,豁免下市是給投資人緩衝期,而在 8 月,業者宣布有可能會下市時,不少投資人還進去投資,這動機和心態需要深思。」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原本暴漲的 DR 股,因為大幅溢價,DR 股遭證交所列為處置股票,進而轉為連日暴跌。台股中有 13 檔 DR 股,高達 11 檔在 9 月底因為溢價幅度飆高,遭證交所列為處置股票,截至 10/8,還有 7 檔 DR 股苦吞跌停板。
其中,杜康 - DR 的溢價幅度甚至仍高達 1828.57%,「1828.57%」是什麼概念或許有許多投資人根本不懂,此意味著在新加坡掛牌的杜康原股股價連一毛錢都不到,台灣投資人卻花了超過 18 倍的價錢瘋搶。
高溢價的投資,常常伴隨著高度的泡沫化危機,一旦泡沫破了,投資人就將血本無歸,因此,主管機關於 9 月底對 DR 股祭出處置股票的降溫措施,出發點同樣是保護投資人,卻因此造成 DR 股連跌、溢價收斂,投資人慘賠,再度引發投資人對金管會監理的不滿。
就有網友怒批「股票交易屬自由市場,交易應秉持公平公正之原則,政府強制介入,且無法源依據,也無按照公告流程進入分盤交易,金管會可以開會然後就立即宣布進入分盤,這是自由的股票交易市場,不是金管會開的股票市場。」
但是其實「處置股票」制度已經行之有年,2002 年起,證交所就已經有此制度,股票遭到處置是因為連續達到注意股票、觸發警示股票條件,就會被公布為處置股票,證交所採取處置條件,目的是希望對這檔股票有降溫效果。當股票被列為處置股繫,就會限制信用交易,改成人工管制撮合的方式,並非網友所痛批的「無法源依據」。
投資 DR 股,首先要注意的是面對這些國外企業,能掌握的資訊有多少,再來,就是流動性的風險,因為 DR 的規模通常小於普通股,最後,就是 DR 股跟原股相比的折溢價狀況,DR 溢價時可以兌換回原股套利,但需要向承銷商申請並支付手續費,此根本不適合小資族操作,但有多少投資人清楚值得商榷,一旦不知情的散戶,投資溢價 DR 股,就會在套利、溢價收斂的過程受傷。
總的來說,無論是元大原油正 2 或是 DR 股,都可以看出許多散戶不知道買的不是一般股票,卻以一般炒股的投機心理貿然上車,就算金管會出手監理,投資人也不知道順勢下車,反而讓這班投資列車成了失速列車,這不僅突顯了散戶金融知識的不足,似乎也呼應了「標普調查結結果顯示亞洲近 4 分之 3 成年人是金融文盲」,這對金融監理者來說將是很重要的一課。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