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大蕭條再現!橋水達里歐:對等關稅政策恐難解決當前問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10 12:47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 4 月 9 日表達對川普「對等關稅」方案的擔憂,認為這項政策可能無法有效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
他指出,當前的經濟週期與 1930 年代的大蕭條時期有許多相似之處,主要體現在在幾個方面:
首先,達里歐提到的經濟失衡問題在兩者之間都非常明顯。在 1930 年代,由於過度的債務和投機行為,經濟最終崩潰,導致了大蕭條。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債務水準同樣過高,資本市場依賴不可持續的巨額債務支撐,形成了嚴重的經濟失衡。這種失衡使得一個國家的負債成為另一個國家的資產,最終導致系統性風險的累積。
其次,國際貿易的緊張局勢也是兩者的共同特徵。達里歐指出,目前的國際貿易關係正經歷動盪,尤其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衝突。 1930 年代的保護主義政策導致了全球貿易的萎縮,而如今的關稅政策也可能加劇這一趨勢,進一步削弱全球經濟的穩定性。
再者,政治動盪也是一個重要的相似點。 1930 年代,經濟危機引發了社會的不滿,導致了極端政治勢力的崛起。達里歐警告稱,當前的國內政治秩序同樣面臨挑戰,左派和右派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民主制度的穩定性受到威脅。這種政治動盪會影響經濟政策的製定,進一步加劇經濟的不確定性。
此外,達里歐強調,氣候變遷、自然災害和流行病等外部因素在歷史上曾多次導致經濟秩序的崩潰。在當前的背景下,這些因素依然存在,並可能對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歷史教訓表明,當不可持續的條件累積到臨界點時,崩潰便不可避免。
最後,達里歐指出,目前的經濟週期與 1930 年代的根本變化相似,都是在經歷秩序的崩潰與重建。他認為,理解這些歷史模式對於應對當前的經濟挑戰至關重要,政策制定者需要仔細考慮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製定有效的政策,以避免重蹈覆轍。
總體而言,當前經濟週期與 1930 年代大蕭條的相似之處在於經濟失衡、國際貿易緊張、政治動盪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些都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訪談中,達里歐強調,理解當前經濟週期的運作至關重要,因為這種週期可能一生只會出現一次。他提到,世界上存在著多種秩序和體系,這些體系會因各種原因而崩潰,形成新的周期。他指出,貨幣體系和債務週期的相互作用導致了當前的經濟失衡,不僅是資本的,也是貿易的,最終引發嚴重的問題。
達里歐進一步解釋,當前的國內政治秩序也在經歷轉型,左派與右派之間的激烈鬥爭反映了這一變化。他指出,民主國家的無序狀態往往會導致合作與妥協的缺失,使得政治局勢更加動盪。此外,國際秩序自 1945 年以來一直由戰勝國制定規則,但如今多邊主義正在瓦解,單邊主義正在取而代之。
當談到關稅問題時,達里歐表示,關稅是對失衡問題的一種應對措施,然而這種失衡是不可持續的。他提到,美國依賴中國的商品進口,而中國依賴美國的資本,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正面臨解體的風險。他認為,關稅政策將導致企業成本上升,收入下降,最終影響全球生產力。
當被問及對川普政府的支持態度時,達里歐表示,他認同存在的問題,但對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表示擔憂。他指出,雖然美國需要重振製造業,但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面臨結構性挑戰。他提到,美國的教育和生產力水準差距,以及財富分配不均,都是阻礙製造業發展的因素。
達里歐最後強調,未來幾個月內,預算赤字必須降至 GDP 的 3%,而這目標的實現將面臨許多困難。他警告稱,債務問題和競爭力問題仍然存在,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和有效的政策。
在附錄中,達里歐也提到他最新的文章,強調貨幣、政治和地緣政治秩序的崩潰可能會引發深遠的影響。他呼籲公眾關注這些根本力量如何相互作用,並思考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經濟和政治局勢。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