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若華許當上主席 投資人會看到什麼樣的Fed?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5-04-30 12:4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若華許當上主席 投資人會看到什麼樣的Fed? (圖:Shutterstock)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要求美國聯準會 (Fed) 趕快降息,人們依然普遍預期 Fed 下周決策會議將按兵不動,此時 Fed 前理事華許 (Kevini Warsh) 卻重砲抨擊 Fed 並對央行的前景發表強烈看法,儼然已成 Fed 的「影子主席」。

上周五 (25 日) 在 30 國集團 (G30) 春季講座中,華許尖銳批評 Fed 近期的政策,掀起對 Fed 長期使命的辯論。他抨擊 Fed 因為自我失誤受到傷害,需要「策略性重建」,以恢復信譽和獨立性。


華許發言正值關鍵時期,川普政在加強對 Fed 主席鮑爾的攻擊,關稅不確定性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各界揣測華許可能在鮑爾任期 2026 年 5 月結束後,成為下一任 Fed 主席。

去年秋天為了因應川普對鮑爾的不滿,現任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當時以川普親信的身分,向巴隆周刊 (Barron’s) 建議創建「Fed 影子主席」一職,讓此人可以透過獨立指引,公開影響市場的預期。

華許曾是Fed最年輕理事,圖為2010年出席活動的資料照。(圖:Reuters/TPG)
華許是川普中意的鮑爾接班人選。(圖: Reuters/TPG)
曾是 Fed 最年輕理事

無論影子主席是否獲公開提名,華許都可能擔任此職位,而他也開始對 Fed 的政策和目的開始發揮影響力。

今年 55 歲的華許出身自史丹佛大學和哈佛法學院,在華爾街和白宮都是老手,他的職涯從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開始,之後在小布希擔任總統時期,成為白宮經濟顧問,然後在 35 歲被指派為 Fed 理事。

身為 Fed 最年輕的理事,華許曾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扮演重要角色,擔任 Fed 和金融界的橋樑,時任 Fed 主席的是柏南克 (Ben Bernanke)。

華許在 2011 年離開 Fed,因為他認為當時的 Fed 過度依賴量化寬鬆 (QE),也就是收購資產以提高流動性、促進經濟成長的政策。從那時起,他開始在史丹佛的胡佛研究所 (Hoover Institution) 擔任研究員,與億萬富豪朱肯米勒 (Stanley Drukenmiller) 密切合作,並曾參加英國央行 (BOE) 問責機制的獨立審查工作。

據說華許 2017 年曾被相中為 Fed 主席人選之一,不過後來川普挑中了鮑爾。

若華許是 Fed 主席?

如今隨著川普對鮑爾日漸不滿,華許的言論讓人不禁揣測,Fed 領導層的人事變動即將到來。事實上,華許不單是批評 Fed 最近的決策,而是觸及 Fed 長期使命:他認為,Fed 已經偏離核心任務,在公眾之間也失去了信譽。

他指控,Fed 總經政策犯了「系統性錯誤」,讓資產負債表膨脹到 6.7 兆美元,在財政上不負責任,而且還專注在一些政治議題上,諸如氣候變遷和包容性。

華許認為,Fed 的公信力——也就是購買美國經濟實力的硬幣——已經消耗殆盡。

華許要求 Fed 縮小聚焦範圍,和 2008 年後的央行走向大相逕庭。可以想見,若由華許領導 Fed,市場將看到「金融情勢更緊縮、前瞻指引重要性降低」。

資產負債表的辯論

最近有些跡象顯示,原本不太受重視的 Fed 資產負債表,又開始引來關注。克里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哈瑪克 (Beth Hammack) 上周警告,「在充裕的體制下,當資產負債表超過必要水準」,將付出代價。

Fed 理事鮑曼 (Michelle Bowman) 已被提名為 Fed 金融監理副主席,她最近主張,「在經濟仍強健的情況下,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以盡快達成充裕準備金,是至關重要的」。

Fed 資產負債表仍龐大,目標是讓這些準備金降到「充裕水準」,也就是與有效貨幣政策達成最佳平衡的水準。若準備金持續高昂,會削弱未來利率變動的效果。

華許對恢復 Fed 公信力和縮小資產負債表的呼籲,代表若他當選 Fed 主席,市場可以預期 Fed 將較不傾向在市場震盪時挹注資金、支撐市場。

(WJ6)
鮑爾近期多次被川普抨擊。(圖: Reuters/TPG)

儘管有這些辯論,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投資人仍認為,鮑爾和他帶領的 Fed 成功度過了現代歷史上數一數二艱難的時期,例如在 Covid-19 疫情以來,Fed 成功讓通膨從歷史高峰降下來,也沒讓經濟步入衰退。

Fed 靠的是資訊公開透明,以及和市場頻繁的溝通,包括定期新聞記者會和提供政策的前瞻指引。雖然華許批評這種方法是「錯誤的精準」,但另一派人主張,過多的溝通是在極度不確定性時期讓市場穩定下來的關鍵。

有關 Fed 未來走向涵蓋的問題,包括央行應該在經濟中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如何在獨立性和職責之間取得平衡。

Fed 5 月 6-7 日的決策會議,不太可能產生重大變化,但對 Fed 前途的角力已經展開,而華許已經清楚表示他打算參一腳。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