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競爭升溫:人形機器人市場預測、貿易動態與台灣企業成長潛力分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科技競爭加劇:人形機器人市場預測與中美貿易動態影響深遠
摩根士丹利預測,至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達5兆美元,部署量達10億台,顯示出未來科技的巨大潛力[1]。隨著美國商務部長呼籲將半導體製造業帶回美國,並質疑台灣在AI晶片生產中的主導地位,這顯示出美中之間在科技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2]。這一系列政策變化及市場趨勢,將深刻影響未來的產業格局,尤其是在技術標準和地緣政治風險的背景下,家庭市場的成熟可能會延後,進一步挑戰人形機器人技術的落地。
國際金價因美英貿易協議預期減弱而失守3300美元大關,市場避險需求下降。分析師預測新興市場央行的黃金需求將持續增長,未來三年央行購金潮有望延續,可能推升金價突破歷史高點[3]。同時,川普政府計劃廢除拜登政府的AI擴散規則,旨在簡化政策以促進創新,並強調美國需利用技術優勢以鞏固全球市場地位,避免盟友轉向中國技術[4]。這些動向顯示出全球市場在科技與資源配置上的競爭日益激烈,未來將影響資本流向及投資策略。
習近平於俄羅斯的國事訪問強調中俄深化戰略夥伴關係,雙方簽署聯合聲明,重申支持多邊主義及經濟文化交流,並就烏克蘭危機達成共識,顯示中俄關係進入新階段[5]。此外,美國前財長桑默斯指出,台幣升值反映賴清德政府對美國關係的重視,並在貿易上做出讓步,可能影響台灣的貿易競爭力及74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顯示台灣在美國金融市場的重要性[6]。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環境的複雜性,對於台灣及中俄的未來發展均有深遠影響。
印美貿易協議的進展顯示,印度正朝向更開放的貿易政策邁進,部分美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將調降至零,這對於印度股市尤其是金融、材料及醫療保健行業而言,可能帶來顯著機會[7]。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警告,與日本和韓國的貿易協議進展緩慢,顯示出這些亞洲夥伴在獲得關稅減免方面面臨挑戰,且需要大量時間和努力才能達成[8]。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尤其是在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關係調整中,印度或許將成為未來貿易談判的焦點。
台積電4月營收創新高,科技與房地產市場趨勢分化,AI競爭加劇引發關注
台積電 (2330-TW)(TSM-US) 4月營收達3495億元,月增22.2%,創下單月新高,顯示出半導體需求持續強勁,尤其是在AI及高效能運算的推動下,市場對晶片的需求仍然旺盛[9]。相對而言,基隆市的新成屋空屋率高達35.34%,反映出當地房地產市場供給過剩及投資客比例過高,專家預測市場將面臨修正壓力,建議購屋者轉向具生活機能的中古屋,以降低投資風險[10]。這一對比突顯出科技產業與房地產市場之間的不同趨勢,前者因技術創新而蓬勃發展,後者則因供需失衡而面臨挑戰。
在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上,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強調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領先地位,但對於與中國的具體差距卻難以量化,顯示出當前AI競賽的複雜性[11]。與會的科技巨頭如超微(AMD-US)和微軟(MSFT-US)高層也表達了對美國在自由與透明基礎上主導AI的期待,然而蘇姿丰則警示中國的追趕勢頭不容小覷,反映出全球科技競爭的激烈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奧特曼提到ChatGPT的使用者每周超過5億,顯示出其持續增長的潛力,這對於AI市場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蘋果高層在司法部的證詞中提到搜尋次數的下滑,可能對Alphabet(GOOGL-US)的市場佔有率造成影響,進一步凸顯了科技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脆弱性和不確定性。
習近平呼籲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印巴緊張加劇;台灣企業展現成長潛力與國際合作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