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動AI貿易,台灣半導體競爭力上升,全球市場面臨結構性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23:00
美國推動AI貿易,台灣半導體競爭力上升,全球市場變化引發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在中東展開首次國際訪問,重點在於推動AI技術的貿易與投資,並計畫撤銷前任政府對AI晶片的出口限制,這一舉措可能促成與阿聯的G42達成關鍵交易協議,顯示出波斯灣國家對高效能晶片的迫切需求[1]。同時,美國4月通膨數據低於預期,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看法升高,進一步改善了市場情緒,導致美股主要指數漲跌互現,標普500指數的目標價被高盛上調至6100點,反映出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的樂觀展望[2]。這些動態顯示出美國在全球AI市場的影響力及其對經濟復甦的潛在助力。
在此背景下,總統賴清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台積電 (2330-TW) 的海外建廠不會削弱台灣半導體的地位,反而是正常的國際經貿行為,顯示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重要性[3]。同時,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指出,美中關稅談判進展顯著,台灣企業盈餘年增率可達25%,並且台股有望突破去年高點,顯示出市場對半導體需求的強勁信心[4]。隨著AI技術的發展,台灣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將持續增強,未來仍具備良好的成長潛力。
隨著美中貿易戰的緩和,輝達 (NVDA-US) 股價上漲5.4%,市值即將重返3兆美元,顯示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回升[5]。然而,兆豐金控 (2886-TW) 董事長董瑞斌指出,金融業面臨資本適足率及風險分配的挑戰,尤其在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下,四月份獲利顯著衰退,影響整體銀行及壽險業[6]。這表明,儘管科技股因AI投資持續受到關注,但傳統產業仍需面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成為未來市場表現的關鍵指標。
在全球市場變化的同時,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考慮提供12%至15%的通行費折扣,以應對因胡塞武裝襲擊導致的運量驟降,該措施有望在總統塞西批准後迅速實施,顯示出運河收入從去年24億美元降至8.809億美元的危機感[7]。同時,馬來西亞的GPU進口在4月達到27.4億美元,創下新高,增長3400%,引發外界對其成為輝達(NVDA-US)新轉運中心的質疑,尤其是在美國對中國出口限制的背景下,顯示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緊張局勢[8]。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地緣政治對貿易流向的影響,也突顯出各國在應對市場變化時的策略調整。
科技巨頭應對挑戰:微軟裁員、蘋果推無障礙功能,日產重整與台股回暖
微軟 (MSFT-US) 宣布將裁撤約 3% 的全球員工,這一舉措旨在簡化管理層級並提升組織靈活性,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儘管財報表現強勁,股價仍略有下滑[9]。同時,蘋果 (AAPL-US) 也在推動創新,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系列無障礙功能,涵蓋多個平台,這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可及性,也顯示出其對社會責任的重視,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10]。這些動作反映出科技巨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既要進行內部調整以保持競爭力,也需持續創新以滿足多元化的消費者需求,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這些企業如何平衡效率與社會責任。
鴻海 (2317-TW) 旗下的鴻騰 (FIT)(06088-HK) 宣布已進入與博通 (Broadcom) 的共封裝光學 (CPO) 計畫全面量產階段,這一舉措不僅簡化了資料中心的組裝流程,還提升了元件的穩定性和良率,顯示出對高效能需求的強烈回應[11]。此外,美國政府計劃放寬對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的AI晶片出口管制,這將促進輝達 (NVDA-US) 和超微 (AMD-US) 的市場需求,並支持沙國的「沙烏地願景2030」計畫,顯示出中東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12]。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全球對AI和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的重視,也顯示未來科技競爭的激烈程度將進一步加劇。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