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國貿易政策影響全球供應鏈,輝達AI創新引發市場關注成本壓力及科技競爭動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貿易政策影響深遠,輝達創新助力AI發展,市場需關注成本壓力與科技競爭動態

越南與美國的關稅協議引發爭議,川普總統單方面將越南產品關稅提高至20%,令越南政府震驚並質疑協議公平性[1]。與此同時,輝達 (Nvidia)(NVDA-US) 創下市值4兆美元的里程碑,執行長黃仁勳強調大型科技公司能克服關稅挑戰,並支持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2]。這一系列事件顯示出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強硬立場,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及科技企業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因此市場需密切關注後續動態。
美國對加拿大徵收35%關稅的決策,顯示出川普政府在貿易談判中的強硬立場,意在迫使加拿大作出讓步以應對芬太尼問題[3],同時也反映出美方吸引企業回流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特斯拉面臨電池供應鏈的利空消息,尤其是Panasonic延後美國電池廠投產計劃,這可能影響其未來的產能目標,並在即將公布的Q2財報前引發市場信心動搖[4]。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市場的整體情緒,投資者需密切關注貿易政策及電動車市場的動態。
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專訪中強調,儘管人工智慧(AI)能提升生產力,但缺乏創新將成為未來失業的真正風險,這一觀點與Adecco Group的調查結果相呼應,該調查顯示41%的執行長認為未來五年內因AI而減少人力[5]。同時,Meta Platforms (META-US) 透過收購語音生成新創PlayAI及挖角OpenAI工程師,顯示其對AI技術的重視,並計劃加強AI基礎設施以應對市場競爭[6]。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激烈競爭,並突顯出創新與人才的重要性,未來的市場格局將取決於企業如何有效整合AI技術與人力資源。
Google (GOOGL-US) 以 24 億美元收購人工智慧編碼工具 Windsurf 的技術授權,顯示其在 AI 領域的積極布局,意在強化競爭優勢[7]。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主席鮑爾施壓降息,雖然意在減輕國債利息負擔,但專家警告此舉可能反而推高債市利率,損害美元地位,並影響市場信心[8]。在高通膨與充分就業的背景下,若強行降息,將可能對美國經濟穩定性造成壓力,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對資本流向的影響。
MP Materials (MP-US) 因與美國國防部簽署高達 9 億美元的協議,股價飆升 51%,並獲得分析師目標價調升至 55 美元,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增長的強烈信心[9]。同時,南電 (8046-TW) 受益於BT載板供應緊張,股價上漲近 15%,創下四個月新高,顯示出消費性電子旺季及AI應用需求的強勁推動[10]。這兩者的表現反映出市場對於稀土及高科技材料的需求持續增強,並預示著相關產業將在未來持續受益於供應鏈重組及技術創新。
台新金控(2887-TW)因合併新光金控(2888-TW)案進入倒數階段,股價大幅上漲,帶動FT臺灣永續高息ETF(00961-TW)成交量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對高股息及合併題材的熱情[11]。此外,美國對銅進口徵收50%關稅的政策引發汽車產業的成本擔憂,導致車廠如福特與豐田已開始調漲售價,預示著未來可能面臨更高的金屬成本壓力[12]。這兩個事件反映出市場在高息與成本壓力之間的微妙平衡,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金融及汽車產業的動態。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