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 (2) 日史無前例創下「一天升值超過 1 元」的紀錄,終場收在 31.064 元,升值 9.53 角,對此,台灣央行傍晚發布三點說明提到,主要是因外資匯入資金,再加上預期新台幣升值的市場心理,央行基於職責已適時進場調節。央行說明,4 月初以來,媒體報導美國政府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進行關稅協商時,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導致國內匯市存在新台幣升值的預期心理,事實上,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 (2) 日史無前例創下「一天升值超過 1 元」的紀錄,全日最高來到 30.77 元,升值多達 1 元 2.47 角,收盤前升勢收斂,以 31.064 元作收,升值 9.53 角,創去年 1 月初來新高,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續爆出 22.48 億美元天量。
基金
從 2025 年第一季開始,美元指數就一路下滑,加上美股也表現不好,很多台灣投資人感到壓力很大。畢竟除了台股,大家最常就是放在美股或美元計價的資產上。然而,市場上開始出現「美元霸權即將終結」的傳言,甚至有人擔心未來美元會一文不值。這樣的說法真的有根據嗎?我們就來帶你解析美元下跌的真實原因,以及現在該怎麼做!1. 實質利差才是美元指數的核心驅動力美元指數的波動,其實並不是單純看美國經濟表現強不強,而是由多個因素綜合影響,主要包括美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利率、通膨水準。
台股新聞
對於有部分媒體報導美國要求新台幣升值,台灣央行強調,此與事實不符,「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不過,時值美國可能發布匯率操縱報告的時間點前後,且日前台灣央行外匯局也提前表態,台灣恐遭續列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市場仍高度觀望,若此報告出來,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的後續變化。
台股新聞
儘管台灣央行澄清,美國要求新台幣升值與事實不符,但新台幣本周以來升幅近 2%,今 (2) 日早盤再連破 32 元、31.9 元關卡,台北匯市開盤不到一小時最高來到 31.828 元,升值多達 1.89 角,市場都在密切近期新台幣的走勢,對出口商第二季造成匯損壓力。
外匯
美元周四 (1 日) 持續上漲,經過上個月超賣後,受部分技術性買盤推動,而投資人對美國與貿易夥伴達成關稅協議的樂觀情緒亦帶來支撐。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52%,報 100.19。由於周四是五一勞動節,許多國際市場休市,交易量低於以往。
在過去的五十年中,美元對黃金的價值已經驟降至原來的百分之一,這一變化源於多種因素,包括美元供應量的激增以及市場對美元信心的下降。自 1971 年尼克松政府停止美元與黃金的直接兌換以來,美元的價值便開始了持續的下滑。當時,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比率為每盎司 35 美元,但截至 2025 年,黃金價格已突破 3500 美元,顯示出美元的貶值幅度之大。
外匯
美元周三 (4 月 30 日) 上漲,儘管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萎縮,表現不如市場預期,但仍優於部分美國大型銀行此前的悲觀預測。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51%,報 99.68。美國商務部的初步估計顯示,第一季 GDP 下滑 0.3%,主因是在川普政府即將對大多數商品加徵關稅前,企業急於進口貨品,使進口激增拖累經濟。
美股雷達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 (Jan Hatzius) 表示,除非美元進一步貶值,否則外國投資人對美元資產的興趣可能會減弱;並警告即使沒有明顯的經濟放緩,美元仍將呈現下行趨勢。他表示,「美元仍然被高估。預計外國投資人不太願意繼續增加其投資組合中的美國資產占比。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 (30) 日爆量走升,一度衝破 32 元整數大關,終場收在 32.107 元,升值多達 2.12 角,升幅 0.66%,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再度爆至 22.76 億美元的天量。由於日前台灣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表示,美國財政部匯率政策報告過去經驗是 4 月和 10 月每半年公布一次,並示警台灣可能會持續被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市場都在觀察新台幣走勢是否有密切相關。
據《Investing.com》,黃金近期雖稍作休息,但瑞銀 (UBS) 認為其漲勢有望再起,主要因美元對空頭的反擊不太可能持久,加上聯準會 (Fed) 預計今年稍晚開始降息,且各國央行對黃金的需求仍將持續。瑞銀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美元短線已超賣,預計近期內將進入整理期…… 但中期來看,美元走弱的趨勢可能會重新開始。
外匯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今 (30) 日指出,隨著美國經濟衰退疑慮消退與市場對「海湖莊園協議」的猜測降溫,美元兌日元的貶值壓力已大致提前釋放。未來數周至數月內,美元兌日元可能自當前的 142-143 反彈至 144-146。根據瑞銀 CIO 最新預測,瑞銀將美元兌日元的 2025 年 6 月、9 月、12 月及 2026 年 3 月預測價分別下調至 144、142、140 與 138,較先前預估的 148、148、145 與 142 明顯下修。
外資對美國資產的拋售仍在持續。德意志銀行本周一發布報告指出,受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在過去兩個月中,海外買家對美國資產的購買 “急劇停滯”,即使是上周美國市場有所回升,外資也未出現逆轉跡象。據券商中國,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主管 George Saravelos 認為,最近的美國資本流動數據令人擔憂。
基金
在不確定的時代,穩定收益成為稀缺資產。隨美國大開關稅地圖砲,全球股票市場暴跌,兼具收益與穩定的投資等級債券成為資金避風港,由 ETF 新兵「富蘭克林 FT 投資級債 20+(00982B)」4月 28 日掛牌上市便爆量上漲可以得到最佳印證,當天台股大漲站回2萬點,但仍有大量買盤選擇布局這檔 ETF。
鏈文
美元長年以來一直是全球資金尋求避險與收益首選,但近期市場變化正讓這一局勢悄悄改寫。隨著美元指數步入下行通道,傳統「買美元、買美股」策略在今年反而帶來了雙重虧損,促使國際資本重新思考資產配置方向。黃金與比特幣作為傳統與新興避險選項,正逐漸成為市場資金新歸宿。
外匯
美元周二 (29 日) 上漲,主要因美國川普政府計劃透過新措施緩解汽車關稅對本土車商的衝擊,以及與部分貿易夥伴達成更多關稅協議的可能性。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2%,報 99.23。美元也受益於月底買盤,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導致美股與美債於 4 月大幅下跌後,投資人尋求重新平衡其投資組合。
外匯
由於投資者在川普的政策下拋售美國資產,美元周一 (28 日) 下跌,助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險貨幣走升。摩根大通公司預計,這一趨勢可能持續多季。美國政策削弱美元摩根大通全球外匯策略共同主管 Meera Chandan 指出,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
台股新聞
市場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緩解汽車供應商的壓力,將調整關稅措施,激勵資金入市,多數亞幣反彈,新台幣今日午盤過後更是越走越高,終場收在 32.229 元,升值 2.36 角,升幅達 0.7%,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也一舉放大至 15.93 億美元。
美股雷達
受對中國潛在關稅減免與聯準會政策轉向的樂觀預期激勵,標準普爾 500 指數突破摩根士丹利 (大摩) 設定的 5500 點技術阻力。不過,大摩首席美股策略師兼投資長 Michel J. Wilson 警告,這次突破仍相當脆弱。威爾遜指出,要使標普 500 指數穩固站上 5600 至 5650 點,市場必須在四個關鍵催化劑上取得具體進展:實質性關稅減免聯準會展現鴿派立場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穩定低於 4% 盈利成長同時無明顯衰退跡象Wilson 強調,債券與股票間的相互關係已變得更加敏感,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變動成為決定市場走向的關鍵。
外匯
美元周一 (28 日) 走弱,投資人一方面關注美國貿易政策的最新進展,一方面也為本周即將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做準備,這些數據或能初步反映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貿易戰是否已對經濟造成影響。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下跌 0.8%,報 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