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ESG





  • 基金

    隨著 COP30 在巴西圓滿落幕,全球氣候治理成關鍵共識。此次會議不僅全面檢視《巴黎協定》目標的落實進展,亦提出更具體的減碳承諾與行動方案,為金融市場的永續投資注入新動能。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投資人與企業正加速將 ESG 原則與低碳策略納入核心決策,從再生能源、綠色基建到碳市場,皆成為資金關注焦點。






  • 2025-11-21
  • 基金

    第 30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30) 今年於 11/10~11/21 在巴西亞馬遜雨林門戶城市貝倫 (Belém) 登場,這是自 1992 年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後,巴西再次主辦聯合國氣候峰會,也被稱為「自然 COP」,強調以亞馬遜雨林為核心討論氣候解方,主辦國巴西推動的「熱帶森林永續機制」(TFFF) 首日即有 55 億美元資金承諾加入,用以支持保護森林的國家。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9)野村腳勤觀點:兩大指標決定記憶體行情延續近期市場最熱的莫過於記憶體,這個過去被大家認為週期性的產業。隨著 2026 年進入 AI 推論元年,龐大的運算需求推升記憶體存儲量,帶動 Q3 記憶體報價全面上漲,核心原因當然在於供不應求,我們認同這是記憶體產業迎來超級大循環的關鍵時刻。






  • 一手情報

    美國政府結束長達 43 天的關門僵局,聯邦機構全面恢復運作,非農就業、薪資及 PCE 通膨等官方數據將重新公布。市場焦點轉向即將到來的聯準會 12 月利率決議,數據回歸勢必放大解讀,短線波動難免,但整體而言屬於「短期雜音」而非「長期利空」。同時,AI 產業氛圍也從「狂熱預期」逐漸轉向「獲利驗證」階段。






  • 2025-11-20
  • 台股新聞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公布「114 年國家永續發展獎」得獎名單,繼去年首次參選即獲肯定,櫃買中心再憑長期深耕資本市場、推動永續轉型的卓越成果,榮獲此殊榮,成為證券期貨周邊單位中首家及二度獲獎機構。此獎項肯定了櫃買中心在資本市場、實體經濟與自身運作方面,全面落實永續與淨零的具體作為。






  •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科技日於明 (21) 日登場,台灣區電子工業同業公會 (TEEMA) 將提出「TEEMA 科學園區」海外布局計畫。電電公會今 (20) 日表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各國均強調在地製造與維護供應鏈安全,為促使我國企業加速尋找海外設廠與轉運據點,該計畫將結合 ICT 產業鏈的創新能量與國際製造,協助台灣中小企業,透過大廠布局與技術能量,共同進入國際供應鏈體系。






  • 2025-11-19
  • 台股新聞

    台灣近年受惠於 AI 需求爆發,也帶動今 (2025) 年半導體、電子等相關產品出口強勁,但因台美對等關稅尚未底定。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 (19) 日表示,對企業界來說,最低潮的時間已過,目前看待美國政策、對等關稅和全球的供應鏈變化等,已經有所掌握,只要改變「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 讓企業生產、銷售一致,尋求企業有利的轉變方向。






  • 鉅亨新視界

    台股在十月寫下史上最強「光輝十月」,加權指數單月大漲 9.34%,再創歷史新高。然而進入十一月,市場氛圍急轉,估值偏高與資本支出疑慮成為賣壓來源,許多投資人不免質疑:AI 舞會是否一夕結束?野村投信分析表示,AI 趨勢並未改變,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I 業務持續穩健成長,龐大現金流支撐投資動能不減。






  • 2025-11-18
  • 台股新聞

    台新新光金 (2887-TW) 旗下元富證券入選證券交易所「113 年度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評鑑」優良機構名單,展現元富在永續治理推動、責任投資落實上的長期承諾和深厚實力。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表示,此次獲得證交所肯定,不僅象徵公司在責任投資制度化、資訊揭露品質和治理透明度等面向的持續精進,更代表其在推動資本市場永續發展上取得具體成果。






  • 台股新聞

    上市建商日勝生 (2547-TW) 旗下日鼎水務與寶鼎再生水,已正式啟動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與再生水系統,象徵台灣在 AI 智慧水務、循環經濟領域邁入新的里程碑。日鼎水務及寶鼎再生水受到美、日國際專業機構法人關注,包括美國水資源基金會執行長、美國水廠協會總裁與同桃園市水務局都指定到訪。






  • 2025-11-17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2)野村腳勤觀點:記憶體產業迎來翻天覆地變化今年這波 DRAM 與 SSD 漲價潮,與過去由品牌伺服器廠 (Dell、HPE) 主導採購不同,這次主要買家升級為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包括 AWS、Microsoft、Google。






  • 2025-11-14
  • 台股新聞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簡稱 UNFCCC) 下的第 30 屆締約方會議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30,簡稱 COP30),今 (2025) 年 11 月在赤道最大城市、亦有亞馬遜門戶之稱的巴西貝倫舉行,今年的會議聚焦熱帶雨林及自然保育,南山人壽尹崇堯董事長親自率領永續健康長陳維新、健康守護圈轉型負責人王保勲、永續創新發展部主管林哲仰等南山人壽永續健康團隊一行六人與會,是此次臺灣金融業出席層級最高者,期盼用最高誠意與國際分享臺灣保護山林及原住民生態的經驗,及傳遞南山人壽持續關心原鄉、消弭健康不平等及追求永續健康的決心與行動,強調落實 COP 氣候行動中「推動具韌性的健康體系」的關鍵目標,讓世界看見臺灣。






  • 2025-11-13
  • 台股新聞

    國泰金控 (2882-TW) 深耕永續,再度站上國際舞台,此次前往巴西貝倫參與聯合國第 30 屆氣候峰會 (COP30),為台灣唯一三度前進 COP30 藍區 (Blue Zone) 的金融業者。本屆國泰金控擴大規模,與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 (AIGCC) 及世界氣候基金會 (WCF) 共同主辦「亞洲氣候金融會議」,以全球與區域視角探討如何擴大亞太氣候金融投資規模。






  • 鉅亨新視界

    AI 的強勁需求方興未艾,相關類股漲勢凌厲,雖然近期轉趨震盪,AI 成長依然趨勢不變。惟目前美股價值面偏貴,開始出現股市可能泡沫化的聲音。對此,駿利亨德森投資指出,現階段美股與 2000 年時期科技泡沫化有顯著的差異,目前成長股的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大幅超越價值股,良好的基本面能夠有效地支撐其高估值。






  • 2025-11-12
  • 鉅亨新視界

    為響應金管會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野村投信正式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於 2025 年 11 月 3 日正式啟用新辦公室。這不僅象徵野村投信業務版圖的再擴展,更是野村躍進新里程碑的重要一步,開啟嶄新、璀璨的發展階段。此次進駐高雄,代表野村投信對南臺灣市場的高度重視與深耕承諾。






  • 2025-11-10
  • 台股新聞

    臺鹽 (1737-TW) 以行動實踐永續承諾,全台志工大隊接連投入海洋守護行列。繼上月生技妝品廠於嘉義東石白水湖壽島舉辦淨灘後,通霄精鹽廠及進口鹽儲運所志工於本月 7 日接棒出發,由廠長劉鴻泉率領近 260 位志工,迎著強勁海風在通霄海堤清理海漂垃圾,響應政府「向海致敬」政策。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 鉅亨新視界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 2025-11-07
  • 台股新聞

    第三屆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今 (7) 日舉辦成果發表會,外界關注,「No ESG,No Money」是否成為金融機構最終要達到的永續標準?中信金、兆豐金及第一金 3 位總經理一致認為,尚未達到此境界,金融業應發揮的是影響力,而非懲罰力,現階段的重點在於引導企業邁向永續轉型,而不是一刀切地拒絕投融資。






  • 2025-11-06
  • 台股新聞

    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旗下日月光高雄廠秉持「以科技創新推動永續」的理念,持續透過產學合作深化環境治理,今 (6) 日於高雄展覽館 TASS 亞洲永續供應暨循環經濟會展論壇舉辦第 11 屆「環境技術研究成果發表會」,再度攜手成功大學與東海大學,聚焦水資源循環、塑膠廢棄物再利用、氣候變遷調適及碳捕捉等領域,展現企業以科研實踐永續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