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誠
台股新聞
晶圓級尺寸封裝廠商精材(3374)於 2 月 18 日召開法說會,宣布 2025 年資本支出計畫大幅提升至 35.6 至 37.9 億元,較 2024 年實際支出 15.14 億元成長逾 135%。此次投資以新廠無塵室建設為主,占比達 86%,其餘則用於研發等項目,顯示公司積極擴產應對市場需求。
台股新聞
亞馬遜 (Amazon) 近日宣布,2024 年資本支出將達千億美元,居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之首,主要用於 AI 基礎設施建設。身為 AWS 主要伺服器機殼供應商的勤誠 (8210) 因此受惠,尤其 AWS 新款 ASIC 伺服器 Trainium2 於上半年放量出貨,Trainium3 則預計於年底推出,將進一步帶動勤誠營收成長。
台股新聞
全球記憶體市場正面臨價格下滑與供需變化的雙重影響,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Omdia 預測,DRAM 價格下跌趨勢將持續至 2025 年下半年,其中 PC、伺服器及行動 DRAM 價格預計持續下滑至 2025 年第三季,2025 年上半年跌幅約 10%,下半年約 5%。
台股新聞
IC 設計廠商茂達,正積極從以消費性及 PC 相關產品為主的傳統領域,轉向車用、工業用及伺服器等新興市場。董事長王志信表示,過去公司新產品推出後大約一年便能看到效益,但針對新進軍的車用及工業領域,新產品通常需要約兩年的時間才能全面發酵。因此,茂達現正加大研發投資,為了接下 2026 至 2028 年的重點專案,2025 年將成為技術投資與產品創新的關鍵之年。
台股新聞
研華 (2395-TW) 在 AI 與邊緣運算的布局持續深化,隨著 AI 伺服器市場快速成長,研華的邊緣 AI 業務也迎來爆發期。研華已將邊緣 AI 研發工程師人數從原本的 200 人擴增至 400 人,顯示其對該領域的高度重視。研華預計在 2025 至 2026 年間,AI 相關業務占比將從 2024 年的 4% 迅速提升至 15~20%。
台股新聞
射頻晶片廠宏觀近年來積極擴展市場版圖,在寬頻射頻產品、光通訊技術及高毛利系統單晶片領域建立穩固基礎。受惠於國際品牌客戶滲透率提升,公司營收與獲利穩步成長,並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展望未來,宏觀將進一步強化技術優勢,拓展新興市場,推動營運持續增長。
台股新聞
高技在去年 12 月營收達到 3.57 億元,月增 16.93%,年增 17.57%,Q4 營收創單季新高,全年累計營收為 41.77 億元,年減 3.97%。高技前三季營收結構中,網通產品占比 40%,電工占 30%,車用占 27%,半導體及其他占 3%。
台股新聞
隨著 AI 伺服器需求的迅速增加,液冷散熱技術逐漸成為主流,尤其在伺服器機櫃中,水冷散熱系統的應用正加速普及。這一新興需求為奇鋐(3017)和雙鴻(3324)等公司帶來了新的業務成長機會,並預期在 2025 年,兩家公司將因水冷機櫃的高價產品而迎來營收與獲利的雙重成長。
台股新聞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全球各行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正在加速,尤其在媒體與電信產業中,AI 技術的應用創造了極高的價值。根據 IDC 的報告,這兩大產業在 AI 投資上的回報率領先於其他領域,成為 AI 時代的最大受益者。然而,隨著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資訊安全和資料保存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企業對於穩定高效的邊緣運算解決方案需求強烈。
台股新聞
宏觀微電子專注於射頻積體電路(RF IC)的設計、製造與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寬頻射頻領域,包括電視、機上盒(STB)及衛星產品線。宏觀積極拓展光纖通信市場,推出多款產品以滿足不同應用需求。其中,RT18X 系列晶片專為高速數據終端應用設計,符合 HDMI 2.0/2.1、Display Port 1.4、USB3.2 等主流傳輸標準,支持長距離高速無干擾數據通信與超高清影像傳輸。
台股新聞
宏觀在光通訊領域正展現出驚人的成長潛力,其產品已成功打入中國三大運營商和主要資料中心,實現倍數增長並創造實質營收。宏觀的 XG PON(10G 級光纖接入網)產品已經開始批量出貨,並逐步取代歐美競爭方案的市場份額。中國三大運營商正全力推進從 2.5G 到 10G、25G/50G 的光纖到戶(FTTH)升級標準,為宏觀帶來巨大市場需求。
台股新聞
中美晶投資台特化:布局半導體特氣的成功案例台特化(4772)原為太陽能產業的參與者,但隨著市場需求疲軟和價格下跌,其前身科冠能源面臨財務危機。2010 年,公司在台大化工系教授藍崇文的建議下,決定進軍半導體產業所需的化學氣體領域,最終在 2013 年分家成立台特化。
台股新聞
隨著輝達在 2025 CES Keynote 正式揭曉全新 Blackwell 架構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卡,市場對高效能電腦硬體的需求再度被引爆。本次發布的 RTX 50 系列顯卡包含 GeForce RTX 5090、GeForce RTX 5080、GeForce RTX 5070 Ti 與 GeForce RTX 5070 等,採用全新技術,效能較前代 RTX 4090 翻倍,並具備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全面提升消費者購買意願。
台股新聞
射頻晶片廠宏觀 (6568-TW) 以其寬頻射頻晶片的既有基礎,成功提升全球市占率,目前在 TV、STB(機上盒)與 SAT(家用衛星收視)產品線的出貨量穩居全球第二,市占率超過 35%。展望未來,公司計劃進一步開拓巴西與印度等新興市場,期望藉此擴大市場版圖。
台股新聞
宏捷科 10、11 月受到需求疲弱影響, 2024Q4 營收季減超過 3 成,不過股價也在 11 月初就提前反應過了,隨著 12 月營收月增 1.5% 反彈,股價近期也開始築底回穩。法人表示:宏捷科受到中國手機品牌新機密集推出以及 WiFi 規格升級需求帶動,後續營收表現將逐步改善,預期 2025 年第一季營收有望超越今年第四季,進一步確認營運復甦的趨勢。
台股新聞
光通訊大廠華星光 (4979-TW) 在 2025 年將迎來營運的重要成長轉折點,憑藉持續擴展的產品線與代工客戶群,以及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市場滲透率的提升,展現強勁成長潛力。2024 年下半年,華星光成功打入新的 CSP 終端客戶,日前公司於法說會上表示:2025 年的 CSP 客戶數量將從原本的 1 家提升至 2 至 3 家,並且既有客戶的需求量也將大幅增加。
專家觀點
工業電腦廠立端 (6245-TW) 在 AI 邊緣運算領域展現了卓越實力,與全球領先的 AI 技術公司輝達(NVIDIA)攜手合作,成為高純度的機器人概念股。立端不僅在技術開發上領先市場,還成功將機器人技術導入實際工廠運作與業務銷售中,為企業營運效率帶來突破性提升。
專家觀點
宇隆 (2233-TW) 因 AI 應用熱潮和車用市場穩定增長而股價大幅上揚,近半年漲幅超過 85%,帶動大股東程泰 (1583-TW) 與母公司伸興(1558-TW))的金融資產評價利益顯著提升。法人指出,程泰目前持有宇隆超過 6,000 張股票,持股成本約每股 100 元,僅第 4 季即可望挹注程泰每股獲利(EPS)超過 9 元,全年獲利將輕鬆超越一個資本額。
台股新聞
PC 市場因 Windows 11 換機需求回溫,加上 Wi-Fi 7 技術的逐步進步,瑞昱 (2379-TW) 在 2025 年的營運可望呈現穩健成長。法人預估,2025 年瑞昱獲利年增率可達 25%,主要受惠於 Wi-Fi 7 多項設計定案開出的推升效益。
台股新聞
金像電成立於 1981 年,是台灣最大的網通印刷電路板 (PCB) 製造商,以其高階線路板、厚銅板及背板 HDI 為主要產品,應用於伺服器 (69%)、網通設備(15%)、筆記型電腦(10%) 及其他領域(6%)。隨著 AI 技術帶動伺服器與網通設備需求上升,金像電的市場地位與前景備受法人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