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美股雷達
美國兩家區域銀行爆出壞帳問題而重挫、激起避險需求之後,日元兌美元周五 (17 日) 盤中一度升破 150,從八個月低點反彈。日元是周五 G10 貨幣中表現最佳者,最高報 150.10,是至少 10 月 6 日以來最強。和日元一樣被視為避險去處的瑞士法郎也升值,美元和美債殖利率則遭區域銀行賣壓拖累而走低。
黃金
黃金周四 (16 日) 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創新高,飆破每盎司 4300 美元,投資人因美中貿易摩擦和美國政府關門而瘋狂避險,降息押注更加速了黃金的上漲動能。黃金現貨價上漲 2.6%,報每盎司 4316.99 美元,盤中曾升至 4318.75 美元,創歷史高點。
國際政經
本周四(16 日)早間,現貨黃金價格突破 4,220 美元 / 盎司,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瑞銀亞太區投資咨詢、分銷和研究主管(Wayne Gordon)表示,推動當今「黃金狂熱」的力量具明顯性、結構性,短期內金價漲勢還會繼續。年初至今,現貨黃金價格已經累計上漲超過 57%,甚至超過了不少華爾街投行明年目標價,漲勢之強,令人咋舌。
銀行
富達國際今 (16) 日於一場線上媒體分享會指出,日本經濟正經歷一場深層的結構性轉變,擺脫了數十年通縮的困境,轉向溫和通膨,這不僅為經濟更帶來活力,更成為推動日本股市中長期表現的關鍵力量,其中以金融、營建、工業及公用事業四大價值類股的表現讓人驚艷。
國際政經
近來金價屢創新高,從各國央行買盤、ETF 資金流入、美國降息預期,到地緣政治動盪等,許多因素都為黃金漲勢提供助力,如今有專家指出最新一股動能出現:美國散戶重新進場。美國投資人重新入場美國黃金交易商 American Gold Exchange 總裁 Dana Samuelson 表示,這波黃金漲勢始於 2024 年 3 月,這段期間,美國投資人多數「淨賣出黃金與白銀,並隨著價格上升,從中套現獲利」。
黃金
在今年貴金屬市場中,除了黃金,還有一個更耀眼的存在——白銀。現貨白銀周二(14 日)突破 53 美元 / 盎司,再創歷史新高。2025 年初至今,白銀已經累計飆漲 84%,漲幅遠超黃金的 56% 同期漲幅。然而,高盛分析師在近日報告中提醒投資者,要對白銀價格的上漲保持謹慎。
國際政經
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各國央行正積極調整資產配置,黃金持有量首次超越 美國國債,凸顯美債的風險上升。從美國利用黃金穩定國債市值,到中國系統性推動黃金與人民幣國際化,全球金融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投資者與國家都在尋求新的避險與盈利策略。統計顯示,今年 9 月,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占比首次超過美國國債,為 1996 年以來首見。
外匯
據外匯市場觀察,日元近期持續走弱,週四(9 日)日元兌美元匯率在 153 日元附近震盪,創下近八個月以來的新低。與歐洲因內政混亂下跌的歐元(下跌 1.6%)以及因央行降息被拋售的紐西蘭元(下跌 1.5%)相比,日元的走弱幅度更大。根據《日經》報導,瑞士金融巨頭瑞銀(UBS)指出,本週日元可能成為 2024 年 9 月以來最弱的一周。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今 (7) 日公布 9 月底台灣外匯存底金額正式突破 6000 億美元大關,再創新高,外界關注,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深水區,我國外匯存底部位龐大是否會成為談判籌碼?央行官員回應,匯率議題是由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直接溝通,並未參與經貿小組談判,兩件事完全獨立。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今 (7) 日公布 2025 年 9 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 6029.43 億美元,再創新高,較上月底增加 55.13 億美元,也是首度突破 6000 億美元大關。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說明,9 月外匯存底變動主要因素有三。蔡炯民指出,三個原因包括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以及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
大陸政經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的數據顯示,中國 9 月末黃金儲備報 7,406 萬盎司(約 2,303.523 噸),較前月增加 4 萬盎司(約 1.24 噸),為連續第 11 個月增持黃金。據《財聯社》周二(7 日)報導,中國 8 月末黃金儲備報 7,402 萬盎司。
國際政經
隨著高市早苗即將成為日本首相,並推行擴張性經濟政策,日本央行本月暫停升息的可能性增加,但若日元受到衝擊,這一暫停可能不會持久。根據《路透》報導,高市早苗在週六(4 日)贏得執政黨黨首選舉後,有望於下週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領導人,她在競選中脫穎而出,是唯一支持大規模支出與寬鬆貨幣政策的候選人。
黃金
高盛研究 (Goldman Sachs Research) 分析師 Lina Thomas 表示,到 2026 年中期,金價將進一步上漲 6%,因為來自關鍵買家群體的新需求,將推動黃金價格創下新高。Thomas 領導的研究團隊預計,到 2026 年中期,金價將上漲至每盎司 4,000 美元,此一新預測的主要驅動力來自「各國央行的強勁結構性需求,以及美國聯準會 (Fed) 的寬鬆政策」,後者將支撐黃金 ETF 的需求。
台灣房市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9 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 6.9%,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27.6%。中信房屋張世宗今 (30) 日指出,房市築底 還需持續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變化。進一步觀察全台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9 月成交狀況,台北市月減 9.2%、年減 6.3%;新北市月減 7.5%、年減 25%;桃園市月減 3.6%、年減 29.8%;台中市月增 9.5%、年減 27.8%;台南市月減 8%、年減 29.6%;高雄市月減 7.8%、年減 35.2%。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26) 日公布 6 月底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第二季國銀對美曝險增加 148.04 億美元,美國連續 40 季蟬聯國銀海外最大曝險國,而對中國曝險則呈現下滑,平均每季減少約 8 億美元。央行說明,截至第二季國銀對美、中曝險差距已連續 9 季超過千億美元,第二季擴大到 1464 億美元,再創新高,此主要是與美國經濟強勁成長,而中國經濟放緩有關,統計對中國曝險平均每季約減少 8 億美元。
黃金
本周國際金價繼續上漲,已經突破每盎司 3,800 美元大關,強勁需求,持續的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了這個避險資產的吸引力。美國財經媒體《Benzinga》周三(24 日)報導,儘管金價不斷刷新歷史紀錄,但一項針對機構投資者的調查表明,黃金投機熱潮尚未形成,這意味著金價還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黃金
黃金價格周二 (23 日) 創下歷史新高,盤中交易一度突破每金衡盎司 3800 美元,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測這波漲勢尚未結束。據《Yahoo 財經》報導,黃金期貨周二價格上漲 0.8%,交易價格接近 3805 美元,而現貨金條的交易價格則約為 3777 美元。
黃金
MarketWatch 報導,黃金周一 (22 日) 創新高,是今年來第 36 度締造歷史,看起來似乎有泡沫的跡象,然而,並非所有分析師都認為這波漲勢已經過了頭。黃金從 2023 年年中以一路上漲,並持續創下歷史高點。Winhall Risk Analytics/OptionMetrics 撰稿人 Brett Friedman 在近期報告中寫道,許多人視黃金為「完美時機的完美投資」,能從對通膨、貨幣貶值、債務、地緣政治衝突與社會經濟焦慮的恐懼中受益。
幣圈
黃金和加密貨幣在短期內走勢迥異,但德意志銀行認為,兩者未來幾年有望並肩發展。「到 2030 年,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可能同時出現黃金和比特幣的身影。」德銀分析師 Marion Laboure 與 Camilla Siazon 在最新報告中寫道。這一樂觀判斷,出現在比特幣周一(22 日)跌破 11.3 萬美元之後,黃金當天則創下每盎司 3,703 美元歷史新高。
黃金
黃金周一 (22 日) 創新高,投資人期待聯準會 (Fed) 啟動鴿派降息路徑,聚焦本周多位 Fed 官員的演說,以及關鍵的通膨報告。黃金現貨價上漲 1.7%,報每盎司 3747.08 美元。12 月交割黃金期貨上漲 1.9%,報每盎司 3775.10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