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投顧
專家觀點
鈊象 (3293-TW) 於 5 月 9 日正式宣布取得英國線上博弈執照,等於敲開了歐洲最大博弈市場的大門。英國市場的法規門檻高、監管嚴格,被視為全球最難取得的博弈執照之一,此次提前通過,不僅顯示鈊象在產品技術、資安合規與經營體質上的完整性,也有助於後續打開加拿大、澳洲等英語系國家的申請門路。
美中在日內瓦協商,同意互降關稅,美對陸降為 30%,陸對美降為 10%,並且爭取額外 3 個月,來解決紛歧,這確實是重大進展,短線是個利多。你說川普真跪了嗎,目前美國對其他國家,對等關稅是暫緩實施,但就算對陸關稅下降,也仍是有 30%。所以美國對中國,條件還是比較嚴苛。
專家觀點
自 4/9 台股從低點 17306 點強勢反彈,至今指數已飆漲逼近 4000 點,本周指數站回月線、月線上彎助漲,多頭氣勢如虹。然而,這波上漲行情,卻讓大多數散戶選擇袖手旁觀,遲遲不敢進場。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散戶裹足不前?散戶觀望的三大原因:晶片關稅、季線反壓與心理障礙1. 川普晶片關稅的未爆彈川普即將揭曉的對等關稅,特別是對半導體的晶片關稅,讓不少散戶心生警惕。
專家觀點
週五美股四大指數收盤有紅有黑走勢沒有一致,台指期夜盤也小跌 51 點,主要還是受到美國總統言論影響,上週五晚上在自家社群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對中國關稅定在 80% 似乎很合理,不要忘了當天早上還傳出消息是 50%,但不論如
專家觀點
【台股上週表現】上週台股最終是上漲 127 點作收,不過主要是週五的大漲帶動,在週四晚上美國與英國達成關稅談判,美國進口英國的關稅從平均的 5.1% 降到 1.8%,而英出口美國仍維持 10% 的基礎關稅,不過整體漲幅不大,主要還是技術面高檔後再大幅推高空間有限,櫃買指數則是終結連續反彈,而雖台幣升值的態勢開始緩解,不過外資仍是連續三週買超、且買超金額持續擴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指數幾乎回補 4/7 的對等關稅空方缺口,投信終結了連續的買超在上市櫃都轉為賣超,反而是自營商大幅度賣超,而從賣超的金額來看,台積電 (2330-TW) 賣超超過百億最多,其次鴻海 (2317-TW) 的 14 億、中信金 (2891-TW) 的 2.54 億,以本週的行情來看,應不是權證避險的賣超,為券商自營部主動買超搶反彈後的調節出場。
專家觀點
4/7-4/9 的崩跌,反映對等關稅利空,4/9 之後的反彈,則是在反映,關稅利空不會再惡化。但我認為經過 3600 點的反彈,還有美日股接近年線,未來盤勢將會反映,關稅造成經濟基本面實質的影響,如果此影響是負面,那就得格外小心。以型態而言,盤勢驚驚漲或震盪,10 日線和月線,會往上碰季和年線,均線會在下彎年線下,開始呈現糾結。
專家觀點
美中首輪談判預計不會有太多實質成果,然而雙邊經濟高度互賴:美國仰賴中國提供低成本商品與稀土資源,中國則需依賴美國龐大的消費市場。2024 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 2,950 億美元,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在短期內不可能由其他國家或美國本土製造全面取代。
專家觀點
昨天的美股充滿好消息,我大致整理出來包括以下幾點︰(1) 美英達成協議,英國降美國關稅,美國則維持原本 10%;(2) 美國財政部長及貿易代表,本週日將於日內瓦和中國代表協商;(3) 川普出來喊話,基於貿易談判很快有進展,加上要進行國內稅改 (應該是要減稅),叫大家趕快去買股票,這無疑是炒股天才川普又一次操作,有利股市多頭。
專家觀點
倒數計時!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於 5/20 登場,今年以「AI Next」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AI PC、邊緣運算、雲端高效能運算 (HPC)、5G/6G 通訊及先進製造技術。從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重量級演講,到台廠展示的液冷散熱、光電共封裝(CPO)、AI PC 與人形機器人,COMPUTEX 2025 不僅是科技創新的大秀場,更是點燃台股 AI 概念股的助燃器!本屆 COMPUTEX 亮點包括:輝達領軍 AI 革命:執行長黃仁勳將於 5 月 19 日發表主題演講,預計揭露 Blackwell 架構新進展、GeForce RTX GPU 及 AI 工廠藍圖,帶動供應鏈熱度。
專家觀點
晟銘電 (3013-TW) 今年正式進入 AI 資料中心水冷機櫃的大量出貨期,全年出貨目標預估可達到 3,800 櫃。雖然上半年遇到散熱器供應商的潔淨度問題,導致部分交期延遲,但隨著問題解決、第二供應商加入,下半年將明顯加速出貨。整體來看,今年的出貨節奏將由上半年占 37%,下半年拉高到 63%,展現強勁的成長力道。
專家觀點
4/2 川普對全球發起大規模「對等關稅」後,近期市場傳出,可能還將公布半導體關稅與藥品關稅,其中半導體關稅對台灣影響最為顯著,外傳課徵幅度可能落在 20% 至 100%。原則上,不課徵當然對台灣產業最為有利;但如果真的要課,我反而認為——乾脆一次課到最高,對股市可能是最好的!為什麼?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讓川普 20%、30%、50% 地逐步加碼,不如一次性課到最高,讓美國市場立刻、深刻感受到高關稅帶來的衝擊,迫使美國內部強烈反彈、抗議川普政策,推動川普民調進一步下滑,進而讓美國政府更快放寬關稅限制。
專家觀點
美國與中國近期展開新一輪的關稅談判,由中方何立峰與美方貝森特於瑞士進行此次談判,這被市場認為是一種積極訊號,包括可能下調部分科技與製造業產品的進口關稅、焦點集中在科技類股,由於台灣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樞紐,中美若降低科技產品關稅,將有助於台灣出口與 OEM 業者,尤其是台積電 (2330-TW)、聯發科(2454-TW)、日月光(3711-TW) 等公司都能受惠,但也因為川普不照牌理出牌的次數實在太多,沒有一個確定答案前,話都不能說得太死,我們還是持續關注。
專家觀點
台股無量上漲:散戶退場,大戶接手台股在面對「川普關稅」與「台幣急升」雙重利空下,走出讓散戶意想不到的強勢反彈。觀察台股從 4/9 本波低點 17306 起漲,指數大漲超過 3000 點,但本波融資從 4/9 低點 2237 億,到昨日的 2094 億。
專家觀點
緯穎 (6669-TW) 一直是 AI 伺服器代工市場的重要玩家,去年到現在營收成長讓市場驚艷,光是三月單月營收就大增 226%,達到 866 億元,超越預期七成。背後主因是一般伺服器與 AI 專用伺服器出貨同時熱賣,加上客戶為了避開美墨關稅不確定性提前拉貨,加速了成長。
專家觀點
台股當前的劇本,若是真的要走主跌,能讓最多人上車的,就是來個假突破,站上年線之後,把做空的人再清洗完,漲到大家失去戒心,然後再開始下去。這是市場心理學,是我的沙盤推演,實際情況仍需邊走邊看。若只是像 2020 年,快速跌完後,又像沒事的漲上去,多頭趨勢最基本的,就是年線上持續創高,若後面能突破年線,而且站穩的時間夠長,行情又能延伸出去,那就能安心許多了。
專家觀點
今年 4 月川普關稅之亂,全球經歷大修正,美股明星股跌聲不斷,但波克夏 (BRKB-US) 卻逆勢創歷史新高,這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情況。回顧 2000 年網路泡沫、2008 年金融海嘯,巴菲特總是在狂熱中被「笑」,卻在殺盤後被「敬」。如今,他手握創紀錄的 3340 億美元現金(約新台幣 10 兆元),而且已經準備出手!巴菲特在這次的股東大會已點名:「電力與能源基礎建設是未來 5 年最大機會。
專家觀點
先給結論】一個利空一個利多,本週加權指數預計會在月線和季線之間來回震盪,台積電、鴻海、廣達、聯發科勿過度追價,中小型股良性輪動可以往 BBU、CPO、機器人布局,但記得操作口訣【膽大心細買黑不買紅】,要選今年獲利前幾名且大戶有在顧的會相對比
專家觀點
【台股回顧與本週觀察重點】上週台股是連漲四天,其中的關鍵在於 5/1 台股勞動節休市期間,雖美國的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但因傳出美中開始電話溝通關稅問題,因此行情轉趨熱絡,上市櫃指數都是延續連漲,而本週反而是以上市指數漲幅更大,已經開始回補 4/7 當時所形成的川普對等關稅空方缺口。
專家觀點
新台幣短短一個月內,從 33.2 強勢升值至 31.06 元,特別是上週五(5/2),升值幅度進一步擴大,令眾多台灣投資人與出口商措手不及,紛紛拋售美元、換回新台幣,加劇匯價波動。當日新台幣一度從 32.1 元升至 30.77 元,單日升值超過 1 元,創下近 20 年罕見紀錄。
專家觀點
【美中關稅和談露曙光】再勞動節休市期間,美股出現了重大轉折,雖公布了第一季 GDP 季增年率 - 0.3% 是自 2022 年以來首度見到負增長,而小非農 ADP 就業數據也不如預期,但卻從一度大跌轉為上漲,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媒體傳出美國已經主動聯繫中國談判關稅問題,加上企業財報如微軟 (MSFT-US)、Meta(META-US) 展望都還屬樂觀,也帶動台股今日盤中再度大漲,而隨著台積電 (2330-TW) 已經封閉了 4/7 對等關稅的空方缺口,若後續中美關稅談判能有進一步進展,台股全數回補 21235 的缺口就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