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
美國區域銀行本周因詐貸疑雲出現壞帳、引發銀行股暴跌之際,投資人避險資金帶動美債新一波漲勢,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連續四個交易日盤中跌破 4%。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周五 (17 日) 盤中一度跌到 3.93%,為六個月低點,隨後因小幅拋售壓力而回升至略高於 4%(債券殖利率與價格走勢相反)。
國際政經
國際金價今 (17) 日持續走高,現貨黃金(XAUUSDOZ) 在亞洲早盤交易時段漲高至每盎司 4380.99 美元,連 5 個交易日再創歷史新高,續朝 4400 美元大關邁進,專家最新認為,無論未來金市面臨的是通膨衝擊還是通縮危機,黃金的需求都可能持續高漲。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15)野村腳勤觀點:稀土議題升溫,供應鏈具韌性過去一週,美中貿易緊張再度升溫,稀土議題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誠然,稀土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從半導體上游材料到晶圓製造,供應鏈多個環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國際政經
自上週五 (10 日) 以來,美國利率市場的基準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一直徘徊在 4% 左右,此水平被市場視為一條「紅線」。週四 (16 日) 下午,該殖利率最終跌破這一門檻,收於 3.976%,達到 2025 年的最低水準,也是自 2024 年以來的最低收盤價位。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公債殖利率周三 (15 日) 持續下滑,因市場預期聯準會 (Fed) 將持續降息,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引發投資人轉向避險資產。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2 個基點至 4.01%,若進一步跌破 4%,將創下自 4 月初以來新低;2 年期公債殖利率微降 1 個基點至 3.47%,逼近 2022 年以來最低水準。
台股
中國擴大對稀土等關鍵技術的出口管制,立即引發美國強力反制,宣布將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徵 100% 報復性關稅,使美中貿易衝突在原定 11 月談判前夕迅速升溫,震盪全球市場,台股今 (13) 日早盤亦下殺 800 餘點,後因川普釋出善意跌幅收至 378 點。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8)野村腳勤觀點:美國 AI 國家隊成形?台灣供應鏈持續受惠黃仁勳曾說:「除了輝達,其他 AI 晶片就算免費也不值得使用」(意指效率遠不及輝達)。但如今 OpenAI 宣布以入股方式投資 AMD,更加證明了 AI 的藍海有多大,不只是訓練晶片,還有更廣泛、需求量更大的推理晶片市場,商機不會只被輝達一家獨佔。
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各國央行正積極調整資產配置,黃金持有量首次超越 美國國債,凸顯美債的風險上升。從美國利用黃金穩定國債市值,到中國系統性推動黃金與人民幣國際化,全球金融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投資者與國家都在尋求新的避險與盈利策略。統計顯示,今年 9 月,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占比首次超過美國國債,為 1996 年以來首見。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週五(10 日)晚間宣布,計畫對中國實施新的 100% 關稅。《巴隆周刊》指出,接下來談判的進展將決定美國國債和股票市場是否會重演四月的劇烈波動。川普在週五中午透過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暗示,可能對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作出回應,並徵收新關稅。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 近日再度警告,美國政府債務的快速膨脹,加上內外衝突日益升溫,正在使世界陷入與「二戰前夕極為相似」的局勢,對現有的國際秩序構成嚴峻挑戰。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截至 2025 年 10 月,美國國債規模已超過 37.86 兆美元。
全球央行黄金儲備 29 年來首超美債 國際儲備格局迎歷史性轉折曾幾何時,「金本位制」的退場讓美元憑藉美債躍居全球儲備核心,但如今這一格局正迎來關鍵轉折,因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全球央行 (不含 Fed) 持有的黃金儲備佔比,自 1996 年以來首次超越美債,為 29 年來首見。
債券
#Marketwatch》報導,美國政府正採取行動限制美債殖利率上升。分析指出,財政部與聯準會 (Fed) 聯手操作,實質上已形成「精簡版」殖利率曲線控制,以確保龐大財政赤字籌資順利進行。根據 GlobalData TS Lombard 經濟學家 Steven Blitz 分析,財政部透過發行短債支應政府開支,同時聯準會暗示 2025 年將進一步降息,兩者的配合有效穩定公債市場,讓政府能順利融通 2025 會計年度約 1.8 兆美元的預算赤字。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周三 (8 日) 的最新估算顯示,儘管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了強勁收入,2025 財年美國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仍高達 1.8 兆美元。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財年中,這一財政缺口與 2024 財年相比,僅微幅減少了 80 億美元,變化甚微。
在利率轉折與資金重新流動的時刻,華爾街正押注「大再加槓桿」(Great Releveraging)時代即將展開。美銀證券最新報告指出,隨著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龐大的家庭資產與現金存量有望重新投入市場,推動小型股、長期公債與黃金等高風險資產迎來新一波漲勢。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三 (8 日) 報導,英國央行 (BoE) 警告,若投資人對人工智慧 (AI) 的成長前景或美國聯準會 (Fed) 的獨立性信心動搖,全球金融市場恐出現「劇烈修正」,美股估值已逼近網路泡沫時期的水準,公債市場也高度敏感。央行形容這是迄今最嚴厲的警告,顯示 AI 與 Fed 疑慮對全球金融穩定的威脅已相當突出。
基金
聯準會開啟降息循環,債券投資前景看好,今年以來表現出色的新興市場債券有望更上一層樓?對此,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經理人胡璋健 (Leo Hu) 表示,新興債市在「資金從 DM(成熟市場) 轉向 EM(新興市場)」、「追求收益」以及「信評提升」的三大趨勢支持下,前景持續看好。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1)野村腳勤觀點:一台 Rubin 伺服器撐台灣輝達新一代 Rubin 系列 AI 晶片預計於今年 10 月進行試產,並於 2026 年第二季正式量產。相較現行的 Blackwell 系列,Rubin 在效能與功耗方面皆有顯著提升,其中功耗由 1800W 提升至 2300-2500W 最為明顯,意味著整體功率損失也額外增加近 40%,對資料中心的電力供應與散熱設計提出更高挑戰。
債券
《Marketwatch》報導,法國總理勒克努 (Sebastien Lecornu) 上任不滿 1 個月請辭,成為法國第 5 共和任期最短的總理,全球債市出現連鎖反應,美債殖利率同步走高。勒克努上任未滿一個月便宣布辭職,他在演說中表示願意妥協,但國內政黨缺乏合作意願,投資人憂心法國政治動盪恐阻礙預算通過,並加劇對歐美財政穩定的疑慮。
美股雷達
《彭博》周一 (6 日) 報導,美國政府關門持續,導致官方經濟數據發布中斷,使得債券交易員失去重要依據,美國公債市場的隱含波動性因而滑落至近四年新低。ICE 美銀 MOVE 指數反映未來一個月美債市場隱含波動情況,上周五跌至 2021 年 12 月以來最低水準。
美股雷達
美銀首席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表示,公司團隊持續看跌美債殖利率,並已布局零息債券,理由是聯準會降息前景與美國財政部龐大融資需求將壓低殖利率。不過,他也指出,油市、房市建商與化工產業已出現經濟壓力訊號。在股市方面,Hartnett 領導的團隊看好資源股與英股,並以「槓鈴策略」同時配置 AI 泡沫受惠股與低估值景氣循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