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台股新聞
美中談判釋出關稅利多,台股卻爆出近 4000 億大量、開高走低,形成典型的軋空結束訊號,利多為何反而成了賣出時點?一定要收看智霖老師今天的直播!〈關稅談判不是終點,利多未必等於轉多〉美中雙方達成關稅和解協議,看似為全球資本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台股今日卻在利多消息落地後,出現開高走低、爆量黑 K 的現象,台股早盤大漲超過 340 點,盤中最高來到 21626 點,順利回補 4 月初的清明缺口,但隨即漲幅收斂,終場收在 21330 點,成交量放大到近 4000 億元。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3) 日宣布,加入全球專利授權平台與非營利組織 LOT Network(License on Transfer, LOT),展現積極防範專利主張實體 (Patent Assertion Entities, PAEs) 訴訟風險的決心。
台股新聞
美中共同宣布暫緩報復關稅,台股今 (13) 日早盤一度大漲近 500 點,不但回補 了 4 月初的川普缺口,也回補了 3/28 的跳空缺口,並站上季線,但最後一盤下跌,季線失守,終場漲 200.6 點或 0.95%,收 21330.14 點,成交金額 3329 億元。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2) 日終場收 21129.54 點,上漲 214.5 點,漲幅 1%,回補了 4/2 川普「解放日」缺口,成交量 2791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69.7 億元,其中外資買超 166.18 億元,呈連七買,主要買超華邦電 2.5 萬張、中信金 1.7 萬張。
台股新聞
由貿協主辦的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 論壇於 5 月 21 日在南港展覽館 2 館登場,今年以「AI in Action」為主題,邀全球科技領袖與專家演說,聚焦「AI 機器人與邊緣運算應用」、「生成式 AI 再進化」與「AI 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三大關鍵領域,也協助產業明瞭 AI 產業的供應鏈新知。
台股新聞
美中貿易談判傳進度順利,台股今 (12) 日開高走高,以 20996.95 點開出後,隨即在台積電、鴻海等權值股挺身點火下,越過 21000 點走強,且市場傳出黃仁勳於今日抵台,激勵輝達概念股,如機器人、AI、矽光子類股走強,最高漲逾 250 點。
專家觀點
自 4/9 台股從低點 17306 點強勢反彈,至今指數已飆漲逼近 4000 點,本周指數站回月線、月線上彎助漲,多頭氣勢如虹。然而,這波上漲行情,卻讓大多數散戶選擇袖手旁觀,遲遲不敢進場。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散戶裹足不前?散戶觀望的三大原因:晶片關稅、季線反壓與心理障礙1. 川普晶片關稅的未爆彈川普即將揭曉的對等關稅,特別是對半導體的晶片關稅,讓不少散戶心生警惕。
台股新聞
國際間傳出中美關稅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俄烏兩國停火並將在 15 日進行談判、印巴宣布停戰,在不穩定因素暫時消停下,台股今 (12) 日在台積電、鴻海等權值股穩健走揚下,開高走高,早盤漲逾 200 點,站回 21000 點之上,也回補 4 月初清明連假、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的跳空缺口,今日估量則約 3100 億元。
台股盤勢
台股今 (8) 日盤中一度大漲逾百點,不過關稅政策尚未底定,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終場豬羊變色小跌 3.09 點,以 20543.4 點作收,成交量縮至 2481.92 億元。外資今天買超縮手到 14.84 億元,連 5 買,除偏愛金融股,也買超鴻海超過 5000 張;至於尾盤急殺翻黑的台積電,則遭外資賣超 3055 張。
台股新聞
HDI 大廠華通 (2313-TW) 今 (8)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均創歷史同期次高,稅後純益 13.13 億元,季減 20.76%,年增 32.28%,每股稅後純益達 1.1 元,華通近期營運,受惠於客戶積極拉貨,4 月營收達 65.01 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1-4 月累計營收 232.31 億也創同期歷史新高。
台股新聞
台股早盤開高後震盪拉回,觀望情緒未解,成交量續降至 2482 億元,買盤動能仍待觀察。面對美中談判與晶片政策不確定因素,智霖老師依循「精簡集中操作」原則,帶領會員聚焦三大主流族群進行穩健佈局。〈量縮盤操作難度升,集中策略不變〉台股受到美中即將展開貿易談判、美股晶片股反彈等利多激勵,一度攻高至 20747 點,尾盤因台積電(2330-TW)急殺翻黑,指數最終收跌 3 點至 20543 點,跌破五日線,成交金額僅 2482 億元,反映出市場追高意願偏低、整體氣氛觀望,賣壓水位與昨日相當,買盤則在聯準會會議後略有回穩,市場觀望的主要壓力來自半導體關稅細節尚未公布,導致法人買盤尚未全面啟動。
台股新聞
在美中關稅談判露出曙光、美國科技股公布利多財報的帶動下,台股早盤強勢開高,一度大漲超過 160 點、站上 20685 點,然而買盤未能延續,漲勢快速收斂,終場僅小漲 23 點,收在 20546 點,成交量萎縮至 2697 億元,反映市場觀望情緒升溫。
台股新聞
日本三菱汽車 (Mitsubishi Motors) 今 (7) 日發出新聞稿宣布,與鴻海 (2317-TW) 旗下鴻華先進 (2258-TW) 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鴻華先進將替三菱開發電動車,並由裕隆 (2201-TW) 在台灣進行生產,三菱新聞稿指出,該車款預定 2026 年下半年在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開始銷售,而該車款也已納入三菱去年所公布的澳洲 2030 年商品計畫,預期具備優異的電動駕駛性能與資訊娛樂功能,並被評估為非常適合紐澳地區市場需求。
專家觀點
台股無量上漲:散戶退場,大戶接手台股在面對「川普關稅」與「台幣急升」雙重利空下,走出讓散戶意想不到的強勢反彈。觀察台股從 4/9 本波低點 17306 起漲,指數大漲超過 3000 點,但本波融資從 4/9 低點 2237 億,到昨日的 2094 億。
台股新聞
〈台股量縮觀望中,三族群持續吸金〉台股今日量縮回到三千億元附近,小跌 10 點,收在 20522 點,顯示市場資金在美方半導體關稅調查結果出來前呈現觀望,加上 4 月營收陸續公布,使盤面進一步轉向防守型操作。台股今天開低走高,強漲的族群主要還是在老師談的三族群:AI 伺服器族群廣達(2382-TW)、緯穎(6669-TW)、緯創(3231-TW)今日同步走強,反映 AI 伺服器需求持續升級,從主機板到高速交換器的供應鏈出貨動能加速,隨著企業資本支出回溫,具備明確業績支撐;台積供應鏈的昇陽半導體(8028-TW)提前拉貨效應發酵,大漲近 6%,中砂(1560-TW)則攻上漲停板,產業面穩健有底氣的族群成資金避風港,而 4 月營收公告後有許多個股轉跌,要留意台股提前拉貨的利多是已經反應。
台股新聞
台股今 (6) 日在 AI 股撐盤下開低走高,盤中一度翻紅,但在半導體雙雄台積電、聯發科壓盤拖累,加權指數終場收黑,小跌 10.4 點收 20522.59 點,成交金額 3029 億元;櫃買指數則收紅,上漲 2.03 點或 0.9%,收 221.42 點。
台股新聞
〈台幣急升觸動市場神經,台股放量重挫〉台股今日成交量放大至 3870 億元,指數盤中一度重挫超過 460 點,終場收跌 254 點至 20532 點,雖然守住五日線,但明顯顯示出市場對匯率劇烈變動的敏感反應,新台幣升破 30 元整數關卡來到 2 字頭,創下 2023 年 2 月以來新高,短短兩日內升值逾 4%,成為壓垮大盤的核心因素。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5) 日公告 4 月營收 6413.66 億元,月增 16.16%、年增 25.5%;累計前 4 月營收 2.28 兆元,年增 24.58%,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公司也維持第二季營運季增、年增的展望。鴻海說明,4 月四大產品類別中,雲端網路、消費智能、元件及其他等產品類別與上月相比強勁成長,其中,AI 雲端產品拉貨動能持續強勁;電腦終端產品則約略持平。
台股營收
鴻海(2317-TW)今天公告2025年4月營收為新台幣6,413.66億元,年增率25.54%,月增率16.16%。 今年1-4月累計營收為2.28兆元,累計年增率24.58%。 最新價為142.5元,近5日股價上漲6.12%,相關其他電子上漲6.16%,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本周在外資、投信同步回補下,股價站回月線,周五更隨大盤強彈,上漲 6 元或 4.24%,收 147.5 元,市值回到 2 兆元大關,來到 2.05 兆元。鴻海的三大法人持股變化來看,外資周五大買 2.19 萬張、投信買超 3755 張、自營商賣超 86 張,三大法人單日合計買超 2.55 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