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
A股
隨著中國股市近幾週成交量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普遍擔心這波漲勢能否持續。然而,高盛最新報告指出,這波由「流動性」推動的股市行情尚未見頂,並維持對中國股市「超配」的觀點。高盛預測,未來 12 個月 MSCI 中國指數有望獲得 10% 的回報,而滬深 300 指數則有 12% 的漲幅空間,目標價位上調至 4,900 點。
台股新聞
一、MSCI 是什麼?明晟公司,舊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 全名是 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原稱做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是全球第一家指數公司,現已更名為明晟公司,和富時(FTSE Group)、標準普爾(S&P 500)同為知名的指數公司。
台股新聞
MSCI 調整權重加權指數收小紅,櫃買創新高,九月份主流股已浮現?!影片中分享給你知道(按讚訂閱打開小鈴鐺)再來看一下今天的台股!加權指數今日開低走高,終場上漲 27.72 點,收在 24305.10 點,成交量 5140.14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145.08 億元,投信賣超 26.25 億元,自營商買超 33.24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138.10 億元,其中自營商連續二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90.58 億元,而外資及投信皆由買轉賣。
A股
中國 A 股市場本月展現強大的吸引力,無論是海外避險基金或中國本土的公募基金,資金流入都釋放出正面訊號。高盛上周五 (22 日) 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過去一周,除中國以外的亞洲新興市場遭機構投資人賣出 48 億美元,除亞洲外的新興市場也被淨賣出,其中南非賣出金額達 2.7 億美元。
台股新聞
MSCI 今 (8) 日凌晨公布指數季度調整,台股在「MSCI 全球市場指數」權重維持 2.05%;在「MSCI 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 19.45% 下調至 19.40%,調降 0.05%;在「MSCI 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由 21.97% 下調至 21.89%,調降 0.08%。
台股盤勢
市場押注美國聯準會降息已近 90%,激勵美股四大指數昨 (4) 日全數收紅,同步帶動台股今 (5) 日回神反彈,早盤在電子權值股帶動下,以 23498.4 點開高,上漲 119.46 點,最高漲至 23646.09 點,大漲逾 200 點,收復 5 日線,預估成交量 3800 億元。
歐亞股
韓國股市努力爭取已開發市場的地位再度愈挫,MSCI 周二 (24 日) 發布的年度分類審查中,仍將韓國保留在「新興市場」類別中,理由是外匯改革有限,且投資工具的可及性依然受限。MSCI 在 6 月 24 日發表的最新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持續監測提升韓國股市可近性措施的實施情況及市場接受度」。
基金
中國大陸新創公司 DeepSeek 推出低成本 AI 人工智慧模型,引發市場對全球科技生態系統贏家將由誰當的關注。目前半導體股占 MSCI 世界資訊科技指數 1/3,富達國際對半導體長期看好,建議投資人可留意過去 2 年表現相對落後、但將預算導向 AI 基建發展的半導體股。
台股盤勢
台股今 (29) 日早盤大漲逾 200 點,最高漲至 21605.26 點,不過適逢端午連假前夕,日 K 線出現連 7 黑,連續多日開高走低,市場擔憂端午過後,重演清明變盤,加上 MSCI 季度調整生效,尾盤甩尾收黑,終場跌 10.42 點或 0.05%,以 21347.30 點作收,挑戰 5 日線及 10 日線失利,不過月線連兩黑後收紅,成交量放大至 4555.39 億元。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底確定重返白宮後,歐洲和亞洲投資者對非美國市場的全球股票基金投入了創紀錄的資金,短短五個月流入 25 億美元,且高度集中在過去三個月。晨星 (Morningstar) 數據顯示,從去年 12 月初至今年 4 月底,這類流入「非美全球股票基金 (world ex-US mutual and ETFs) 的資金高達 25 億美元,其中逾 21 億美元發生在過去 3 個月,不僅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更扭轉先前連續 3 年資金淨流出的趨勢。
基金
受到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近期國際金融資產表現持續震盪。MFS 全盛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難以預料,政策前景不明所引發的市場波動亦揮之不去,而全球股債多元配置將是駕馭波動的不變真理。當前可採取防禦性的投資策略,聚焦企業的基本面,並靈活善用市場修正造就的進場機會,長期擇優布局全球股市和非投資等級債市。
台股新聞
MSCI (明晟) 今 (14) 日公布最新半年度調整結果,台股在本次調整權重中,在「MSCI 全球市場指數」權重維持 1.74% 不變;在「MSCI 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 16.64% 下調至 16.56%,調降 0.08%;在「MSCI 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由 19.04% 下調至 18.99%,調降 0.05%。
台股新聞
美國關稅政策變數以及潛在貿易戰的陰霾,市場充斥不確定性,投資人正面對如何管控風險,同時爭取具吸引總回報的挑戰。富達國際指出,在此動盪時期,獲取長期投資回報和擁抱收益的 3 大關鍵在於:所投資標的是否持續配發股息、具韌性的獲利表現、和合理的評價。
大行報告
華爾街投行高盛 (GS-US) 與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近日同步發布研究報告,高調唱多中國股市,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高度關注。高盛預測,中國 AI 技術將成為未來十年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有望推動企業獲利持續增長,並吸引超 2000 億美元資金流入,大摩則上調恒生指數、MSCI 中國指數等多個中國股指,年內有望上漲高達 9%。
台股盤勢
輝達 (NVDA-US) 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不過權值股今 (27) 日表現弱勢,加上 MSCI 季度調整今天生效,盤中翻黑後一路下探,並在尾盤爆量下殺,終場跌 349.37 點或 1.49%,收在最低點 23053.18 點,失守季線,成交量放大至 5229.64 億元。
台股新聞
CCL 廠台光電 (2383-TW) 在去年第四季獲利大增至 26.4 億元挹注之下,全年稅後純益 95.78 億元,每股純益爲 27.8 元,美系外資調高台光電今明年獲利預估,每股盈餘分別由原先預估的 36.39 元及 46.26 元調高至 39.91 元及 48.68 元,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調高至 865 元。
專家觀點
【13F 報告外資機構持股全都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規定,管理超過 1 億美元的投資機構,如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貝萊德、索羅斯基金、橋水基金等,要在每季度結束 45 天內揭露所持有的股票部位。投資朋友可以從中了解美股大型機構法人的投資動態。
台股新聞
MSCI(明晟)12 日公布第 1 季指數調整,LED 廠錼創 (6854-TW) 入列為全球小型指數成分股,同時美系客戶將於明年第一季推出穿戴式顯示器及 AR 眼鏡產品,帶動錼創本周股價走強,14 日收 257 元,周漲幅 29.1%,周成交量 1029 張,其中外資呈連四買超,共買超 999 張。
台股盤勢
台股今天開低,早盤一度翻黑跌至 23206.45 點,台積電雖熄火,但其他電子權值股群起走揚,鋼鐵、塑化股報復性大反彈,類股漲幅分別高達 6.39% 和 5.14%,成為盤面亮點終場漲 109.66 點或 0.47%,以 23399.41 點作收,成交量 3774.93 億元。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震盪走低,終場下跌 94.3 點,收在 23289.75 點,成交量微增至 3699.5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26.33 億元,投信賣超 35.2 億元,自營商賣超 0.62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9.49 億元 ,其中,外資、投信皆由買轉賣,自營商則連賣三日美股在鮑爾對利率政策的謹慎言論影響下呈現漲跌互見,鮑爾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表示,聯準會無需急於放鬆貨幣政策,但市場對美國關稅政策與全球貿易戰可能升級的擔憂仍在,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上漲 0.28%,而那斯達克指數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則分別下跌 0.36% 和 0.05%,指標股方面,(AAPL-US)蘋果股價上漲 2.18%,(TSLA-US)特斯拉則大跌 6%,(INTC-US)英特爾表現亮眼,上漲 6%,鮑爾形容美國經濟整體強勁,勞動市場穩健,並指出通膨正在下降,但仍高於聯準會的 2% 目標水準,市場正密切關注本週三即將公布的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以進一步了解經濟前景,加權指數今日開高震盪走低,終場下跌 94.3 點,收在 23289.75 點,成交量微增至 3699.5 億,雖然今日台股呈現震盪回檔,不過上升趨勢未改變,(2330-TW)台積電、(2317-TW)鴻海及 (2454-TW) 聯發科等權值股表現疲弱,矽光子概念股出現回檔,不過,中小型股受到題材支撐而表現活躍,部分個股明顯上漲,機器人概念股表現強勁,包括 (4583-TW) 台灣精銳、(3019-TW)亞光、(2049-TW)上銀盤中均有不錯漲幅,市場對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採取的關稅行動,以及聯準會主席鮑爾無需急於調整利率的言論持觀望態度,本週市場焦點包括台積電美國董事會、美國 CPI 數據以及 MSCI 季度調整結果,MSCI 宣布季度調整,台股短線上進入區間震盪,台股基本面無虞,上市櫃 1 月營收達 3.74 兆元 創歷年同期新高,選股重於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