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專家觀點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爆雷,7 月新增就業僅 7.3 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 10.4 萬人,5 和 6 月就業人數甚至被大幅下修 26 萬人,創下疫情 3 年來最差紀錄。失業率升至 4.2%,勞動參與率降至 62.2%。但這也代表,9 月降息機率大增,FedWatch 最新預測,聯準會下次會議降息機率,大幅攀升至 89.1%。
專家觀點
美股非農就業數據疲軟、台灣被美國課徵 20% 關稅、高於日韓,更讓人揪心的是,還有一顆未爆彈:「232 條款」正悄悄醞釀... 現在市場一片恐慌氛圍,「台股要崩」、「AI 股沒救了」的消息滿天飛!你是否也被搞得心慌慌呢?看得人冷汗直流。今日江江要跟大家釋疑,跟大家說明台灣 20% 關稅到底影響多大,還有 AI 產業、以及台股接下來投資機會在哪裡。
美國對多國啟動對等關稅機制,其中對台灣課徵 20% 稅率,雖較 4 月初步擬定的 32% 有所調降,卻仍高於日本、韓國及歐盟的 15%,引發市場震盪,台股盤中一度重挫逾 300 點。不過,專家與法人多持審慎樂觀態度。前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資深顧問考伊指出,台灣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具獨特優勢,特別是在半導體等領域的關鍵地位不會因關稅短期調整而動搖。
專家觀點
等了好久的台灣關稅終於開獎:台灣輸美商品關稅定在 20%!因為比日、韓高,消息一出,今日台股拉接開出低盤,不少人已經立馬做出停損賣出動作。但江江之前就已預告,關稅根本不是什麼「毀滅性大利空」,反而可能成為 AI 主流股下一波大補漲的契機!南韓砸了 12 兆換 15% 關稅? 台灣關稅 20%,真的是「重傷」嗎?首先,不是只有台灣被課關稅,加拿大稅率高達 35%、瑞士更誇張,39%!相較之下,台灣 20% 其實還算「中間偏前段班」。
台股
8 月 5 至 6 日將於台北舉辦 2025 OCP APAC Summit,此次峰會將匯聚亞太地區的電信商、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半導體等產業進行深度交流。潤滑油品牌嘉實多 (BP-US) 今 (30) 日表示,展區將亮相多款技術亮點,呼應公司協助資料中心在 AI、高效能運算與永續發展的關鍵趨勢中實現低能耗、高效能運作。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30) 日召開法說會,副董暨執行長蔡力行指出,第三季受惠天璣 9500 系列量產,旗艦級產品將較上季成長,不過主流產品需求趨緩,以及智慧裝置平台、電源管理 IC 業績下滑,預計第三季營收將較上季下滑,若以美元計算,將季減 1-8%。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30) 日召開法說會,並公佈第二季財報,儘管有匯率不利因素影響,毛利率仍超越財測,達 49.1%,且業外仍有利益貢獻,單季稅後純益達 278.48 億元,季減 5%,年增 8.3%,每股稅後純益 17.5 元,累計上半年合計達 35.93 元。
台股新聞
台股今 (28) 日開高走低,開盤隨著台積電再度平歷史新高價,指數大漲 200 點,一度衝上 23564 點,創下 5 個月來新高,但由於關稅尚未拍板定案,獲利了結賣壓湧現,隨即拉回平盤附近震盪,預計今日成交量約 3200 億元,與上周五相當。
專家觀點
量縮震盪穩步盤堅、就是還會再上漲今日的量縮震盪,主要原因除了近關情怯的心理影響外,再者,由於美台對等關稅協商結果尚未出爐,因此,使得市場觀望氣氛轉趨濃厚;不過,隨著川普大降日本等 3 國對等關稅,台美關稅協議也可望傳出好消息,配合 AI 火線全開,科技巨頭 xAI、OpenAI 及 Meta 上演輝達晶片爭奪戰,持續帶動台灣相關 AI 股營運向上起飛,加上外資及自營商連九買,外資今日持續加碼買超 7361 億元,自營商持續加碼買超 10.87 億元,且投信法人轉賣為買、買超 20.98 億元,在「天時、地利、人和」萬事俱備下,你覺得後市還會不會漲?況且,大家不要忘記了!每當「季線」翻揚上來,季線又代表著生命線,代表中期的趨勢與方向,依過往經驗,每當「季線」翻揚上來後,通常都有 1~2 年的大行情;而這一次季線自 6/25 日開始翻揚上來,至今不過才 1 個月左右的時間,這麼難得的機會,你還要再錯過嗎?相信大家都是聰明人,應該不需要我再多說了吧!打入 AI 供應鏈就是〝強強強〞雖然許多的跌深股,不論是塑化、鋼鐵、散裝、軍工、或是電子等類股,都有輪動反彈的機會,短線上或可短多價差因應,不過,真正的趨勢大主軸仍是『AI』,這一點從川普全力衝刺「AI 行動計畫」、北美四大雲端業者持續上修資本支出、以及全球科技巨頭上演搶購 AI 晶片軍備競賽如火如荼展開,百萬顆 AI 晶片已不夠看,馬斯克表示 5 年內要部署 5 千萬張 GPU,這對台灣相關業者,可說是天大的利多。
台股盤勢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在 8 月 1 日正式上路,副總統蕭美琴今 (25) 日早上表示談判團隊還在 24 小時不間斷拚搏中,台股在平盤上下小幅震盪,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終場小跌 9.35 點,收在 23364.38 點,仍站穩五日線,周線則小跌 18 點,中止連 2 紅。
台灣政經
緊鄰高鐵新竹車站西側的「高速鐵路新竹車站特定區事業發展用地開發經營案」,今 (23) 日舉行第一階段開工動土典禮。交通部鐵道局局長楊正君表示,全案共分二階段進行開發,戮力於 2030 年達成全案完工及營運之目標。鐵道局表示,此開發案由鐵道局與宏匯竹高股份有限公司於 2023 年 1 月 17 日簽訂開發經營契約,為 70 年設定地上權案件。
專家觀點
融資大減 59 億籌碼更乾淨Bingo!昨日的下殺,一堆人裝鬼來嚇你,不過,台股因擁有權王「台積電」(2330-TW) 及強大的 AI 鏈基本面當靠山,加上台美本周新一輪貿易談判可望傳出好消息,配合內外資法人力挺偏多不變下,如所言:只要守穩月線及前低 22190 關卡支撐不破,逢低震盪偏多策略不變,今日就是立馬大漲回來,真的是太棒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專家觀點
近期觀察新台幣兌美元的走勢,可以發現其貶值幅度相對於日圓、韓圜等其他亞幣來得小,表現相對亮眼。這似乎暗示著在關稅議題底定後,熱錢不再需要透過新台幣升值來展現其影響力。然而,這種表象之下仍有幾個關鍵因素值得投資人留意。首先,台灣目前仍有鉅額的美元等待結匯。
專家觀點
不必怕!還會再上漲俗話說:「順勢操作有人賺,逆勢操作錢被賺」;雖然這一波指數已累積不少的漲幅之後,短線上難免或有震盪,不過,受惠於權王「台積電」及 AI 鏈的加持助攻,融資餘額仍位處在相對低檔上,從 17306 點至今,指數已大漲逾 6100 點了,但期間融資餘額卻僅小增 44 億元,籌碼面仍相對穩定健康,且同期間融券卻反而增加逾 18.2 萬張、增幅逾 159%,配合內外資法人力挺偏多不變及雙軋行情啟動下,很明顯可以看到在指數不斷走高中,部分持股不足、或偏空操作的法人、散戶,正面臨不輕的軋空、軋空手壓力,因此,若無意外!站穩 23K 後,仍將有續戰 24K、甚至 25K 的機會,選股才是重點,其中,AI 鏈仍是市場聚焦的主軸。
專家觀點
個股輪動精彩好戲持續進行中今日台北股市就是一如預期呈現「開高震盪走高」再創新高,且終場成交量持續擴增至 3807 億元,真的是太棒了!量增價漲穩中透堅,一切盡在不言中,相信大家都有目共賭!然而,隨著指數大漲逾 5800 點後,展望後市,又會如何作演變呢?很簡單:由於第一波報復性反彈的大行情,乃建立在跌深且負乖離過大的基礎上,因此,其反彈速度來的又急又快;不過,進入第二波震盪驚驚漲的行情,雖然這一波指數漲幅已大,不過,隨著利空反應越來越鈍化,加上台股站在有利的位置點上,融資餘額在低檔、籌碼面相對穩定健康,配合內外資法人力挺偏多不變下,基本上,只要守穩 10 日線、月線或前低 22190 關卡不破不破,多頭震盪驚驚漲的格局仍將持續,站穩 23000 關卡之後,續戰 24000 點關卡,只不過「個股盛況將勝於指數」,選股才是重點。
台股盤勢
由於美國對台關稅尚未公布,加上台積電即將在本周四召開法說會,市場觀望氣氛濃,台股今 (15) 日在平盤附近震盪,台塑四寶異軍突起,帶動大盤上漲約 60 點,成交值則預估明顯收斂至 2200 億元。權值股普遍平盤整理,台積電 (2330-TW)(TSM-US) 平盤整理,鴻海 (2317-TW)、聯發科 (2454-TW) 都小漲表態,其他電子權值股如台達電 (2308-TW)、廣達 (2382-TW)、聯電 (2303-TW)(UMC-US) 也都在平盤上表現。
專家觀點
震盪才是好機會今日的拉回,不意外!主要乃受到川普高關稅極限施壓的影響;雖然台美關稅談判傳出好消息,不過,由於川普 10 日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將對加拿大進口產品課徵 35% 關稅,11 日又公布對墨西哥與歐盟的稅率為 30%,多國關稅都高於市場預期,重燃投資人對貿易政策衝擊經濟的憂慮,因此,在最終稅率尚未底定之前,市場一顆「心」總是懸在那邊,跟著七上八下。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10) 日公布 6 月營收 564.34 億元,月增 24.91%,年增 30.96%,第二季營收 1503.69 億元,季減 1.92%,年增 18.15%,累計上半年營收 3036.81 億元,年增 16.47%;受惠客戶需求強勁,聯發科 6 月營收創下 2 年 8 個月來新高,也帶動第二季營收達標。
台股新聞
台股在國際三大利多支撐下強勢收高,成交量顯著放大,市場信心回溫,科技股與防禦族群雙雙發威,「矽光之拳」與「藏寶圖」族群表現亮眼,老師精準命中主流,面對總經雜音逐步浮現,該如何靈活調整策略、聚焦主線?讓智霖老師為你解析盤勢背後的真相,帶你穩中求勝。
台股營收
聯發科(2454-TW)今天公告2025年6月營收為新台幣564.34億元,年增率30.96%,月增率24.91%。 今年1-6月累計營收為3,036.81億元,累計年增率16.47%。 最新價為1400元,近5日股價上漲4.63%,相關半導體業上漲0.52%,股價漲幅表現優於產業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