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
特斯拉 (TSLA-US) 近日陷入多重困境,股價持續承壓。這場危機源自於政治博弈與經營困境的雙重夾擊,創辦人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公開爭執引發市場震盪,而公司疲軟的業績表現更讓投資人信心受挫。雙方隔空交火導致特斯拉股價周二 (1 日) 暴跌 5%,市值蒸發約 545 億美元。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之間的口水戰再度升溫,導致特斯拉 (TSLA-US) 股價周二 (1 日) 盤前大幅下跌。這次爭執導因為馬斯克又一次嚴詞痛批「大而美法案」,川普也不甘示弱,聲稱馬斯克的反對只因想要補助,而馬斯克隨後回應,現在就刪掉全部補助,他都無所謂。
在隱忍數周後,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再度嚴詞批評「大而美」法案,將大幅增加美國國債,而川普則反擊稱馬斯克從政府補貼中獲利巨大,不然就只能滾回「南非老家」,兩人針鋒相對再讓特斯拉股票周一盤後一度下跌 3%。馬斯克對「大而美法案」猛烈抨擊在相對沉默一段時間後,馬斯克本周對川普的「全面稅務與支出法案」發動猛攻,他警告該法案將使美國國債增加,並矢言要讓支持它的政治人物下台。
國際政經
隨著特斯拉 (TSLA-US) 與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再度抨擊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川普也在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回擊,指責馬斯克的電動車仰賴政府補貼,雙方口水戰再起。
台灣政經
經濟部今 (17) 日核定 114 年度及 115 年度「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補助獎勵經費共計 13 億 6,166 萬 1,600 元,若以每戶 10kW 計算,約可提供4萬餘棟進行設置。凡於 114 年 1 月 1 日後取得設備登記文件者,便可檢具申請文件申請。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四 (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日因稅改法案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人事爭議隔空交火,雙方關係急速降溫。馬斯克抨擊川普的稅改法案「充滿噁心的綁樁條款」,川普則回擊馬斯克「非常失望」,並指責馬斯克對法案細節早已瞭若指掌。
美股雷達
根據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 (IDC) 周四 (29 日) 發布的最新預測,2025 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成長預估將大幅下修,自先前預估的 2.6% 下調至僅 0.6%。IDC 指出,關稅政策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與消費者支出縮手,是本次預測下修的主因。
A股港股
在電子商務產業告別高速增長時代後,拼多多 (PDD-US) 已將扶持新質商家視為當前最重要的戰略之一。繼去年以來推出「減免 + 扶持 + 治理」的惠商組合拳並初見成效後,拼多多再次加碼,於 4 月 3 日宣布啟動「千億扶持」計畫。未來三年內,平台預計投入超過 1000 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和流量等資源,全力建構使用者、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助推平台商家實現新質轉型升級。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川普政府官員正考慮設立一項新的出口商稅收抵免,以減輕白宮關稅政策可能造成的損害。這項計畫旨在提振美國製造商,並將在年底發放,以抵銷美國企業在海外市場銷售產品時面臨的報復性關稅影響。這項擬議的稅收抵免需要獲得國會批准。
多家媒體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據傳正積極制定計畫,旨在透過尋求國際盟友的支持,共同懲罰中國對其造船業的補貼行為,同時將此舉與重建美國本土造船能力以及打破中國在貨櫃起重機領域的壟斷地位聯繫起來。相關計畫是延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USTR) 的建議,以及白宮新成立的造船辦公室所提出的策略。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詠 (3034-TW) 今 (12) 日召開法說會,副董暨總經理王守仁表示,由於中國各省推出舊換新補貼政策以及因應關稅客戶提前拉貨,刺激電視、平板、手機等電子產品需求,帶動第一季營收達 260 至 272 億元,呈現季年雙增,優於過往季節性表現。
大陸政經
買台新手機過年,成了 2025 年中國春節消費市場的一道風景線。據《第一財經》周一(27 日)報導,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吳咸建表示,中國國內已有 30 個省份推出手機、平板、智慧手錶等數位產品以舊換新國家補貼實施細則。吳咸建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政策「始發效應」超過預期,手機數位產品、家電,尤其是生活小電器,成了年貨市場搶手貨。
大陸政經
中國自本月 20 日起,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購新補貼政策在全國多地陸續上線,消費者購買手機等產品時,不論是線上平台還是線下實體店,都可以享受支付立減。據《IT 之家》周六(25 日)報導,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補貼自 1 月 20 日上路以來,四天內已有 792 萬名消費者申請了 1,078.6 萬件購新補貼。
大陸政經
蘋果 (AAPL-US) 周末在中國市場緊急降價,「蘋果等多款手機價格集體降至 6,000 元以內」的話題周日(19 日)衝上了多個平台熱搜。據《證券時報》周日報導,在 1 月 20 日國補政策正式上路前夕,蘋果等眾多手機品牌紛紛調整價格,將旗下多款手機售價下調至人民幣(下同)6,000 元以內,以滿足補貼條件。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報導,中國商務部周四 (16 日) 表示,應中國成熟製程節點 (Node) 晶片產業要求,將對美國政府對其半導體產業的補貼展開調查。雖然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會採取何種行動,但對收入有大部分來自中國成熟製程節點晶片的美國公司恐怕受影響。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拜登政府對晶片產業給予大量補貼,美國企業因此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並以低價向中國出口相關成熟節點晶片產品,損害中國國內產業的合法權益。
A股
中國 A 股市場三大指數周四(16 日)收盤同步走高,手機、平板首次納入補貼範圍,提振投資人的信心。滬指周四收盤漲 0.28% 報 3,236.03 點,深證成指漲 0.41% 報 10,101.09 點,創業板指漲 0.66% 報 2,051.35 點。
大陸政經
中國國新辦周三(15 日)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記者會,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在會上表示,本周商務部會陸續印發 2025 年加力支持汽車、家電、家裝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以及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補貼實施細則。據《證券時報》報導,李剛說,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穩住消費基本盤,仍是今年大力提振消費的重點。
大陸政經
中國計畫擴大消費補貼政策,並增加工業設備升級資金,在出口阻力日益加大的情況下,增強提振國內消費的計畫。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周三 (8 日) 發布的官方通知,消費者購買價格在人民幣 6000 元以下的新手機、平板電腦和智慧手錶,將可獲得 15% 的補貼。
大陸政經
中國將擴大消費補貼範圍,涵蓋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以在外部不利因素加劇之際促進國內支出。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周五 (3 日) 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適用於家用電器和汽車的全國「以舊換新」計畫,今年將擴大到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和智慧手錶等個人設備。
國際政經
美國商務部周四 (19 日) 最終敲定,將向 SK 海力士提供最多 4.58 億美元的補貼和 5 億美元貸款,扶植該公司印第安納州建立的先進晶片封裝廠和人工智慧 (AI) 產品研究開發設施。據了解,這此商務部敲定的最終金額略高於 8 月宣布的初步協議,只要 SK 海力士的投資計畫達到談判基準,就可以拿到補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