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逆差
香港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香港 3 月進、出口增速均明顯加快,其中出口貨值年增 18.5%,勝過市場預期的 12.4%,創 14 個月最大增幅且連續 13 個月走升,主要因為中國出口業者趕在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前加大出口力道,其中輸往台灣及越南的貨值創紀錄新高,分別年增 61.3% 及 41.3%,輸往美國的貨物價值更由跌轉升約 11%。
外匯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周四 (24 日) 在華盛頓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了會談。此次會談是在加藤與貝森特出席了當天的 G20 財長會議之後進行的。加藤向記者表示,貝森特在雙邊會談中沒有提出貨幣水準、目標或任何管理匯率的框架等問題。貝森特此前一天也已明確表示,美國在與日本的貿易談判中「絕對沒有任何貨幣目標」,並指出「沒有尋求特定貨幣目標的想法」。
台灣政經
賴清德總統今 (23) 日接見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 (CNAS) 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 (Next Gen) 訪問團。賴清德除了感謝美國多年來持續對台軍售,也強調未來將推動「台灣加 1」,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擴大對美投資,讓台美經貿合作更緊密,也降低雙邊貿易逆差,創造雙贏發展。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實施懲罰性高關稅,中國 4 月貿易量仍保持強勁。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川普豁免了許多電子產品徵稅,並暫停對多數國家計畫徵收的對等關稅措施。官方數據顯示,在周日 (20 日) 為止的一星期裡,中國港口共處理 630 萬個貨櫃,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成長 10%,中國貿易量成長趨勢已經持續將近三個月。
國際政經
近期,市場高度關注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長期金融後果。儘管目前可能處於 90 天的暫停期,但其潛在影響依然不容忽視。如今的情勢發展,讓不少人想起 1971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決策,以可能的影響。當年的「尼克森衝擊 (Nixon Shock)」是指尼克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經濟措施,包括讓美元與黃金脫鉤、實施 10% 的進口關稅以及推出臨時價格管制。
大陸政經
川普本月以在美中貿易上「吃虧」為由,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對等關稅」,此舉引發中國強烈反對。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周二 (15 日) 就此發表談話,駁斥美方說法,並強調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方使館發言人指出,中美貨物貿易差額是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必然結果,也由兩國的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格局所決定。
台股新聞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藥品與醫用化學品 2023 年出口值為 17.8 億美元,而進口值則為 66 億美元,貿易逆差達 48.2 億美元。對此,製藥公會、製藥發展協會與學名藥協會今 (14) 日呼籲,政府應盡快落實在地製造,並強化供應鏈。 中、美貿易衝突下,全球供應鏈被迫重構,由全球化逐漸轉向貿易保護主義。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已造成全球市場動盪,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 (Stephen Miran) 發表公開談話,闡逋美國發起關稅戰的根本原因,強調這一行動旨在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和全球領導地位,並尋求更公平的國際負擔分擔機制。米蘭指出,長期以來,美國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在國防安全和金融體系穩定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越南總理范明正周一 (7 日) 晚間發表聲明,稱越南將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包括國防和安全產品,並已要求將美國關稅的實施延遲 45 天。范明正在周一晚間的內閣會議上表示,河內將尋求加快越南航空公司已向美國訂購的商用飛機的交付速度。這個東南亞國家是許多西方公司的主要區域製造基地,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超過 1230 億美元,美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
國際政經
在川普政府宣布對幾乎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國家實施一系列關稅後,越南成為受影響國之一,並被課徵高達 46% 的關稅。越南隨即要求延後實施,並以「零關稅」為基礎進行談判,但川普政府並不滿意。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 (Peter Navarro) 對越南的主動提議似乎並不滿意。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推出「對等關稅」後,全球市場動盪。他周日 (6 日) 在搭乘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時向記者表示,「人有時候不得不吃藥」。他聲稱自己並非故意策畫股市拋售。另外,他也強調,除非超過 1 兆美元的貿易逆差問題首先獲得解決,否則他不願意與中國達成協議。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 日) 在白宮宣布,將對貿易夥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並同時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此舉兌現了川普數周以來不斷聲稱 4 月 2 日為「解放日」的承諾,旨在透過關稅政策保護美國工業免受其認定的「不公平」外國競爭。然而,學界和商界已多次警告,川普的關稅措施恐將適得其反,不僅會影響全球貿易,更將對美國自身經濟造成損害,推高通貨膨脹,甚至可能成為美國新一輪經濟衰退的導火線。
美股雷達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公布針對美國大多數貿易夥伴的關稅清單時,美國總統川普一再強調,每個國家的稅率都是對等的——這反映了它們長期以來對美國商品設置的壁壘。他並未透露這些計算背後的方法,但周三晚些時候可能的答案浮出水面。每個國家的新關稅稅率似乎由以下因素決定:將美國與貿易夥伴的貿易逆差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正以前所未有的強硬手段挑戰數十年來主導全球貿易的規則。他預計周三 (2 日) 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極有可能為全球企業帶來混亂,並與美國的盟友和對手都產生衝突。自 1960 年代以來,關稅,即進口稅,一直是透過數十個國家之間的談判產生的。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 (7 日) 表示,他計劃下週宣布徵收對等關稅 (Reciprocal tariffs),這是他的貿易戰的重大升級,作為解決美國聯邦赤字的一種手段,但他沒有明確指出哪些國家將受到衝擊,華爾街分析提到,川普可能對那些對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逆差且徵收相對高關稅的國家加徵關稅。
國際政經
美國將從明 (4) 日起對加拿大輸美商品加徵 25% 關稅,美國總統川普周日 (2 日) 指責加國多年來一直在「虐待美國」,並再次呼籲加國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川普這一最新發言勢將進一步加劇美加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川普周日在返回白宮前告訴記者:「我愛加拿大人民。
歐亞股
日本政府周四 (23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汽車和半導體相關需求強勁,出口創下歷史新高,2024 年日本貿易逆差較上年縮小 44% ,至 5.33 兆日元(340 億美元)。儘管出口連續第四年成長,但日本的貿易收支也連續第 4 年出現逆差,原因是近年來能源價格上漲,導致資源匱乏的日本的進口成本增加。
國際政經
美國公布數據顯示,2024 年前 11 個月,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超過 1100 億美元,在越南貨幣兌美元創紀錄貶值的情況下,越南的出口隨之快速成長。美國統計局周二 (7 日) 公布,美國對越南的赤字較上年同期成長近 18%,也讓越南對美國的順差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歐盟和墨西哥。
美股雷達
由於進口激增,美國 9 月商品貿易逆差大幅擴大,顯示貿易仍拖累第 3 季經濟成長。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周二 (29 日) 表示,由於出口下降,上個月商品貿易逆差擴大了 14.9%,達到 1082 億美元。這也是貿易連續第 3 季從國內生產總值中減少。
美股雷達
由於出口增加和進口下降,美國 8 月貿易逆差大幅收窄,顯示貿易可能對第 3 季經濟成長構成小幅拖累。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周二 (8 日) 表示,貿易逆差從 7 月修正後的 789 億美元縮小 10.8% 至 704 億美元。經濟學家先前預測貿易逆差將從 7 月原值 788 億美元收窄至 706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