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
黃金
黃金周四 (28 日) 上漲並觸及五周高點,主要靠美元走軟和避險需求支撐,反映投資人對美國總統川普試圖解雇聯準會 (Fed) 理事、挑戰央行獨立性持續感到焦慮不安。黃金現貨價上漲 0.6%,報每盎司 3416.14 美元,是 7 月 13 日以來最高。
外匯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25 日) 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以涉嫌抵押貸款不當行為為由,解雇了聯準會首位非裔女性理事 Lisa Cook。消息傳出後,美元兌主要貨幣普遍走軟,美元指數下跌 0.1%。Cook 本人否認指控,並質疑解雇的合法性,強調此舉破壞了聯準會受憲法保護的獨立性。
《彭博》周二 (12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黃金進口不會被課徵關稅,讓紐約與倫敦黃金價格差距持續收斂。此前,美國聯邦關稅裁定引發市場混亂,使金價一度出現異常價差。紐約商品交易所 (COMEX)12 月黃金期貨周二持穩在每盎司 3,353 美元附近,倫敦現貨金則報 3,343 美元左右。
台灣政經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8)日下午主持「卓越中小企業座談會」,邀請國家磐石獎、小巨人獎、創新研究獎及新創事業獎等得獎中小企業,針對台美關稅與新台幣匯率等議題深入交流,聚焦關稅和匯率,廣納業者意見,透過強化產業政策與多元支持措施,協助中小企業化挑戰為轉機,提升經營韌性與國際競爭力,經濟部針對關稅挑戰,並提出四大協助作法。
黃金
據《MarketWatch》報導,黃金期貨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擴大今年相對比特幣的領先優勢,在不確定時局中再度鞏固其作為首選避險資產的地位,儘管周五 (8 日) 一度出現波動。今年以來,黃金與比特幣雙雙上漲並多次刷新歷史高點,但黃金表現更勝一籌,即使周五午盤漲幅有所收斂。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五 (8 日) 報導,根據 LSEG Lipper 數據,截至 8 月 6 日當周,全球股票型基金連續第二周出現資金淨流出,主要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包括加拿大、巴西、印度及台灣在內多個貿易夥伴課徵高額關稅,以及美國最新就業數據顯示經濟放緩跡象的影響,投資人風險偏好明顯降溫。
黃金價格在亞洲周四 (7 日) 交易時段小幅走高,受美國總統川普最新關稅威脅,與聯準會降息預期雙重提振,市場避險需求升溫。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因川普的關稅言論而增強。川普表示,美國將對某些國家進口的半導體徵收 100% 關稅,除非這些國家投資於美國的晶片製造。
日本股市在經歷 1 年前的震撼暴跌後,已找到更堅實的立足點。東證指數目前正徘徊於歷史高點附近,與 2024 年 8 月 5 日日本央行意外升息,導致日股基準指數單日暴跌 12%、市值蒸發逾 6700 億美元的慘況,形成鮮明對比。儘管今年夏季股市的上漲,在技術面上與去年夏季的災難有相似之處,但分析人士預計,多重因素使得市場參與者相信,2024 年的崩盤不會重演。
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報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全球黃金總需求年增 3%,以美元計算更躍升 45% 至 1,320 億美元,凸顯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美元信心減弱影響,黃金的避險價值持續提升。分析師甚至直言,除非全球主要領導人變得理性並開始合作,否則黃金的看漲趨勢難以逆轉。
國際政經
東南亞國家在面對中美日益激烈的戰略競爭時,其傳統的「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避險策略正受到嚴峻挑戰,並呈現出「緩慢但清晰地向中國靠攏」的趨勢。美國老牌《外交事務》雜誌指出,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國不僅連續多年穩居東協最大貿易夥伴,貿易總量佔東協近四分之一,對東南亞的直接投資也迅速增長,形成了以基礎建設、能源開發和新興技術合作為支點的「經實安虛」(經濟實質,安全虛弱)複合依賴模式。
黃金
根據《路透》周一 (28 日) 報導,隨著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及財政赤字憂慮升溫,市場避險情緒推動金價前景上修。最新調查顯示,分析師預期金價將全年維持在每盎司 3,000 美元以上。路透調查顯示金價全年均價上看 3,220 美元《路透》調查訪問了 40 位分析師與交易員,預測今年金價中位數為每盎司 3,220 美元,較三個月前的 3,065 美元明顯上調;2026 年的預估值則從 3,000 美元升至 3,400 美元。
台股新聞
面對美國即將於 8 月 1 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以及新台幣匯率波動對企業營運造成的挑戰,經濟部次長江文若今(17)日在立法院表示,政府已啟動「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任務小組」,並結合金融機構資源,推動三大重點措施。江文若指出,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的三大措施包括:強化避險工具宣導與應用協助、推動金融支持與信用保證措施及提升企業競爭力並拓展國際市場。
美股雷達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今年 4 月以來,黃金市場的資金結構出現重大轉變。原本炒作氣氛濃厚的投機資金大舉撤離,取而代之的是各國央行等長期買家,為金價奠定更穩固的基礎。高盛 13 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金價自 4 月起在每盎司 3,200 至 3,450 美元區間盤整,表面看似橫盤,但背後的資金組成已大不相同。
黃金
黃金價格周一 (14 日) 亞洲早盤持續走高,一度升破 3370 美元後漲勢縮減。市場對傳統避險資產的需求激增,主要原因在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歐盟及墨西哥商品加徵 30% 關稅,並計畫對加拿大課徵 35% 關稅,同時對其他貿易夥伴提出 15%-20% 的廣泛關稅威脅,甚至對銅進口加徵 50% 關稅。
幣圈
(2025 年 7 月 8 日,台北訊)全球金融市場再度被關稅攪動!美國總統川普於 7 月 7 日正式對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等 14 國宣布課徵 25% 至 40% 不等的關稅,衝擊全球資金市場情緒,美股三大指數應聲下挫,道瓊指數終場下跌逾 400 點,盤中一度跌近 600 點,創下 6 月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科技與半導體類股成重災區,那斯達克指數下滑近 1%,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近 2%,特斯拉股價單日大跌 6.8%,市值蒸發近 680 億美元,市場擔憂馬斯克宣布創立「美國黨」將加劇政治風險。
台股新聞
美國對 12 個國家的關稅通知函預計周一 (7 日) 寄出,市場等待美對台的關稅訊息,台股交易員認為,本周台股勢必面對高度不確定性,尤其目前外資期貨淨空單已高達 55000 口,避險情緒濃厚,預料高低震盪的態勢將擴大,若我方能談出市場解讀有利的關稅,有機會出現一波慶祝行情,反之,恐湧現一波失望性賣壓。
國際政經
外匯「武器化」正日益讓各國央行儲備管理者頭疼,這也讓他們更有理由增持黃金。瑞銀 (UBS) 對近 40 家央行進行的調查顯示,認為外匯儲備地緣政治「武器化」構成投資風險的經理人比例,已從去年的 32% 急劇上升至 2025 年的 49%,而 2023 年該數字僅為 14%。
美股雷達
美企第 2 季財報季即將在 7 月展開,當大型科技公司財報登場時,外匯風險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特別是美元走弱對全球營收布局的影響。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近年來,人工智慧 (AI)、關稅政策與資本支出是科技股財報的重點,但下個月起科技股揭露業績時,一個過去比較少被關注的議題可能會主導市場情緒:外匯。
指數
臺灣期貨交易所今(27)日推出「週五到期臺指選擇權」,除原有「週三到期」契約外,新增每週五到期的選擇權契約,形成「雙到期日」架構,提供投資人更高的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彈性,有助於因應週四、週五發布的重大經濟數據或企業財報,有利於進行事件型操作。
外匯
高盛集團全球回購交易主管查德 · 錢伯斯 (Richard Chambers) 表示,隨著外國投資人加強外匯對沖力度,美元可能將延續有史以來最糟糕年度開局表現。「鑒於波動性加劇,我們確實預期外匯避險比率將會提高,」錢伯斯在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於紐約舉辦的一場活動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