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OLED成本降有利滲透 惟前景也非一片光明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20-06-09 21:00
智慧手機搭載 OLED 已經是一個確立的趨勢,因相較於 LCD,OLED 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源,所以能更加省電。此外,OLED 每個像素能做到自體發光,具備更高的對比度和更好的色彩還原效果,最重要的是沒有背光源的 OLED 也能做到更輕薄,符合智慧終端產品輕薄化的趨勢。
而軟性 OLED 的可彎曲、可折疊、耐用性更好等特色,漸漸受到除手機外其它終端裝置的青睞。隨著產品良率的提升、產能的釋放,軟性 OLED 成本在快速下滑後,進入產業加速期。
根據中國產業資訊的報告內容指出,軟性 OLED 出貨量可望從 2018 年的 1.6 億片,成長到 2022 年的 4 億片,並超越硬式 OLED 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為 25%。
由於 OLED 結構上少了背光模組、彩色濾光片等等組件,與 LCD 面板結構相比較為簡單,理論上 OLED 的材料成本將低於 LCD 面板。
目前 OLED 生產設備折舊高、產品良率低,導致成本降幅仍不及 LCD。不過,未來隨著 OLED 產能釋放,每單位的折舊費用將隨著量產的規模效應而減少,同時技術成熟帶動產品良率提升,OLED 面板成本是有機會快速下滑。
根據 DSCC 的報告指出,2019 年,三星 7.3 英吋的可折疊軟性 OLED 面板成本約 180 美元 (下圖),到 2022 年成本有機會降至約 90 美元,降幅約 50%。
目前全球軟性 OLED 面板供應有限,智慧手機軟性 AMOLED 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該市場由三星 Display 一家獨大,市占率逾 80%。以手機品牌廠的角度來看,零組件來源過度集中會使產品供應的風險提升,更不利於議價談判。不過在中國 OLED 面板產能逐漸開出後,這個問題將慢慢舒緩。
現階段中國面板大廠在 OLED 的技術上已漸漸成熟,不光是產能逐步釋放,同時也切入多家智慧手機廠的供應鏈中。
如京東方自 2018 年起,軟性 OLED 產品就得到華為的認證,華為在旗艦機 P20 pro 上首度採用京東方生產的軟性 OLED 螢幕,之後的 P30、Mate 系列也陸續採用京東方的軟性 AMOLED 螢幕。
此外,TCL 華星也加速佈局 AMOLED 市場,之前生產的折疊螢幕已經為摩托羅拉 Razr 系列供貨,而小米近期推出的小米 10 也宣佈採用 TCL 華星生產的 AMOLED 曲面螢幕。
不過,OLED 前景並不能說一路順暢,目前另一個殺手級應用 Mini LED 準備開始與 OLED 作競爭,而成本將是這兩大技術直球對決的核心。但現在至少在軟性面板這領域 OLED 仍具備優勢。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