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台股新聞
昨日美股因總統日休市一天,而今日台股則在權值股持續穩盤,人氣股 IP 矽智財和機器人族群的助攻下,終場上漲 160 點,收在 23666 點,近期的大型權值股多在區間內震盪,例如:台積電 (2330-TW) 自去年 10 月以來就一直維持在 1100 元上下震盪,儘管股價先前受台積電被迫出手相救英特爾的傳聞一度走弱,但股價最終成功仍回到 1100 元水準,鴻海 (2317-TW) 股價打底、聯發科 (2454-TW) 新高附近震盪,也都表示投資價值,但追價意願不高。
台股新聞
今日凌晨川普公告對等關稅,簽署對等關稅的備忘錄,商務部公布最快將於 4 月 1 日前完成實施關稅的研究並交予川普,美股四大指數聞聲上揚、輝達上漲 3.16%、台積電 ADR 則下跌 2.2%,台灣甚至被川普點名搶奪美國晶片生意,影響市場關注,今日台股主要受台積電 (2330-TW) 大跌 30 元影響,終場下跌 246 點,收在 23152 點,下跌 1.05%。
專家觀點
昨日美國公布的通膨報告顯示,通膨增溫高於預期,1 月 CPI 年增 3.0%,高於預期的 2.9%;月增 0.5%,高於預期的 0.3%,核心 CPI 則年增 3.3%,高於預期的 3.1%,創去年 3 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顯示美國將有物價壓力出現,降低近期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引起市場擔憂。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2/12)野村腳勤觀點:對等關稅對台灣影響程度有限台灣對美主要出口為資通訊產品,基於 WTO《資訊科技協定》保護,台美雙方已經實行零關稅,因此受對等關稅的影響有限。
台股新聞
今日 MSCI 公布季度調整,台股權重三升,全球標準指數新增台光電 (2383-TW)、嘉澤(3533-TW) 兩檔個股,並將華新 (1605-TW) 與南亞科 (2408-TW) 從標準指數調整進小型指數中,並新增台灣虎航 (6757-TW)、ITH-KY(6962-TW)、錼創科技 - KY 創(6854-TW)、星宇航空(2646-TW)、萬潤(6187-TW)、志強 - KY(6768-TW)、康霈 *(6919-TW)、振樺電(8114-TW) 等,共 10 檔個股。
基金
施羅德投信於 6 日發表年度台股投資展望,認為雖然 2024 年伊始,市場面臨關稅爭議與 DeepSeek 帶來的變數,使金融市場出現震盪,但目前評估影響仍屬有限,台股後市預料將在高點附近震盪,靜待突破契機。2025 全球經濟分歧 台灣受惠 AI 成長動能、以及回補庫存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2025 年全球經濟雖維持穩健成長,但各國表現將有所分歧。
基金
台股開春震盪,來自中國的 AI 團隊釋出最新的 AI 模型「Deepseek R1」讓市場震驚,加上貿易戰影響投資氣氛,電子指數受半導體類股重挫拖累,直接慣破月線與季線,加權指數也因而回測半年線,儘管目前市場看法普遍悲觀,但長期而言 AI 技術想要實現大規模應用,必須通過創新來降低成本,DeepSeek 的橫空出世對於 AI 產業絕對是正面助益。
台股新聞
DeepSeek 和關稅議題淡化干擾之後,台股今天上漲 155 點,呈現連 3 紅的走勢,台股展開連 3 紅的反彈行情,投資朋友當前的問題,是套牢股此時應該續抱?加碼?或換股操作?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提醒,可先透由產業前景和個股獲利是否呈現成長趨勢,以及個股的技術面位階來綜合判斷,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情境,分別為 (1) 守住月季線,(2)跌破月季線,但仍有投資價值的個股,以及 (3) 前波漲多但近期修正嚴重的族群。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2/5)野村腳勤觀點:DeepSeek 可望推升算力總需求DeepSeek 以高效、低成本的 AI 模型震驚全球,讓全世界看到了另一條發展 AI 的路徑,但有趣的是,DeepSeek 在爆紅之後一度因使用者過多,導致系統癱瘓無法使用,這其實也反應了:即便可用更少的運算資源來訓練 AI 模型,但當軟體實際運作並執行時,仍需要大量的伺服器能力支撐,這也是為什麼大力投資資本支出和基礎設施仍重要,並且長期而言發展 AI 的成本降低,將有利於小公司或資源貧乏的國家加入 AI 戰局,將提升整體 AI 晶片的需求 (包括加速開發 ASIC、提升二線 GPU 需求),AI 硬體股還是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22)野村腳勤觀點:人型機器人題材值得關注隨著開發中國家人口老化、薪資高漲,人型機器人的趨勢非常明確,像是特斯拉 Optimus、輝達 Figure 01/02 都已逐步投入產線生產訓練,造價 5-6 萬美元也更具競爭力。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15)野村腳勤觀點:GB200 出貨還要再等等GB200 大量出貨時間屢次遞延,從 3Q24 一路遞延至 2Q25,結果就是全年出貨量可能低於預期,最樂觀時估計有 5 萬櫃以上,而現在可能降至 2-3 萬櫃,即便是下一代 GB300 也還有數個關鍵規格升級並需要開發時間,4Q25-1Q26 是較有可能出貨的時間,這也就是說,今年或許將面臨數季的出貨空窗期,也是因為這樣,現階段市場信心不足,在沒看到大量出貨證據前,相關利空傳言就容易被放大解讀,比如 CSP 客戶砍單、ASIC 取代輝達晶片等,但至少以現況來看,出貨問題主要是供應端而非需求端,尤其是在先進製程極為稀缺的情況下,除非 GB200 再度發生數次延期,否則輝達短期內砍單的機率不高,短期內對台灣供應鏈廠商的影響也相對有限。
台股新聞
法人也搶著買基礎建設類股!保德信指出,看好基礎建設題材豐富,又有聯準會降息利多加持,市場資金持續流入基礎建設相關題材標的,觀察基建主題 ETF 資金流向,不僅在 2024 年連續四季呈現淨流入,第四季淨流入金額更是創下三年來單季新高,達 16 億美元。
台股新聞
復盛應用 (6670-TW) 在 2024 年第四季業績表現優,預估業績在本季仍將有旺季的表現,且持股 65.3% 的子公司民盛 (7811-TW) 完成興櫃登錄交易,向 IPO 之路挺進,復盛應用本周股價獲法人相挺,收在 334..5 元。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8)野村腳勤觀點:全球化時代告終,大美國時代來臨新冠疫情封城導致全球面臨供應鏈斷鏈的巨大風險,背後的代價是世界各國都難以承受的,尤其是美國這樣全球最大經濟體,生產成本上升、消費疲軟,供給面與需求面都受到了衝擊,因此無論是貿易戰、關稅壁壘,甚至是川普減稅新政,目的都是引導資金重回美國,使美國再次成為最大的資源分配者,而從疫情後股市表現來看,各國之間也出現了明顯差異:美國陣營一路向上,非美陣營一路躺平;未來 3-5 年市場主流將圍繞 MAGA,美國陣營應該仍是最大贏家,台灣供應鏈與美國合作關係密切,想必不會缺席。
台股新聞
為更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及升級自動化作業,集保結算所已規劃延長法人對帳系統的服務時段,由目前的上午 7 時至下午 6 時延長至凌晨 12 時,並於夜間延長時段全面採用 STP 直通式服務與自動化收檔模式,預計於 2025 農曆年後開紅盤日提供服務。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4/12/25)野村腳勤觀點:FED 縮減降息幅度,台股不必負面解讀無論聯準會上修通膨預期,到底是不是因為把川普關稅也考慮進去,但對於股市而言,最重要還是要回歸企業獲利成長率,這次聯準會很明顯上修 2024 年 GDP 預測值至 2.5%(原 2.0%),也上修 2025 年 GDP 預測值至 2.1%(原 2.0%),同時下調 2024 ~2025 年的失業率至 4.2~4.3% 區間 (原 4.4%),這些都傳達了美國經濟其實真的頗不錯。
鉅亨新視界
台股持續多頭格局不變,預期 2025 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在台積電技術領先、台灣供應鏈享有 AI 紅利下,指數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野村投信表示,台灣 AI 供應鏈受惠力度更強勁,占有業界領先級的地位,從 AI 晶片半導體需求 COWOS、AI Server、雲端到邊緣 AI 之 AI PC、AI 手機、AI 眼鏡、擴大到智駕車、機器人的 AI 應用,整體 AI 相關科技產業循環處在起漲階段,後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AI 仍是 2025 年度投資關鍵字,台股今明兩年企業獲利預計呈現雙位數成長,市場預期 2025 年台股企業獲利年增率將達到 12%~15%,電子股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高達 24%,使台股後市行情可期,企業在營運面及獲利面雙雙表現亮眼的前提下,將有利股價後市表現,2025 年台股將續強。
雜誌
台股高檔震盪,台積電供應鏈、矽智財、航運股、觀光及金控股輪流挺身而出,替台股抵擋利空,使得加權指數今年漲幅近三成;金融指數漲幅也超過 23%,對於明年配息有利;若逢急速拉回可擇優酌接。【文/方亞申】川普當選總統後,美股先從傳產、金融業大漲,諸如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美國銀行、高盛等;而後輔選有功的馬斯克,旗下特斯拉股價選前從二三八美元上漲至三五八美元,而後拉回至三○九.二二美元,再一口氣大漲至四七九美元,若以十一月初低價起漲計算,至今的四七九美元漲幅高達九三%,漲幅高居科技七雄前茅,一時之間成為「紅頂商人」。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4/12/18)野村腳勤觀點:ASIC 的「輝達時刻」美國 IC 設計廠商博通 (Broadcom) Q4 財報令市場驚艷,最大亮點在於 2024 年 AI 營收年增 220%,主要來自於自客製化晶片 (AI ASIC) 的貢獻,加上有外資券商出具報告點名台灣可望受惠的供應鏈,因而帶動台灣相關 ASIC 概念股股價出現一波大漲。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4/12/11)野村腳勤觀點:AI 好,但不再是人人都好亞馬遜旗下 AWS 日前展示了最新的數據中心伺服器,這些伺服器搭載其自家開發的 AI 晶片 Trainium2,預計 2025 年上線,想要挑戰輝達的市場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