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誠投顧
專家觀點
大家都想變有錢,問題是──憑什麼?我們針對 2790 位上班族所做的調查中,有超過 80% 的人預期未來三年資產能成長超過 10%,甚至有將近一半希望突破 30% 以上。但關鍵是:他們的資產配置,根本沒調整過。這樣的期待與行動之間的落差,顯示出現最被忽略的理財盲點──「以靜制動」的結果,往往不是穩健,而是錯失。
台股新聞
隨著輝達 GB200 伺服器出貨,2025 年的升級版 GB300,將讓台灣供應鏈雨露均霑。摩根大通(J.P.Morgan)報告表示,2025 年的 GB300 將開始採用「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ackup Battery Unit, BBU),來降低伺服器運作時的風險。
專家觀點
你有沒有想過,哪一天不用再趕打卡、回信、追報表了?每天醒來,陽光灑進房間,戶頭裡卻默默多了筆生活費。不是中樂透、不是夢,而是你提早幫自己準備好的「退休現金流」。只是,這樣的日子,你真的準備好了嗎?在這個利率亂跳、物價高漲的時代,如果沒有好好規劃退休生活,晚年可能不是在旅行、喝咖啡,而是「擔心錢夠不夠用」提心吊膽的生活。
專家觀點
美國經濟數據理想,支撐美股相對全球股市獨強美股本週四個交易日全面上漲,道瓊指數最高來到 44,885 點,幾乎接近歷史前高,費半同步逼近前高水準,那斯達克更創下新高,美股是毫無回檔的持續向上,明顯強於全球股市。強於的關鍵,在於週四美股大漲 404 點,背後主因是美國一連串理想的經濟數據提供支撐,包括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ISM 製造業指數重回 50 榮枯線之上,以及非農報告的就業人數持穩,最重要的失業率降至 4.1%,顯示經濟基本面仍具韌性。
專家觀點
在筆者 5 月初,「本波匯率初步目標為 10 年線,短期回貶中長期看緩升」專欄文章中,即提到川普政策不回頭,弱勢美元趨勢仍將延續,撇除 5 月初的台幣快速補升,後續將是所有非美貨幣的升值潮來臨,2 個月後匯市發展正如預期。美元指數先前回測 10 年線,近日正式慣破形成弱勢美元格局美元指數呈現弱勢,反映出過往一段時間所預期的走勢,當川普政策持續進行,無論是關稅貿易政策、大而美法案以及美國優先的核心宗旨,都指向弱勢美元的意圖,同時外國資金也正在擴大對美國的不信任,與全球貿易倒退的情況 (多數商品貿易採美元計價)。
專家觀點
一場錯估通膨與利率趨勢的投資決策「利率怎麼可能一直升?通膨應該只是暫時的吧?」當時的你,是否也這麼想過?回到 2022 年初,那是一個看似風平浪靜的時間點。新聞、YouTube 頻道、銀行理專口中的建議,無一不讓人相信:「現在進場長天期債券,是穩賺不賠的選擇」。
台股新聞
前言長話短說,上週(6/19 日)我在鉅亨網介紹璟德 (3152-TW),現在一張有 10 元以上價差,在公司公布獲利前還有創波段高的機會。接下來還有一檔,與二奈米製程相關的檢測大廠—閎康 (3587-TW) 值得你注意!高功率 Burn-in 測試需求大增 Q4 起業績顯現目前 AI 晶片業者正加速採用預燒 (Burn-in) 測試,除輝達外,其他 5 家 AI 晶片大廠也都在新開案導入,帶動高功率 Burn-in 測試需求大增,預計業績第四季起顯現,明年上半年進入爆發期。
專家觀點
所謂「投資」,其實是在面對人性在 ETF 風行、AI 熱潮下,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股票市場。你可能也是其中之一。早上醒來打開股市 APP,看著紅通通的漲停榜單,心跳不自覺加快。也許你曾經抓到過一檔飆股,但卻因為怕漲多拉回,心裡就開始不安:「會不會回檔?是不是該先跑一趟?」於是匆匆獲利了結,錯失後續的大行情。
台股新聞
上週推薦桓達 (4549-TW),推薦價格 120 以下,今天桓達已經來到 140 元以上,從推薦到現在,短短幾天時間,已經獲利約 20%。現在行情選股不選市,首重基本面、產業面以及公司的基本價值面,目前檯面上與其去買本益比高的股票,不如來找本益比低的,趁股價低的時候進場,這裡有一檔 -- 璟德 (3152-TW)。
專家觀點
推動穩定幣政策,成為川普政府救美債的重要浮木自從 GENIUS 法案推出後 (6/11 參議院進行程序投票),美國政府為全球穩定幣立下重要的監管原則:→「儲備與美元化」:要求穩定幣發行方必須持有等值美元或美債,且境外穩定幣進入美國,也遵循相同規範。
台股新聞
桓達熱質流量計產品 切入輝達 GB200 和 GB300 自動化感測器大廠桓達科技(4549)以其熱質流量計產品,積極切入輝達 GB200 及 GB300 伺服器的冷卻系統應用,預計 2025 年第三季開始逐步放量。桓達在 AI 伺服器散熱市場的企圖心強,將為其營收帶來顯著的成長動能。
台股新聞
成立於 1995 年的信紘科,產品可分成兩大塊,其中廠務供應系統,包括化學、研磨液、氣體等類別的供應系統,另一部分為綠色製程解決方案,主要有製程特殊廢液處理、機能水設備。目前銷售區域以台灣為主,大客戶為晶圓代工龍頭,約佔營收逾 5 成。5 月營收亮眼 年增 98.3% Q1 獲利大成長 全年獲利可望創高信紘科技 (6667-TW)5 月合併營收 4.83 億元,月減 1.14%,年增 98.3%,雖然小幅月減,但整體營運表現仍亮眼,帶動年增近 1 倍;累計 1 至 5 月合併營收 23.26 億元,年增 102.86%。
台股新聞
國際調研機構 GII 表示,預計 2025 年 NAND 快閃記憶體市場規模為 557.3 億美元,到 2030 年將達到 726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5.43%。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預計在 2025 年為 750.9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2086.7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22.68%。
台股新聞
勤誠股價欲創高 AI 伺服器商機發酵、全球布局擴大成焦點主攻主機板、顯示卡與工業電腦市場的華擎(3515)於 5 月 28 日召開股東會,總經理許隆倫會後表示,在 AI 伺服器強勁需求帶動下,華擎第二季營收表現將「非常不錯」,法人預估全年營收有望挑戰 500 億元大關,較 2024 年成長近一倍。
台股新聞
伺服器機殼領導廠商——勤誠今(26)日早盤強勢發動,股價一度大漲超過 8%,最高衝上 326 元,創下近一年新高,成交量逾 4,646 張。市場解讀,本次股價勁揚主要受惠於 COMPUTEX 展會效應發酵,以及 AI 伺服器動能持續爆發,法人普遍看好勤誠後市營運表現。
台股新聞
銅箔基板大廠台光電(2383)2025 年第一季繳出亮眼成績單,稅後淨利達新台幣 34.7 億元,每股盈餘(EPS)達 10.01 元,創下單季獲利新高,表現超越一個股本,顯示市場對高階伺服器與交換器的強勁需求持續發酵。儘管第一季基期已高,台光電仍看好第二季營運將延續成長動能。
專家觀點
美中情勢戲劇性轉變,美股再度創反彈波段來高點道瓊指數 5/12 反映美中貿易讓步、情勢緩和的關鍵訊息,一口氣跳漲千點以上,創下反彈波段的新高,就筆者來看,行情歷經利多以後進入漲勢趨緩的階段,沒有一口氣往上衝是較為健康的情況,道瓊符合這樣的走勢,而科技類股則因川普中東出訪放行輝達 AI 晶片,持續領攻。
台股新聞
散熱風扇大廠動力 - KY(6591-TW) 今(19)日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前舉辦記者會,董事長許文昉表示,隨著輝達(NVIDIA)新一代 50 系列顯卡逐步放量,泛電競散熱風扇訂單強勁湧入,推升第二季出貨動能優於第一季,目前訂單能見度達 1.5 個月。
台股新聞
微控制器(MCU)廠商新唐科技 (4919-TW) 公布 2025 年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達 83.64 億元,季增 15.05%、年減 1.23%;營業毛利為 34.51 億元,營業利益為 2.73 億元,稅後淨利為 2.17 億元,每股盈餘(EPS)0.52 元。
台股新聞
隨著特斯拉預計在 2025 年 6 月正式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服務,美國川普政府近期更計畫鬆綁自駕車上路條件,為推動無人駕駛技術鋪路。市場普遍解讀,此舉不僅為特斯拉開綠燈,也有望點燃相關供應鏈的成長引擎,其中光學鏡頭大廠亞光 (3019-TW) 成為最直接受惠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