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
美股雷達
賽富時 (Salesforce) 前共同執行長 Bret Taylor 創立的 Sierra 公司在籌集 3.5 億美元新資本後,估值達到了 100 億美元。Sierra 是少數估值達到或超過 100 億美元的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之一,其他這樣的 AI 新創公司包括:OpenAI、Anthropic、xAI、Safe Superintelligence 和 Thinking Machines。
科技
前 Meta 台 (META-US) 全球事務總裁尼克 · 克萊格(Nick Clegg)即將出版的新書《如何拯救網路》(How to Save the Internet)對矽谷文化及其日益增長的「科技兄弟」(tech bros)現象提出了尖銳而細緻入微的批判。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周四(14 日)報導,去年大選重創民主黨與矽谷數十年來的聯盟關係。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等科技高管轉向支持川普,民主黨正努力修復與科技業的關係。中左翼貿易組織 Chamber of Progress 執行長 Adam Kovacevich 正試圖扮演婚姻諮商師角色。
2025 年,全球 AI 領域正上演著一場跨產業的頂尖人才爭奪戰,而這場戰爭的焦點,正聚焦在那些來自華爾街量化基金公司的菁英身上。中國最具突破性大模型 DeepSeek,源自於量化基金公司幻方,這個成功範例引發國際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如今,大洋彼岸的美國,那些仍在為商業化前景苦苦尋覓的頂級大模型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華爾街的量化基金公司。
據《商業內幕》周一 (11 日) 報導,設計軟體公司 Figma 執行長 Dylan Field 表示,AI 正在推動「通才型」人才需求,產品開發、設計與研發等領域界線日益模糊。矽谷多位領袖也建議年輕人培養廣泛技能而非專精單一領域。Field 表示:「這個現象在 AI 出現前就開始了,但 AI 讓它發展得更快。
美股雷達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Meta(META-US) 從蘋果 (AAPL-US) 挖角了兩位關鍵的人工智慧研究員,此前 Meta 才挖走這兩位研究員他們的前主管龐若明(Ruoming Pang)。消息人士透露,Meta 已聘請 Mark Lee 和 Tom Gunter 加入其超級智慧團隊。
美股雷達
美國雜誌《Wired》引述消息人士報導,Meta(META-US) 又從 OpenAI 挖了兩位頂尖研究人員-:Jason Wei 和 Hyung Won Chung,加入其雄心勃勃的「超級智慧」實驗室。報導稱,這兩位研究人員都是在 2023 年加入 OpenAI,此前也皆服務於谷歌。
科技
在人工智慧(AI)時代的浪潮中,頂尖人才成為各大科技巨頭爭相搶奪的「稀缺資源」,一場以數十億美元堆砌的矽谷搶人戰正悄然改寫整個科技產業的版圖。Google (GOOGL-US) 重金挖角 Windsurf 核心團隊、OpenAI 收購夢碎,只是冰山一角。
科技
矽谷近日誕生了一位華裔 AI 巨星,前蘋果 AI/ML 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以超過 2 億美元的天價薪資跳槽 Meta,刷新了矽谷的最高薪酬紀錄。日前 Meta 網羅了另一名華人 AI 人才余家輝,據傳開出了年薪 1 億美元。2 億美元薪酬這一數字也遠超蘋果 CEO 庫克的年薪 7,460 萬美元,凸顯了龐若鳴在 AI 領域的卓越價值,以及 Meta 在 AI 人才爭奪戰中的決心。
美股雷達
Meta(META-US) 近來為招募「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團隊成員,開出天價高薪,這次為了挖角蘋果 (AAPL-US) AI 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明(Ruoming Pang),竟開出總值超過 2 億美元的待遇。報導稱,Meta 是用數年內高達數億美元的薪酬方案來聘請龐若明。
科技
在當前人工智慧 (AI) 席捲全球的浪潮下,科技人才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兩極景象。一方面,來自中國頂尖學府如清華、北大、上海交大、中科大等名校的 AI 精英,正以驚人的「轉會費」和天價薪酬席捲矽谷,紛紛晉身身價上億的超級明星,徹底改寫全球科技版圖。
美股雷達
美國多位科技界的億萬富翁正籌備創辦一家新銀行「Erebor」 ,旨在填補矽谷銀行(SVB)倒閉後留下的空白,服務包括加密貨幣公司在內的新創企業。知情人士透露,Erebor 將獲得以科技界一眾重量級投資人支持,包括國防技術公司 Anduril 共同創辦人 Palmer Luckey、Palantir(PLTR-US) 創辦人 Joe Lonsdale 等。
美股雷達
微軟 (MSFT-US) 2 日宣布啟動今年第二輪大規模裁員,將裁減約 9,000 名員工,佔其員工總數的 4%。該公司在大量投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同時,正試圖控制成本。綜合外媒報導,這一輪裁員將涵蓋微軟各部門。其中,遊戲業務將裁數百人,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糖果傳奇》開發商 King 部門將裁員 10%,涉及約 200 個職位。
美股雷達
亞馬遜 (AMZN-US) 、Google(GOOGL-US) 、微軟 (MSFT-US) 及 Meta(META-US) 等科技巨頭正透過遊說團體,推動一項史無前例的提案,旨在未來十年內禁止美國各州對人工智慧(AI)模型進行任何形式的監管。
台股新聞
汎銓 (6830-TW) 旗下美國子公司 MSS USA CORP 矽谷實驗室於 5 月盛大開幕,標誌著汎銓在全球高階材料分析領域邁向多洲佈局、邁向世界級企業的重要里程碑。MSS USA CORP 執行長柳淳浩表示,今年對汎銓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公司同時啟動多個實驗室的擴建計畫,隨著矽谷實驗室的正式啟用,公司不再只是台灣的品牌,而是朝向世界級、多洲發展的企業邁進。
美股雷達
近期,大批美國聯邦僱員遭解聘,根據 Layoffs.fyi 的數據,自政府效率部 (DOGE) 成立以來,已有超過 6.1 萬名員工被裁員,但即使是民營企業也一樣腥風血雨,科技業至 3 月底裁員人數僅 2 萬多,但僅僅過去一個月,該數字已超過 5 萬,顯示出裁員加速趨勢。
大陸政經
DeepSeek 橫空出世,使中國 AI 技術快速發展受到全球關注,來自來自美國頂尖學府如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的畢業生,甚至曾在矽谷科技巨企工作的工程師,紛紛將求職的目光投向中國的 AI 新創企業。中國 AI 初創企業群核科技(Manycore Tech)聯合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曉煌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過去中國 AI 初創企業要在本地招攬工程師並不容易,然而這種情況近月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技
不久前,OpenAI、Anthropic 這樣的 AI 大廠還備受投資人追捧,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打造先進的大語言模型 (LLM),但近來矽谷投資風向改變,轉而追捧 AI 智能體 (AI Agent),曾經被瞧不起的 AI 應用公司,如今成了矽谷投資圈的當紅炸子雞。
美股雷達
2025 年初,科技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裁員潮,尤其是矽谷企業。根據裁員追蹤網站 Layoffs.fyi 的統計,截至目前,已有 31 家科技公司裁員,涉及超過 7,000 名員工。這一波裁員不僅限於微軟 (MSFT-US),還包括其他知名企業,許多員工面臨醫療福利立即終止和沒有遣散費的困境。
台灣政經
繼去 (113) 年於日本東京設立新創基地後,國發會更進一步於 13 日 (台北時間 1 月 14 日) 於美國矽谷核心地帶帕羅奧圖(Palo Alto)設立第二個海外新創基地,國發會劉鏡清主委親自率團前往主持,開幕現場匯聚我國新創及當地企業、創投、大學、協會等代表逾 300 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