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人工智慧





  • 隨著美國企業加速導入人工智慧(AI),不少求職者,特別是初階職位的年輕人,開始擔心新工作機會可能日益減少。然而,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卻持相反看法,他認為現在或許是展開職涯「最令人興奮的時刻」。根據《CNBC》報導,奧特曼指出,人工智慧創造的可能性使現在「可能是職業生涯起步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或許是有史以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 社群媒體巨頭 Meta(META-US) 宣布與生成式人工智慧實驗室 Midjourney 簽署合作協議,將取得該新創公司的「美學技術」(aesthetic technology)授權,並計劃應用於未來的 AI 模型與產品,進一步提升影像生成能力。






  • 2025-08-22
  • 美股雷達

    即使 Meta Platforms(META-US) 才剛傳出人工智慧 (AI) 部門凍結人力招募的消息,但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Meta 同時也從蘋果公司 (AAPL-US) 挖角一名重要的 AI 高層。知情人士說,帶領蘋果 AI 團隊並負責雲端基礎設施、訓練和研究的 Frank Chu,即將加入 Meta 超級智慧實驗室 (MSL)。






  • 2025-08-21
  •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Meta Platforms(META-US)在短短數月內挖角超過 50 位人工智慧 (AI) 研究員與工程師後,近日已宣布凍結其 AI 部門的招聘,並禁止現有員工在部門內部轉調。這項措施自上周起生效,與同時展開的組織重整同步進行,但並未明確告知凍結期限。






  • 美媒《大西洋月刊》本周發文指出,在當前的人工智慧時代,年輕世代正經歷著一種作家 Kyla Scanlon 所稱的「可預期進步的終結」現象。這種理論認為,通往穩定經濟生活的傳統路徑已不再可靠,許多人擔憂人工智慧將奪走他們職業生涯底層的入門級工作,這創造了一種普遍的恐懼感和不穩定性。






  •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三 (20 日) 報導,微軟 (MSFT-US)AI 執行長蘇萊曼警告,未來 2 到 3 年內可能出現「看似有意識的 AI」,這類 AI 系統將具備同理心等特徵,可能導致民眾對其產生依戀,進而主張 AI 權利。蘇萊曼認為,這會讓人們脫離現實,破壞脆弱的社會聯繫和結構,扭曲迫切的道德優先順序。






  • 美股雷達

    《CNBC》周三 (2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正與其他大型投資人洽談,以折價換取股權注資。這一舉動被視為延續日前軟銀 (SoftBank) 投資 20 億美元的後續動作,反映出英特爾在轉型過程中急需資金支持。






  • 2025-08-20
  • 港股

    中國搜尋引擎龍頭百度 (Baidu)(09888-HK) 周三 (20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30) 財報,營收自 2022 年來出現最大降幅,主要受到中國經濟低迷、廣告投放緊縮的拖累,即便雲端服務與人工智慧 (AI) 相關業務保持成長,仍未能完全抵消壓力。






  •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副主席鮑曼 (Michaelle Bowman) 周二 (19 日) 表示,銀行和監理機關應該擁抱新科技的好處,包括人工智慧 (AI) 和加密貨幣,否則將減弱它們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並明確表示「變革將到來」,暗示很快就會鬆綁管制。






  •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二(19 日)的報導,Meta(META-US)將新成立的 AI 部門拆分為包括大型語言模型、基礎研究、產品應用和基礎設施部門四個獨立團隊,並重新分配現有 AI 員工,希望更好地運用花費數十億美元挖角的頂尖人才,加速追求超級智慧目標。






  • 《彭博》周二 (19 日) 報導,在華爾街瘋狂追捧人工智慧 (AI) 投資之際,亞馬遜 (AMZN-US) 股價卻落後那斯達克 100 指數,今年僅漲 4.6%,不到大盤的一半。主因是 AWS 雲端業務增速不及微軟 (MSFT-US) 與 Google(GOOGL-US),令投資人擔憂 AI 投入未能轉化財務成果。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周二 (19 日) 表示,公司正在評估多項產品,針對先前媒體報導該公司正為中國市場開發一款新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消息作出回應。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這款新產品暫名為 B30A,預期將基於輝達最新的 Blackwell 架構,性能將超越目前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 H20 晶片。






  • 2025-08-19
  •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 (DeepSeek) 周二 (19 日) 宣布,推出其人工智慧 (AI) 模型 V3 的升級版 V3.1,並表示已經準備好進入測試階段。根據該公司在官方微信社群的貼文,V3.1 的主要改進在於擴展了上下文長度 (context window),意味著模型能在處理單一查詢時考慮更多資訊,從而更好地維持長對話,並提升記憶與回溯能力。






  •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19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才公開呼籲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下台,不到兩周後情勢急轉直下,陳立武如今反而有望獲得美國政府與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的資金挹注,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巨頭注入新動能。






  • AI 時代,藍領職業正意外翻身。一名洗碗工,甚至可能比牛津、哈佛畢業的高薪白領更具就業保障。這一幕,正應驗了「AI 教父」Geoffrey Hinton 的預言:人工智慧正在加速取代白領工作,美國就業市場呈現兩極化。在 AI 風暴的衝擊下,美國職場分化鮮明。






  • 奧特曼 (Sam Altman) 在 2022 年底以 ChatGPT 點燃的人工智慧 (AI) 熱潮,連他自己也感到不安?這位 OpenAI 執行長日前表示,投資人對 AI 已經過度興奮,並數次重複「泡沫」一詞,對此華爾街的看法不一。「The Verge」上周五報導,奧特曼向媒體表示,他認為 AI 市場處於泡沫階段,他說:「整體投資人對 AI 是否過度興奮?我認為是。






  • 美股雷達

    Investopedia 報導,隨著企業加速採用人工智慧 (AI),摩根士丹利預估,單就 AI 採用帶來的年度淨經濟效益而言,扣除實施成本之後可能高達約 9200 億美元,相當於標普 500 企業 2026 年預估稅前獲利的 28%。摩根士丹利指出,這將轉化為約 13 兆到 16 兆美元的市值成長,但整個過程需要多年才能實現,而且企業能否完全享受到全部效益,仍存在很大的風險。






  • 美股雷達

    美國資安業者 Palo Alto Networks(PANW-US) 周一 (18 日) 盤後公布的上季財報優於預期,並預測在旗下人工智慧 (AI) 驅動的資安解決方案帶動下,全年營收和獲利都將超越市場預期,加上目前擔任技術長的創辦人宣布將退休,帶動公司盤後股價勁揚 5%。






  • 2025-08-18
  • 科技

    在近日舉行的 Ai4 2025 大會 上,被譽為「AI 教父」的 Geoffrey Hinton 再次表達了對人工智慧安全的擔憂。他警告,人類試圖控制 AI 的想法是一種虛幻的希望,並提出了一個有趣而大膽的觀點,未來的人類需要一個「AI 母親」,而非僅僅是 AI 助手。






  • 隨著中國與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AI 代理(AI agents)正迅速成為下一個重要戰場。這類技術能自動完成既定任務,被視為改變企業與消費市場的關鍵力量。而中國或將憑藉大幅低於美國的運算推理成本,搶得先機。巴克萊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中國企業和消費者對 AI 代理的採用速度,可能比美國等其他市場更快,因為中國的推理成本比美國低約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