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巴西勞工檢察官對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 提出訴訟,認為其在巴西建廠期間,存在人口販賣和工人奴隸般的工作條件,比亞迪負有責任。比亞迪回應稱,公司一直在與勞工檢察官合作,並致力於維護人權,尊重巴西和國際勞工保護規定,正在配合勞工檢察官的調查,並將透過法院文件對訴訟做出回應。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見聞》周三(28 日)報導,瑞銀的最新調查顯示,全球範圍內,考慮購買特斯拉 (TSLA-US) 的消費者比例從去年的 39% 降至 36%,選擇特斯拉作為首選純電動車的比例也從 22% 降至 18%。瑞銀分析師團隊指出,在中國市場,特斯拉被比亞迪 (002594-CN) 和小米 (01810-HK) 超越,退步至第三名,首選比例從 18% 降至 14%。
根據 KERUI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 4 月份的電池企業裝機量中,寧德時代 (300750-CN) 以 44.7% 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 比亞迪 (01211-HK) 弗迪電池以 23.3% 的份額排名第二。 這兩家主要的電池廠商合計佔據了高達 68% 的市場份額。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2025 年 4 月在歐洲市場銷量大跌 49%,不僅落後整體電動車成長趨勢,更被中國比亞迪 (002594-CN) 超車。馬斯克政治爭議及產品老化問題,引發投資人與消費者雙重疑慮。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 最新數據顯示,儘管歐洲 4 月電動車整體銷量年增 34.1%,但同月特斯拉在歐洲僅售出 7,261 輛電動車,較去年同期暴跌 49%。
週一(26 日),中國多家車企股價重挫,主因是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02594-CN) 針對超過 20 款車型推出新一輪降價與補貼措施。同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直言中國汽車產業已陷入「不健康狀態」。26 日,比亞迪港股大跌 8.6%,吉利汽車 (00175-HK) 下挫 9.5%,蔚來汽車 (NIO-US) 與零跑汽車 (09863-HK) 則下跌 3% 至 8.5% 不等,今日(27 日)盤中亦持續跌勢。
A股港股
在上周宣布大幅降價後,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周一 (26 日) 在香港股市領跌中國電動車板塊,帶動整個行業普遍走低,市場對新一輪價格戰的擔憂加劇。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如今約有 100 個品牌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爭奪市占率,導致競爭異常殘酷,價格戰廝殺慘烈。
港股
香港股市周一 (26 日) 震盪下跌,恒生指數低開後持續下探,收盤下跌 1.35%,報 23282.33 點。恒生科技指數也收跌 1.7%。市場情緒持續低迷且謹慎。大市成交額為 2235.2 億港元。盤面上,汽車股領跌大盤。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因再掀價格戰而股價跳水,其 H 股收跌 8.6%,吉利也下跌逾 9%,帶動整個汽車板塊顯著下挫。
A股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4 月在歐洲純電動車 (BEV) 銷量達 7231 輛,首次超過特斯拉,打破後者長期以來的市場領導地位,特斯拉(TSLA-US) 當月銷量為 7165 輛。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Jato Dynamics 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 4 月,比亞迪在歐洲的新增純電動汽車登記銷量達到 7231 輛,年增 169%,成功躋身歐洲電動車銷量十大品牌之列,特斯拉的銷量則出現 49% 的大幅下滑,排名也因此下降。
港股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4 月在歐洲市場電動車銷售量首度超越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SLA-US),創下歷史里程碑,顯示歐洲市場格局出現顯著變化。根據市調機構 Jato Dynamics 最新數據,比亞迪 4 月在歐洲共登記 7,231 輛純電動車 (BEV),年增高達 169%,首次躍升進入歐洲電動車銷售前十大品牌,並擊敗特斯拉排名其前一位。
A股港股
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的 A 股和 H 股股價近日雙雙走強,再創歷史新高。其中,A 股盤中一度突破每股 400 元,最高達到 404 元。港股表現同樣亮眼,一度大漲超 4%,首次突破每股 460 港元,盤中最高價超過 464 港元。
港股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周三 (21 日) 於柏林發表全新電動車款「Dolphin Surf」(海豚衝浪),正式成為該公司在歐洲推出的第 10 款車型。此車售價自 22,990 歐元起 (約新台幣 79 萬元),續航力最長達 507 公里,並在 6 月底前提供 19,990 歐元起的限時優惠價,藉此壓低價格門檻,對歐洲本地車廠構成更大壓力。
港股
港股周三 (21 日) 延續反彈趨勢,恒生指數收盤上漲 0.62%,報 23827.78 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 0.51%,報 5342.41 點,國企指數漲 0.84%。恒指盤中一度衝高,最高見 23917 點。大市成交額達到 2162.54 億港元。
港股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本月迎來重大戰略突破,繼歐洲總部正式落腳匈牙利後,宣布正式進軍全球遊艇產業,以技術創新驅動全球化版圖擴張。這家從電池製造起家的深圳企業正以「工程師精神」改寫世界產業格局。作為去年全球首家達成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 1000 萬輛的車廠,比亞迪近期動作頻頻,其投資建造的全球最大汽車運輸船 (200 公尺級) 已投入運營,標誌著企業物流控制力躍升。
根據政府數據,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在 2025 年初,成為新加坡最暢銷汽車品牌,首度超越長年居冠的豐田。這顯示比亞迪積極擴展海外市場的努力正獲回報。2025 年前 4 個月,比亞迪在新加坡銷售汽車 3002 輛,占新加坡汽車總銷量的 20%。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 正悄悄向投資人釋出長期擴張藍圖。根據《路透》周四 (8 日) 引述多位知情人士報導,比亞迪目標在 2030 年前,實現其全球銷售中「一半來自中國以外市場」,意味著該公司將與豐田汽車 (Toyota) 與福斯汽車 (Volkswagen) 等傳統汽車巨頭直接競爭全球市占。
當全球車廠仍在燃油車與電動車的轉型陣痛中掙扎,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交出一份堪稱「降維打擊」的成績單,今年首季全球銷量 100.08 萬輛,以單季破百萬輛的戰績碾壓傳統車廠巨頭。比亞迪在亞太市場中攜高端品牌騰勢橫掃香港、新加坡、泰國、澳洲四大市場,香港以 0.25 萬輛銷量終結豐田、特斯拉的統治,新加坡以 0.22 萬輛蟬聯銷冠,泰國、澳洲更以 0.88 萬輛雙雙登頂。
特斯拉 (TSLA-US) 在歐洲市場遭遇銷售滑鐵盧,4 月於德國、英國、法國、瑞典等多個核心市場的銷售大幅下滑,創下兩年新低,顯示其在歐洲的頹勢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 (BYDDY-US) 則強勢崛起,歐洲多國註冊量出現爆發式成長,成為當地市場最大黑馬。
美股雷達
德國道路交通機構 KBA 周二 (6 日) 表示,即使德國電動車銷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但特斯拉 (TSLA-US) 4 月在德國的銷量卻幾乎減少了一半。KBA 表示,特斯拉 4 月在德國銷售了 885 輛電動車,年減 45.9%。1 至 4 月,特斯拉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 60.4% 至 5820 輛。
港股
中國多家新能源車廠周四 (1 日) 集中發表 4 月銷售數據,市場呈現「新舊交替、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儘管部分車廠受車型迭代影響出現短暫波動,但在上海車展新車密集發表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車市仍展現出強勁韌性。比亞迪(002594-CN)(01211-HK) 以逾 38 萬輛的銷量穩居榜首,零跑汽車 (09863-HK) 則以 4 萬 1039 輛的成績刷新自主新勢力紀錄。
國際政經
匈牙利官員 28 日表示,匈牙利不會削弱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為該國政府迄今不屈服美國要求疏遠中國最明確的訊號。匈牙利經濟部長 Marton Nagy 週一在布達佩斯告訴記者,目前為止,還沒看到能與中國投資規模匹敵的美國投資項目,其中一個障礙是,美國前政府與匈牙利終止了稅收協定後,尚未達成新的稅收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