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
台股新聞
主計總處今 (5) 日公布 8 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 (CPI) 年增率為 1.60%,連續 4 個月低於 2% 通膨警戒線,不過,368 項查價項目中,仍有不少項目漲幅超過 5%,包括蔥價漲幅逼近 40%、金飾及珠寶漲近 20%。主計總處說明,近月颱風和豪雨造成農產損失,蔬菜價格攀至高檔,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加上房租、家庭管理費用、醫療費用、補習及學習費、交通工具零件及維修費等費用調升,以及臺鐵票價調漲,惟成衣、油料費、機票和通訊費等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美國製造業 8 月連續第六個月陷入萎縮,顯示工廠活動持續承壓,但同時也出現部分回暖跡象,包括新訂單轉為擴張,以及人工智慧 (AI) 相關投資支撐部分產業。不同調查數據凸顯製造業景氣矛盾,未來走勢仍不明朗。美國 8 月 ISM 製造業指數細項:新訂單指數報 51.4,前值 47.1 生產指數報 47.8,前值 51.4 僱傭指數報 43.8,前值 43.4 供應商交貨指數報 51.3,前值 49.3 存貨指數報 49.4,前值 48.9 客戶端存貨指數報 44.6,前值 45.7 價格指數報 63.7,前值 64.8 未完成訂單指數報 44.7,前值 46.8 出口訂單指數報 47.6,前值 46.1 原物料進口指數報 46.0,前值 47.6 圖:ISMISM 與標普數據分歧 新訂單回升但生產放緩供應管理協會 (ISM) 周二 (2 日) 公布 8 月製造業指數報 48.7,高於 7 月的 48,但仍低於榮枯線 50,連續六個月處於萎縮。
台股新聞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25)日表示,台電在今年 5 月、6 月與 7 月已經「由虧轉盈」,全年損益兩平的可能性大幅提升。然而,台電帳上仍有高達 4,369 億元的累積虧損,如何處理這筆財務黑洞,仍需仰賴政府的政策支持與預算編列。曾文生指出,台電能夠在近三個月轉虧為盈,主因是國際燃料價格回穩與匯率因素改善。
美股雷達
美國 8 月製造業活動意外強勁反彈,擺脫上月的萎縮狀態並推升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至今年以來新高。這波反彈顯示需求強勁、就業增加,但同時也伴隨關稅推動的成本壓力,市場擔憂通膨再度升溫,可能會讓聯準會 (Fed) 貨幣政策更傾向「維持鷹派」。
大陸政經
中國人民銀行周五 (15 日) 發布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指出將「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報告強調,將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供應量增長匹配經濟增長及物價總水準預期目標,持續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
黃金
黃金周四 (14 日) 下跌,美國 7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比預期火熱,加上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滑,都削弱了市場對聯準會 (Fed) 降息的巨大押注,美元和美債殖利率雙升也抑制金價。黃金現貨價下跌 0.5%,報每盎司 3337.21 美元。
根據《路透》周三 (13 日) 報導,隨著部分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政策委員擔憂物價的「第二輪效應」正在形成,要求央行改變政策溝通方向,外界對日銀撤換一項定義模糊的通膨衡量方式、改用更偏鷹派的立場傳遞未來升息路徑的呼聲正與日俱增。日銀總裁植田和男過去主張緩慢升息,理由是「基礎通膨」——側重國內需求與薪資成長的指標——仍低於 2% 目標。
高盛集團 (GS-US)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川普總統的關稅對消費者價格的影響才剛開始,這給陷入對降息步伐猜測的美國公債市場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包括 Jan Hatzius 在內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國企業迄今為止已承擔了關稅的大部分衝擊,但隨著公司提高價格,這一負擔將越來越多地轉嫁給消費者。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一(11 日)收盤同步走高,7 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 0.8%,較上月擴大 0.1 個百分點,為 2024 年 3 月以來最高。滬指周一收盤漲 0.34% 報 3,647.55 點,深證成指漲 1.46% 報 11,291.43 點,創業板指大漲 1.96% 報 2,379.82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8501 兆元。
台股新聞
主計總處今 (6) 日公布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 1.54%,前 7 月 CPI 平均年增率為 1.87%,在通膨警戒線 2% 之下,主計總處指出,近期的雨勢恐使菜價上漲,並反映至後續的 CPI 數據,至於關稅,目前對國內通膨影響有限。
綜合外媒周二 (5 日) 報導,美國 7 月服務業活動幾近停滯,企業在需求疲軟、成本上升及關稅不確定性下收縮人力,就業指標創新冠疫情以來低檔。供應管理協會 (ISM) 非製造業指數降至 50.1,低於市場預期,顯示該占美國經濟三分之二的部門僅勉強擴張。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下修今年我國民間消費、但上修外需和民間投資,預期全年經濟成長將呈「前高後低」格局,全年經濟成長率 (GDP) 為 3.02%,較 4 月預測上修 0.11 個百分點,有望保 3。台經院說明,儘管美國關稅政策仍構成潛在風險,但受惠於對等關稅暫緩實施,提前備貨效應在上半年發揮明顯支撐力道,推估上半年 GDP 年增率可望突破 5%,然而,隨著下半年提前拉貨動能逐漸減弱,企業獲利面臨壓力,恐影響民間投資與消費意願,下半年 GDP 年增率將回落至 1% 以下。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五 (18 日) 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最新調查顯示,7 月初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攀升至 61.8,創下五個月新高,較前月的 60.7 進一步上升,且高於市場預期的 61.5。這主要受惠於民眾對經濟前景與通膨預期的持續改善,但數值仍低於去年全年水準。
黃金
黃金周四 (17 日) 下滑,主因是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帶動美元走強之後,使黃金受到打壓,同時,投資人持續等待關稅方面的新發展。紐約黃金期貨下跌 0.4%,報每盎司 3345.30 美元。黃金現貨價下跌 0.3%,報每盎司 3337.43 美元。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10 日) 報導,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穆薩林(Alberto Musalem)表示,關稅對通膨構成上行風險,但現階段仍難以判斷是否會對物價產生持久影響。他預期關稅效應將在今年下半年的數據中更明顯的顯現。「關稅的衝擊還在發酵中,」Musalem 說:「有一種情況是,很可能到今年第四季,或明年第一、二季,關稅都還在對經濟產生影響。
經濟學家、研究人員和分析師警告,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將藉由提高物價,帶給消費者沉重打擊。儘管近期經濟數據顯示,整體通貨膨脹仍保持相對溫和,但經濟學家警告,物價的上漲才剛剛開始。據《CNN》報導,多重原因造成了通貨膨脹的「滯後」現象:• 關稅分階段實施:最早的關稅於 2 月和 3 月生效,但大部分關稅直到 4 月或之後才宣布或實施。
美股雷達
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並在 7 月 7 日宣布擬對至少 14 國加徵 25-40% 不等的關稅後,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 The Budget Lab at Yale() 公布最新分析,新一輪關稅將拖累美國經濟和就業成長,但衝擊沒有美國總統川普 4 月 2 日的「解放日」關稅那麼大。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 0.1%,滬指應聲重回 3,500 點關口,6 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則下降 3.6%。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9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 月全國 CPI 較一年前上升 0.1%。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二 (8 日) 報導,白宮經濟委員會主席 Stephen Miran 周二將川普關稅導致物價上漲的可能性比作隕石撞擊地球。他在 CNBC 節目中表示,儘管經濟學家預警關稅將推升通膨,但數個月來並無相關證據,進口商品價格甚至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5 月間下跌。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二 (7/1) 表示,他預期進口關稅對美國物價的影響將在今年夏季開始浮現,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影響的幅度與時間點。他強調:「我們正在觀察,預計夏天會看到一些通膨數據的升溫。」鮑爾是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行的歐洲央行 (ECB) 年度央行論壇上發言,他坦言,物價影響「可能比預期更早、更晚、更高或更低」,決策者對情勢仍保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