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彭博》報導,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週五 (22 日) 在傑克森霍爾 (Jackson Hole) 經濟政策研討會上表示,「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使聯準會需要調整貨幣政策立場,釋出 9 月可能降息的訊號。市場解讀,此次動作傾向於「先降一次再觀望」,後續政策將高度依賴經濟數據。
阿根廷經濟在米雷伊 (Javier Milei) 政府領導下,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成長,但民間對生活成本的掙扎卻日益加劇,形成一幅複雜的經濟圖景。與此同時,曾揚言「斷絕關係」的米雷伊,如今務實轉向並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成為其經濟復甦的關鍵支柱。經濟指標報喜:戰略產業強勁增長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與普查局 (INDEC) 的數據,阿根廷經濟在 2025 年 6 月實現了同比 6.4% 的顯著增長,顯示出強勁的年度成長態勢。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隨著小型股與大型股的估值差距擴大,市場正關注羅素 2000 指數 (RUT-US) 是否有望迎來資金回流,甚至挑戰標普 500 指數 (SPX-US) 的長期優勢。根據統計,小型股已連續八年表現不及大型股,導致兩者估值出現顯著落差。
國際政經
為刺激消費、提振經濟,韓國政府正在探討效仿美國、日本推行「長周末」制度,即將部分固定日期的法定節假日調整至周一,形成三天小長假。據《韓聯社》、《韓國時報》、《每日經濟》等韓媒近日報導,此次政策討論源於韓國企劃財政部委托人事行政學會展開的研究,該研究於去年 12 月至今年 4 月進行,聚焦「星期制公休日」等休假制度改善方案。
中國消費者長期偏向儲蓄而非消費,背後的關鍵在於股市回報疲弱。這一現象不僅影響中國經濟成長,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頭痛,也使美國總統川普在改善中美貿易失衡上面臨挑戰。儘管近期股市出現反彈,但中國主要股指僅回到十年前泡沫破裂後的水準。相較之下,若十年前投資 1 萬美元於美國標普 500 指數,如今已增值超過三倍;同等金額投入中國滬深 300 指數,僅增加約 3,000 美元。
過去三年,中國經濟呈現一種奇怪現象:產能越擴張,價格越下跌,通縮愈發嚴重。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正陷入「通縮 + 內卷」的雙重困境,而官方正試圖以「反內卷」來應對持續的通縮危機。然而,專家警告,單靠反內卷遠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因為中國經濟背後的真正問題,不是競爭太激烈,而是「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15 日) 表示,他目前無需考慮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中國等國家徵收報復性關稅,但可能「兩三周後」就必須這麼做。川普先前威脅俄羅斯,如果不採取行動結束烏克蘭戰爭,美國將對俄國實施制裁,並對購買其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中國和印度是俄羅斯石油的兩大買家。
日本政府 8 月 15 日發布的 4-6 月國內生產毛額 (GDP) 快報值顯示,扣除物價變動影響後的實質季節調整值較上季增長 0.3%,按年率換算,增長 1.0%。隨著進行追溯修正,GDP 已連續 5 季實現季增長。據《日經中文網》,QUICK 事先匯總的民間預測中位數年化增長率為 0.3%,實際值超過了這項預測。
美股雷達
挪威商業媒體《挪威日報》(Dagens Naeringsliv) 14 日披露,美國總統川普上月曾突如其來致電挪威財政部長史托騰柏格 (Jens Stoltenberg) ,除討論關稅與經濟合作外,還直接詢問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事宜。消息人士指,通話發生時,史托騰柏格正於奧斯陸街頭散步。
過去十多年,隨著中國與諸多「全球南方」國家的崛起,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成為國際熱議話題。近日,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特聘教授 Hal Brands 就在《彭博》發表評論,深入分析了美國治下的和平秩序可能面臨的三大崩潰風險。
美股雷達
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最新報告警告,美國關稅政策對經濟的衝擊尚未完全反映,隨著過去措施的延遲效應顯現,以及新一輪關稅即將實施,對經濟的拖累恐將進一步加劇。在題為〈留意關稅差異〉(Mind the tariff gap) 的研究報告中,巴克萊指出,截至今年 6 月,美國的實際關稅稅率僅約為 10%,超過一半的進口商品仍享有免稅待遇。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 8 日警告,若法院最終裁定他以緊急權力推動的高額關稅政策違法,恐將引發與 1929 年相似的經濟大蕭條。川普於週五在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如果激進左派的法院在這個節骨眼上裁定我們敗訴,試圖摧毀美國歷來最大的財富、金錢與影響力,那我們將無法挽回,這將是 1929 年重演,一場『大蕭條』!」此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於 5 月裁定,川普對進口商品實施廣泛關稅的行動超出其法律授權。
國際政經
在全球經濟秩序的變革中,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 · 格里爾 (Jamieson Greer) 大使強調,當前的國際貿易體系亟需改革,以便更好地服務國家的經濟利益。格里爾指出,1944 年布雷頓森林會議所奠定的經濟秩序雖然已於 1976 年終結,但其遺產仍影響著今天的全球貿易。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四 (7 日) 公布全美最新經濟調查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整體支持度仍陷負面評價,51% 不滿意對比 46% 滿意。更令人憂心的是,在七大關鍵議題中僅有南部邊境安全獲得正面評價,通膨、關稅、稅務等政策均遭負評,6 成民眾認為收入追不上物價漲幅。
《Marketwatch》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 7 月非農就業報告出爐後,突宣布撤換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局長 Erica McEntarfer,引發外界對政府干預經濟數據獨立性的強烈關切。專家警告,此舉恐進一步削弱市場對官方數據的信任,並無助於解決報告本身的根本問題。
國際政經
對於 7 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不如預期,美國總統川普開除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麥肯塔弗(Erika McEntarfer)一事,《華爾街日報》(WSJ)直言,這等於「無效操作」,不僅無助川普挽救政治形象,反而可能損害政府對經濟數據的公信力與外部信任。
國際政經
瑞士政府正緊急應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瑞士商品加徵 39% 關稅的決定。瑞士商務部長帕姆蘭(Guy Parmelin)於週日(3 日)表示,瑞士不排除修改對美國的提案。根據川普政府公布的政策,此項新關稅將於 8 月 7 日正式生效,是川普全球貿易重啟計劃中最高的關稅之一,令瑞士震驚不已,行業協會警告稱,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將面臨風險。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在最新非農就業報告發布後,閃電開除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幾乎同一時間,聯準會(Fed)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也宣布辭職,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數據可信度與聯準會獨立性的空前質疑,分析師警告,此舉恐嚴重打擊全球資本對美國市場的信心。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大力推動全球關稅新秩序,宣稱將振興美國製造業、保護本土勞工,實現其「美國優先」經濟願景。然而,《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最新釋出的美國經濟與就業數據卻與川普的承諾背道而馳,反映出經濟成長陷入停滯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嚴峻挑戰。根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7 月新增就業人數僅為 7.3 萬人,遠低於預期。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關稅政策雖上路僅半年,但已在全球市場掀起深遠效應。市場顯示信心穩定,但各國貿易夥伴、企業高層與投資人紛紛對華府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感到憂心。專家指出,關稅不僅將成為未來新任美國總統難以放棄的財政工具,也正逐漸演變為解決非貿易問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