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





  • 美股雷達

    國際商業機器 IBM(IBM-US) 執行長 Arvind Krishna 強烈主張,美國聯邦政府不應該減少人工智慧(AI)及相關技術的研發資金,還應該增加這些支出。他強調,無論是 IBM 還是他本人,都堅定支持增加聯邦資金投入 AI 研發,以促進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 台股新聞

    安控廠晶睿 (3454-TW) 5/7-5/9 參加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亞太區業務主管吳永偉今 (7) 日受訪表示,晶睿通訊亞太區業務於今年第一季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30%,並積極佈局東南亞市場,將越南、新加坡及泰國列為未來拓展重點,並且會依據不同國家打造客製化方案。






  • 台股新聞

    光通訊股上詮 (3363-TW) 受惠於上半年客戶需求暢旺,包括剛剛公布的 4 月營收強勁增長,繳出月增 29.26%、年增 80.56% 的亮眼成績,加上公司稱已掌握矽光子 (CPO) 產品關鍵核心技術。今 (7) 日股價開盤震盪後,隨即迅速上揚,一度觸及亮燈漲停版。






  • 台股新聞

    jpp-KY(5284-TW)(經寶精密) 公布 4 月合併營收達 2.55 億元,雖較 3 月歷史新高略減 8.52%,但仍維持在歷史相對高檔,接近今年 1 月的高水準,年增幅也達 54.26%,並未受關稅戰影響,展望後市,jpp 表示,匯率波動影響有限,訂單穩健推進中,全年展望持續樂觀。






  • 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創辦人伍德 (Cathie Wood) 日前發出一封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的投資者信件,指出全球正步入一場由通貨緊縮與人工智慧(AI)驅動的新經濟時代。她預測,2025 年將成為財富重新洗牌的關鍵轉折點,並分享三大核心訊號,幫助投資者掌握潛在的黃金機會。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二 (6 日) 在米爾肯研究所全球大會上就人工智慧對就業市場的影響發表了直言不諱的看法:「你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慧奪走,但會被使用它的人奪走。」他補充道,「我建議 100% 利用人工智慧,不要成為那個人。






  • 專家觀點

    台股無量上漲:散戶退場,大戶接手台股在面對「川普關稅」與「台幣急升」雙重利空下,走出讓散戶意想不到的強勢反彈。觀察台股從 4/9 本波低點 17306 起漲,指數大漲超過 3000 點,但本波融資從 4/9 低點 2237 億,到昨日的 2094 億。






  • 瑞銀 (UBS) 在股神華倫 ·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宣布將於今年底卸下波克夏 · 海瑟威(BRK-B-US)執行長職務後,仍維持對該公司股票的「買入」評級,瑞銀將波克夏目標價定為 606 美元。該行表示,接班計畫早已在市場預期中,未來營運策略預計不會出現重大改變。






  • 美股雷達

    美超微 (Super Micro)(SMCI-US) 發布疲弱的本季財測,並再度調降全年度財測,周二 (6 日) 盤後股價重挫近 5%。F2025 Q4(6 月為止) 和全年財測關鍵數字 vs LSEG 訪調分析師預測Q4 營收:56-64 億美元 (年增 19%) vs 65 億美元 Q4 調整後 EPS:40-50 美分 vs 66 美分全年營收:218-226 億美元美超微預估,6 月為止的全年度營收將介於 218-226 億美元,前一次修正後的區間是 235-250 億美元,再之前的原始預估是 260-300 億美元。






  • 美股雷達

    超微 (AMD-US) 周二 (6 日) 公布上季營收成長 36%,跑贏市場預期,而且拜人工智慧 (AI) 高階電腦需求之賜,本季財測也強勁,激勵盤後股價一度大漲 6%,但隨著超微示警,由於美國對主要出口中國的 MI308 晶片加強管制,全年營收將減少 15 億美元,盤後股價一度翻黑。






  • 美股雷達

    據《CNBC》報導,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二 (6 日) 表示,中國的人工智慧 (AI) 市場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可能將達到約 500 億美元規模,若無法參與其中將是一項「巨大損失」。黃仁勳指出,若能對中國銷售產品,將為美國帶來收入、稅收,並「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6 日) 報導,IBM 執行長克利希納 (Arvind Krishna) 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該公司已經利用人工智慧(AI),尤其是能自主執行任務的「AI 代理人」(AI agents),取代數百名人力資源部門的員工。






  • 2025-05-06
  • 台股

    為因應服務業對 AI 人才的迫切需求,經濟部預計用四年來推動 AI 應用,商業發展署今(6)日宣布,今年首度推動「商業服務業 AI 人才培育」,錨定服務業,協助企業培育 AI 應用所需人才,預計今年先撥 4000 萬元預算,目標培育 8000 位 AI 人才。






  •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二 (6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於 5 月 13 日展開中東訪問,外界預期此行將促成數項航空與軍事合作大單。知情人士透露,卡達航空正準備下訂約 100 架波音 (BA-US) 寬體客機,並保留追加百架的選項,可能成為整趟行程中最受矚目的亮點。






  • 台股新聞

    近期市場最關注的焦點之一,莫過於美國幾大雲端服務業者在四月底陸續公布的 2025 年第一季財報。這四大業者——亞馬遜、微軟、Google 以及臉書(Meta)——不僅是科技產業的領頭羊,更是整個 AI 伺服器供應鏈最重要的「乾爹」。他們的資本支出動向,直接影響 AI 相關硬體需求。






  • 台股新聞

    華碩 (2357-TW) 共同執行長胡書賓今 (6) 日於 2025 年 COMPUTEX 論壇發表演講,而隨著企業對數據隱私安全和本地運算的重視度提高,小型化、高效能的本地 AI 部署成為新趨勢,預計本地化 AI 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到 2033 年將維持 15% 至 20% 的年複合成長率,胡書賓表示,華碩自 2011 年起已在台灣協助政府及企業單位完成八座中大型 AI 資料中心建置,這些建置經驗讓華碩累積了從設計到部署的完整解決方案能力,能夠回應客戶在不同階段的專業需求。






  • IBM(IBM-US) 正積極爭奪企業級人工智慧 (AI) 市場。公司於周二 (6 日) 推出一系列新工具,旨在協助客戶管理並整合來自 Salesforce、Workday、Adobe 等多家供應商的 AI 代理,以應用於其關鍵業務。此外,IBM 於四月宣布,計畫在未來五年內於美國投資 1500 億美元。






  • 美股雷達

    美國時間週一(5 日),人工智慧領導企業 OpenAI 正式宣布放棄原訂的組織重組計畫,決定不再將其經營主體由非營利法人轉型為營利企業。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公司將繼續由現有的非營利組織掌控,並將旗下的營利部門轉型為公益法人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由非營利組織作為最大股東,負責營運方向與重大決策。






  • 美國眾議員佛斯特 (Bill Foste) 準備在未來幾周內提出一項立法,要求驗證人工智慧 AI 晶片,如輝達 (NVDA-US) 製造的晶片的最終目的地。這項措施旨在遏止這些晶片大規模走私到中國,因其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法規。此項法案已獲得兩黨支持。






  • 中國大陸五一長假期間,上海徐匯區的「模速空間」人工智慧創新浪潮依舊洶湧。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落地,從「北斗七星」龍頭企業矩陣到「7+10」產業生態圈,徐匯正以 AI 為引擎,書寫全球科創地標的崛起篇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二 (4 月 29 日) 在當地考察時明確指出,上海需在 AI 發展與治理領域「力爭走在前列」,為這座城市的 AI 宏圖再添政策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