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
基金
台灣正式公布與美國對等關稅稅率暫定為 20%,雖較原先的 32% 顯著下調,但仍高於日本與韓國的 15%。此消息引起市場短線波動,不過隨著全球資本逐步將焦點轉向 AI 發展,台灣作為全球 AI 供應鏈核心之一,反而可能因勢得利。1. 台灣關稅尚未定案,談判窗口仍在相較日本與韓國已透過先前的談判換取了 15% 的優惠稅率,並搭配 5,500 億美元與 3,500 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作為交換條件。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8/1) 在 7 月非農就業報告公布後再度發文施壓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要求立即降息。川普在社群平台上寫道:「太少、太晚。『慢郎中』鮑爾是一場災難。降息吧!好消息是,關稅正為美國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圖:川普 Truth Social這番言論緊隨非農數據爆冷出爐之後。
基金
川普就職轉眼已期滿半年,除了舉世震驚的對等關稅,期間也推出多項重量級政策計畫,其中包含 AI 發展。隨著 AI 迅速演化,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緊布局 AI 政策與產業鏈,美國《AI 行動計劃》(AI Action Plan),明確表態將以「去管制、建基礎、推外交」為核心戰略,以鞏固其全球 AI 主導地位。
基金
聯準會以 9 票贊成、2 票反對,將基準利率維持在 4.25%–4.50% 不變,再度抵禦總統川普「立刻降息」的政治壓力。主席鮑威爾坦言,關稅與通膨仍充滿不確定性,市場因此把 9 月降息機率下修至四成,美債殖利率攀升、美元走強,美股各指數則漲跌不一。
基金
銀行熱銷的後收型基金主打免申購手續費,吸引到眾多投資人的關愛。比起手續費前收的基金,感覺省下一大筆,然而天下真有白吃的午餐?為什麼鉅亨買基金建議你選擇前收型基金,千萬別買後收型的 2 大理由。1. 理由 1:遞延手續費超貴銷售後收型基金的人都會說:後收型基金只要持有超過 3~4 年以上,就不用另外再付手續費。
基金
正如「鉅亨買基金」先前在《投資雷達》還在等關稅?市場已悄悄啟動上漲模式與《市場快訊》延期、談判、上漲──關稅戲碼背後,誰才是真贏家?中所提到,關稅從來就不是市場真正應該關注的核心變數,真正左右資金流向的,是經濟數據與企業成長趨勢。如今市場正逐步驗證這項觀察,懂得掌握節奏的人早已布局。
基金
對多數人來說,「每月有現金流」一直是基金投資最具吸引力的特點之一。然而,隨著投資目標日益多元,過去那種單靠「配息級別基金」的做法,已難以同時滿足資產成長與現金流穩定的雙重需求。許多追求「現金流」的人,誤以為只能選擇平衡型或債券型基金,而與成長潛力較高的股票型基金無緣。
基金
隨著退休儲蓄意識抬頭,政府推動 TISA(台灣個人專戶投資帳戶)制度,鼓勵國人以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式累積退休金。市場上也因此推出了專屬的「TISA 級別基金」,這類基金不僅申購手續簡便、投資門檻低,管理費更是比一般基金來得優惠許多。為什麼應該把握 TISA 級別基金帶來的優勢?1. 為何要開立 TISA 帳戶?台灣於 2025 年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口,退休金準備迫在眉睫。
基金
累積資產的關鍵在於「及早投入、降低成本、依賴專業」。政府推出的低費用 TISA 基金滿足前兩項,而透過鉅亨買基金,你更能疊加三重平台優勢:專屬「TISA 專區」讓搜尋一鍵到位;彈性的「定期定額+口袋帳戶」機制,使扣款日與資金目標緊貼你的生活節奏;以及「研究部+顧問團隊」每週市場洞見與客製建議,隨時為你導航。
基金
近期 AI 再度帶動科技股頻創新高,很多人怕高點震盪先獲利了結,手上資金卻又苦無去處。不管你是還想繼續搭上 AI 成長列車、尋找有機會落後補漲的便宜標的,又或者想先停泊在相對穩健的資產來等待下一個進場點,我們都幫你準備好了,趕快來看看!1. 基礎建設類股跟上 AI 擴產全球基礎建設類股目前本益比僅 19.6 倍,比過去五年均值 23.6 倍低了近兩成;同時股東權益報酬率已升至 11.3 %,資產報酬率也拉高到 3.4 %,獲利品質優於歷史平均。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23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加大對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的批評,引發市場預期 Fed 可能於 2026 年出現領導階層更替,促使債券交易員加碼押注未來將大幅降息,提前布局 Fed 政策轉向的可能性。利差擴大反映市場預期轉變交易員對 2026 年 Fed 降息幅度的押注已顯著升高,從 4 月預估的 25 個基點上調至目前的 76 個基點。
基金
剛開始學理財,常聽到「基金」這個詞。你可能會問:基金到底是什麼?買基金到底在買什麼?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快速認識「主動式基金」,幫助你打好投資的第一步基礎。1. 基金是什麼?基金,就像一個「大家一起集資,請專業人士協助打理資金」的大金庫。
基金
近期 AI 科技股的強勢表現,讓許多人看著股價一再創新高時,不免心生疑問:現在進場會不會已經太晚?是不是已經到了頂點?其實,AI 產業的發展仍在初期階段,市場正經歷結構性的深度變革。每一次的創高,反而都是新一輪產業升級的開始,而不是結束。1. 技術飛躍,改寫人類文明想像當前 AI 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尤其從 GPT 這類大型語言模型的問世,到能夠靈活操作的仿人機器人陸續登場,AI 技術正從單純協助人類,逐步邁向自動化與自我進化的新階段。
台股新聞
根據最新一周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投資人持續回補長天期美債 ETF,帶動整體債券 ETF 受益人數連 2 周成長,周增逾 7000 人。法人指出,債市利空逐步淡化,美國公債價格逢低仍具吸引力,相較於股市高波動性,債券整體更具防禦性,建議投資組合仍應將債券 ETF 納入配置。
基金
7 月 20 日,日本舉行第 27 屆參議院選舉,結果讓全球市場為之一震。執政多年的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聯盟不但喪失了參議院多數,更首次在參眾兩院皆無法單獨過半,創下自 1955 年自民黨成立以來的歷史新局。這場歷史性的慘敗為日本政局增添更多不確定性,然而,從長期觀點來看,這是否反而是孕育改革與轉機的起點?1. 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執政聯盟失守國會主導權本次第 27 屆日本參議院選舉,原本由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最終僅拿下 47 席,未達過半門檻的 50 席。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8) 日終場大漲 269 點,收在 23383 點,創下五個月來新高,台積電今日盤中也一度達 1160 元,追平歷史新高價,而外資不僅連四買,也斥資 222 億元敲進台積電 1.9 萬張,顯見對台積電後市的正向看法。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419.4 億元,外資買超 309.24 億元,呈現連四買,自營商也加碼 76 億元,同樣連四買,投信回頭買超 34.2 億元;期貨方面,外資大幅減碼空單 4207 口,未平倉空單水位降至 48010 口。
基金
美國重量級科技七巨頭將於 7 月下旬陸續公布財報,包含特斯拉、Alphabet、微軟、超微、Meta、高通,8 月起則有亞馬遜、蘋果、英特爾、思科、應用材料等,而市場主流 AI 的溫度計 - 輝達(NVIDIA)7/28 財報公布,科技巨頭財報結果有助釐清市場雜音,增添 AI 相關概念股漲升動能。
台股新聞
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和美國聯準會 (Fed) 利率決策,持續影響國際市場行情走向,面對高度不確定性,國泰證券今 (16) 日發布 7 月投資觀點,主要看好中港、日本、黃金和債券投資為正向。國泰證觀察債市發展指出,美元債券仍具市場優勢,美國投資等級債指數的殖利率處於 5% 以上的高檔水準,資金可望維持穩定流入美元投等債,且美銀認為債市將受到偏好殖利率的投資買盤 (如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 支持,因此,建議投資人可考慮高信評的優質標的,在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做為核心防禦部位。
基金
想像一下,每個月帳戶裡都會固定收到一筆可預期的現金流,這樣的「被動收入」不僅讓退休族群安心,也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小確幸。過去,想擁有這樣的現金流,通常只能直接購買債券,但動輒 5,000 到 1 萬美元的門檻,對多數人來說根本高不可攀。隨著投資工具進步,「債券型基金」悄悄改變了這個遊戲規則——現在只需要三千元,就能輕鬆入手一籃子原本難以觸及的債券資產。
美股雷達
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近期提出大膽觀點,指出全球股市正因政策轉向而「融漲」。他認為,投資者應採取「All In」策略,直至長期債券殖利率突破關鍵水位,最終引發市場崩盤為止。Hartnett 解釋,川普政府的政策路徑已從「財政戒毒」,轉為無節制的「財政狂歡」模式,目標是透過製造「一個美麗的大泡沫」來支付巨額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