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最新數據顯示,小米除在汽車賽道上表現亮眼外,智慧手機業績也不惶多讓,今年第二季以 16.63% 的市佔率登頂新機啟動量榜首,啟動量達 1141.76 萬支,年增率 7.39%。小米正以 YU7 創下的銷售奇蹟為模板,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持續擴大影響力。
美股雷達
綜觀 2025 年第二季中國智慧手機市場,蘋果 (AAPL-US) 透過 iPhone 降價促銷與強大品牌力重返銷量前三,並有望交出比上一季更好的成績。華為表現仍然亮眼,但相較之下小米 (01810-HK) 卻後勁不足。有別於往年的發展,今年全球手機市場在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多家市場機構都給出了較平淡的預期。
港股
小米 AI 眼鏡上市後迅速「賣爆」,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2 日,實際用戶激活量已突破三萬台。陸媒《極客公園》報導認為,小米憑藉其強勢的品牌效能,正將 AI 眼鏡這一概念普及給更多普通數碼用戶,將整個行業從此前的「淺灘遊戲」帶入充滿變數與機遇的「深水區」。
港股
全球汽車業正經歷百年未有之權力重構,當歐美日韓車廠主導全球車市格局持續百年後,中國車廠正以雷霆之勢改寫歷史。最新統計顯示,在全球市值排名前 50 大車廠中,中國車廠佔據 17 席,佔比高達 34%,創下歷史新高。中國騰訊新聞汽車自媒體「象視汽車」今 (4) 日刊文指出,這場由電氣化與智慧化驅動的產業革命,正將全球汽車工業推向「中國時代」。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今 (3) 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2025 年全球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出貨量預計僅年增 3%,顯示該市場已邁入成熟期,未來將以中低價位為主力,此溫和成長趨勢將延續至 2028 年,主要受全球經濟不穩定、裝置使用壽命延長及缺乏突破性創新影響。
A股
中國手機製造商傳音控股 (688036-CN) 被譽為「非洲手機之王」,但如今這頭雄獅正面臨重重挑戰,被小米 (01810-HK) 等後來者緊緊圍攻,而嚴峻的市場情勢直接反映在其財務數據上,淨利暴跌約 70%。無奈之下,傳音被迫跨界進入造車業,試圖尋找第二條成長曲線。
港股
中國智慧手機大廠小米 (01810-HK) 周三 (2 日) 表示,旗下電動車最快要到 2027 年才會考慮進軍海外市場。小米創辦人暨執行長雷軍在當天的直播中表示,目前公司將專注於中國內需市場,原因是 SU7 與新推出的 YU7 車型訂單相當強勁。
科技
中國 AI 眼鏡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熱度,小米、Rokid、蘋果三大巨頭相繼發力,將這個曾經的小眾賽道推向消費性電子舞台中央。最新數據顯示,小米首款 AI 眼鏡上市三天銷售破 5 萬副,創下中國 AI 眼鏡最快銷售紀錄。根據周二 (1 日)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小米 AI 眼鏡在京東、天貓等四大電商平台核心店鋪銷售合計約 3.1 萬副,加上官網及其他通路,總銷量預計接近 5 萬副。
港股
在今年科技股強勁反彈之際,中國投資人卻在 6 月大舉拋售騰訊控股 (00700-HK) 、阿里巴巴 (09988-HK) 與小米 (01810-HK) 等重量級港股科技股。根據《彭博》彙整的港交所數據,6 月,中國投資人透過中國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合計拋售價值 464 億港元(約合 59 億美元)的騰訊控股、小米和阿里巴巴股票。
港股
小米 (01810-HK)首款純電 SUV 車型 YU7 上周四 (6 月 26 日) 發布後迅速點燃市場熱情,但隨之而來的交付周期爭議與產業連鎖反應正持續發酵。小米汽車官方訂購頁面顯示,YU7 標準版鎖單後交貨週期長達 57-60 周(約 13-14 個月),Pro 版為 50-53 周(約 11-12 個月),Max 版相對較短為 37-40 周(約 8-9 個月)。
港股
2025 年賽程過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階段性檢閱,零跑汽車 (09863-HK) 、問界、小鵬 (09868-HK) 在新勢力陣營中組成第一梯隊,單月銷量集體突破 4 萬輛大關,理想汽車 (02015-HK) 、小米 (01810-HK) 、蔚來 (09866-HK) 緊跟在後,形成第二集團,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背後,反映各家企業截然不同的發展策略和市場表現。
港股
中國小米集團 (01810-HK) 副總裁張劍慧周二(1 日)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稱,為提升員工幸福感,小米集團在北京昌平園區附近打造的小米青年公寓正式落成。據《界面新聞》報導,小米集團創辦人雷軍本人也轉發小米青年公寓相關訊息,並表示:「這是為小米年輕工程師打造的員工公寓,位於北京小米昌平園區附近,月租金(人民幣,下同)1,999 元,一共 2,600 套,應屆生優先入駐。
港股
摩根大通分析師近日發布一份深度研報,指出小米 (01810-HK) 電動車 YU7 的市場火爆,其背後的核心驅動力並非僅限於傳統交通工具的定位,而是類似潮玩品牌 Labubu 所展現的「稀缺性」需求模式。這份報告基於對小米上海旗艦店的實地考察與消費者交流,深入剖析了「小米現象」的本質,並預測 YU7 的成功,將加速提升中國品牌在乘用車市場的市佔率,對傳統外資品牌構成顯著壓力。
鉅亨新視界
6 月 26 日晚間,就在中國小米 (01810-HK) 舉行發布會之時,在小米 4S 店,YU7 銷售上演狂熱營銷怪象:銷售人員多次帶頭高呼,甚至拿著麥克風強調「晚了就沒有車了」、「早下定早排產」等,試圖煽動消費者購買情緒。第一波營銷熱浪,出現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上台介紹小米 YU7 時。
A股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小米 (01810-HK) 旗下高階電動 SUV YU7 上市後銷售表現遠超預期,顯著帶動市場信心,促使高盛將小米目標股價從 65 港元上調至 69 港元,並重申「買入」評級。據高盛分析,YU7 於 6 月 26 日發表後,首 3 分鐘內即接獲 20 萬輛訂單,1 小時內突破 28.9 萬輛,遠高於市場原預期的 15 萬輛。
港股
小米於 6 月 26 日晚間在「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隆重宣布推出旗下首款 AI 眼鏡,定價 1999 元人民幣起。陸媒《界面新聞》報導稱,這款價格比 Meta 熱銷的 Ray-Ban(約合人民幣 2143 元) 便宜約 150 元的眼鏡,被雷軍定位為「面向下個世代的個人智能設備」,支援語音通話、拍照錄影,透過語音和觸控操作,但不包含顯示功能。
A股港股
小米集團旗下首款 SUV 車型小米 YU7 於 6 月 26 日晚間正式上市,旋即引爆市場熱潮。發布會後 3 分鐘內,YU7 訂單便突破 20 萬台,1 小時內大定數量更達到驚人的 28.9 萬台。陸媒《財經天下》報導稱,這一銷售記錄成為中國汽車發展史上短期內難以超越的里程碑。
港股
港股周五 (27 日) 高開低走,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 0.17%,報 24284.15 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 0.07%,國企指數下跌 0.47%。個股方面,小米集團逆市上漲逾 3%,快手漲超 1%,而百度集團則下跌逾 2%。AI 醫療概念股普漲,其中平安好醫生漲逾 8%,這得益於阿里健康與諾和諾德在慢病管理上的合作,以及平安好醫生推出的「7+N+1」AI 醫療產品矩陣。
港股
小米集團 (01810-HK) 今 (27) 日在港股開盤跳漲 8%,因該科技巨擘周四 (26 日) 晚間舉行史上陣容最強大的新品發表會,以「人車家全生態」為主題舉辦了一場科技盛宴,創辦人雷軍攜史上最強大產品陣容亮相發布會,推出涵蓋汽車、手機、平板、AI 眼鏡及智慧家居等領域的新品矩陣。
港股
小米集團 (01810-HK) 周四 (26 日) 舉辦「米人車家全生態發表會」,一口氣推出多項新品,包括摺疊旗艦手機 MIX Flip 2、Redmi K80 至尊版、小米平板 7S Pro、小尺寸 K Pad、人工智慧 (AI) 眼鏡、小米 YU7 SUV 與 SU7 Ultra 限量版電動車,以及一系列穿戴式裝置與智慧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