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
美股雷達
根據最新發布的 2025 年全球市值 Top50 公司榜單,全球資本市場的產業版圖正經歷顯著重塑。AI 晶片巨頭輝達(NVIDIA)以 4.06 兆美元市值登頂為首,科技公司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強勢宣告「資源驅動」時代正邁向「科技主導」時代。
全球投資機構近期密集釋放看好中國市場的訊號,認為 AI、半導體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和政策環境改善,正推動中國資產重估,曾任避險基金經理的紐約家族辦公室管理人 Brett Barna 透露,部分國際投資者已開始戰略佈局中國市場,既為捕捉牛市機遇,也旨在分散過度集中於美國資產的風險。
香港股市周四 (18 日) 衝高回落,恒生指數在盤中一度站上兩萬七千點大關後,未能守穩,最終大幅收黑。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 1.35% 或 363 點,報 26,544.85 點。恒生科技指數與國企指數也同步下挫,分別收跌 0.99% 和 1.46%。
歐亞股
受到聯準會降息、科技股走強的激勵,日股週四 (18 日) 開高走高,開盤不久即再度突破 45000 點,日經 225 指數終場上漲 513.05 點或 1.15%,收 45303.43 點,為史上首度收在 4.5 萬點以上、刷新收盤紀錄。東證股價指數上揚 13.04 點或 0.41%,收 3158.87 點。
Investing.com 報導,科技分析公司 S3 Partners 周三 (17 日) 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輝達 (NVDA-US) 已成為以名目金額計算的最大空頭部位,規模達 343 億美元,主要與輝達市值飆升有關。事實上,就空頭部位占流通股的比例來看,這家人工智慧 (AI) 巨頭的空頭比例其實已經下降。
台股
聯準會可望重啟降息循環,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預估今年降息 3 碼,並在 2026 年再降 3 至 4 碼,將基準利率帶回中性水準,歷史經驗顯示,在類似的預防性降息週期中,美股長期表現看好,明年仍有望實現 10% 以上的漲幅,且特別有利科技股。
在聯準會議息前夕,香港股市迎來強勁漲勢,主要指數周三 (17 日) 高開高走。恒生指數終場大漲 469 點,漲幅 1.78%,收報 26908.39 點,盤中一度升至 26936 點的年度新高。市場交投熱絡,成交額顯著增至 3602.8 億港元。
摩根士丹利指出,2026 年北美網路產業將由 4 大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催化劑(模型迭代、智慧代理、資本開支、客製化晶片)及細分領域辯論驅動,同時看好共享經濟、網路旅遊、中小盤股發展機遇。在標的選擇上,大盤股偏好排序為亞馬遜 (AMZN-US)、Meta(META-US)、Alphabet(GOOGL-US);中小盤股(Smids)中,最看好 DoorDash(DASH-US)、Chewy(CHWY-US)、Duolingo(DUOL-US)、Unity(U-US)、Roblox(RBLX-US)。
美股雷達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Inc.(GOOGL-US) 本周寫下歷史新頁,其市值在周一 (15 日) 收盤時首次突破 3 兆美元大關,正式加入由輝達 (NVDA-US)、微軟 (MSFT-US) 及蘋果 (AAPL-US) 組成的菁英俱樂部,成為全球第 4 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港股
香港股市周二 (16 日) 主要指數表現分歧。截至收盤,恒生指數微跌 0.03% 或 8 點,收報 26,438.51 點。國企指數則微漲 0.02%。相較之下,恒生科技指数上漲 0.56%,收報 6,077 點。藥捷安康全天由漲 60% 到收盤跌逾 50%,成為市場焦點。
台股新聞
台積電 (2330-TW) 今 (16) 日上演秒填息,帶動台股再創新高,站上 25600 點之上,今年以來台股基金績效突飛猛進,主動型基金表現更是海放被動式 ETF,統計至 9 月 15 日,台股科技基金績效第一名高達 35%,前十強報酬率 20% 起跳,反觀台股 ETF 前十名,表現最佳者僅 18%,法人表示,股市多頭時期更能突顯經理人選股能力創造的績效價值。
美股雷達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周一 (15 日) 股價一度勁揚逾 4%,市值首度突破 3 兆美元,成為繼輝達 (NVDA-US)、微軟 (MSFT-US) 與蘋果 (AAPL-US) 之後,全球第四家邁入「3 兆俱樂部」的企業。
歐亞股
過去一周,美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非農就業與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整體呈現出「偏冷」的態勢,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Fed) 本周將宣布降息的預期。受此影響,全球資本市場迅速反應,新興市場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多國股市表現搶眼,頻創歷史新高,其中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上周五 (12 日) 收漲 1.19%,連 4 天刷新歷史高點,MSCI 亞洲指數上周亦漲 3.18%,韓國、新加坡、巴西及墨西哥等相繼創歷史新高。
解放日和關稅陰影似乎已成為過去式,華爾街如今再度瀰漫樂觀氛圍,尤其看好人工智慧(AI)帶動科技板塊成長。根據《巴隆周刊》報導,華爾街普遍相信,AI 不僅能持續推動輝達 (NVDA-US) 、博通 (AVGO-US) 、Meta(META-US)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等大型科技股上漲,更能幫助各產業提升效率與獲利,帶動整體企業盈利成長。
在甲骨文、輝達、博通等 AI 指標科技股接力領漲的帶動下,那斯達克指數幾乎日日創新高 (截至 2025/9/11);台股加權指數在大型電子權值股走強推升下,同步跟進創高,首度站上 2 萬 5 大關。全球科技主題基金受惠多頭氣盛,淨值同步登頂、牛氣沖天。
基金
美股屢創新高,市場焦點轉向聯準會可能降息,漲勢從大型股擴散至中小型股。法人看好,中型工業企業憑藉靈活性與適應力,受惠於基建與能源投資加速,具備顯著成長潛力。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基礎建設投資到 2033 年將為 GDP 增加 8,000 億至 1 兆美元,其中交通、能源與科技是主要貢獻來源。
港股
香港股市周五 (12 日) 強勢高開,其中科技巨頭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表現尤為搶眼,盤中一度大漲近 7%,股價創下自 2021 年 11 月 19 日以來的近 4 年新高。最終收盤漲 5.44%,報 151.1 港元。
歐亞股
日本股市本周表現強勁,日經指數連續第 3 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周五 (12 日) 收盤上漲 395.62 點或 0.89%,達 44,768.12 點,這是約一年兩個月以來,首次連續三個交易日更新。同期間,東證股價指數也上漲 12.73 點或 0.40%,收於 3,160.49 點。
港股
香港股市周五 (12 日) 強勁反彈,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 1.16%,報 26388.16 點;恒生科技指數升 1.71%,收於 5989 點;國企指數也上漲 1.13%。全日市場成交額達 3207 億港元。盤面上,科網股全線強勢上漲。其中,百度大漲逾 8%,阿里巴巴升超 5%;網易、騰訊、快手、嗶哩嗶哩以及聯想集團的漲幅均超過 2%,京東也上漲超過 1%。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周五 (12 日) 同步震盪走低,終止連 2 日上漲走勢,但上證指數(SSEC) 盤中再創階段新高,一度漲高至 3892.74 點,深證成指 (SZI) 也一度衝破 13000 點。滬指周五收低 0.12% 至 3870.6 點,深證成指亦跌 0.43% 至 12924.13 點,創業板指收黑 1.09% 至 3053.75 點,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2.52 兆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 832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