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
A股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產 AI 晶片市場延續高景氣度,主要廠商的業績在旺盛 AI 推理需求驅動下實現爆發式成長,同時透過策略儲備應對產業周期波動。財報數據顯示,儘管中國廠商與國際巨頭仍存差距,但技術自主性與生態協同能力正成為破局關鍵。海光信息 (688041-CN) 正憑藉 CPU 與 DCU(通用 GPU) 雙業務線穩居產業龍頭,今年上半年營收 54.64 億元,年增 45.21%,歸母淨利 12.01 億元,成長率 40.78%,而海光銷售費用佔比顯著高於同業,反映市場拓展力度持續強化。
螞蟻集團 (688688-CN) 近期密集軍晶片領域,一周內透過旗下上海雲玡企管顧問公司完成 3 筆關鍵投資,涵蓋新型記憶體、端側 AI 及網路晶片三大賽道,進一步強化「AI First」策略下的自主晶片生態佈局。上周二 (8 月 26 日),上海雲玡入股昕原半導體(上海) 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1.87%。
A股
根據上交所科創板 50 指數的編製規定,由於近期股價大漲,寒武紀 (688256-CN) 與中芯國際 (688981-CN) 的權重已超標,預計將面臨被動型基金的減持壓力。根據媒體報導與數據估算,追蹤科創 50 指數的基金,可能需在 9 月 15 日前出清超過 100 億元 (人民幣,下同) 規模的寒武紀持股。
今 (2) 日早上數據顯示,中國 A 股市場融資融券餘額達 2 兆 2969.91 億元(人民幣),一舉突破 2015 年高點 2.2728 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這項數據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標誌著 A 股市場兩融業務發展進入新階段。此前,A 股兩融餘額 8 月 6 日超過 2 兆元,時隔十年重新站上這一關口,之前史上最高點出現在 2015 年 6 月 18 日,當時 A 股正處於一輪上漲行情中。
A股
中國貴州茅台 (600519-CN) 股價周一(1 日)超過寒武紀,重新成為 A 股市場第一高價股。貴州茅台股價周一收盤為人民幣(下同)1,476.1 元,寒武紀 (688256-CN) 為 1,448.39 元。據《界面新聞》報導,8 月 27 日,寒武紀股價盤中一度超過貴州茅台,短暫登頂。
市場傳出阿里巴巴 (09988-HK) 旗下阿里雲因通義千問大模型面臨算力缺口,而緊急追加 15 萬片寒武紀 (688256-CN) 思元 370 晶片訂單,阿里雲官方已正式出面駁斥此消息不實。阿里雲表示,公司確實秉持「一雲多芯」策略,支持國產供應鏈,但採購 15 萬片 GPU 的傳言並不準確。
A股
根據高盛最新報告,寒武紀 (688256-CN) 2025 年的營收指引符合市場預期,同時高盛將寒武紀目標價上調至人民幣 2104 元,寒武紀的核心業務與 AI 晶片市場表現仍是投資者關注焦點。高盛在報告中將寒武紀 2025 至 2027 年的營收預測上調至 65.6 億、139.6 億、299.5 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則大幅上調 34%、21%、19%,分別達到 20.22 億、36.8 億和 77 億人民幣。
美股雷達
儘管輝達 (NVDA-US) 第二季財報亮眼,但與中國市場相關的 H20 晶片銷售數據全數缺席,顯示這家美國半導體巨頭在中國或將面臨與比亞迪 (002594-CN) 對特斯拉 (TSLA-US) 、華為對蘋果 (AAPL-US) ,以及 DeepSeek 對 ChatGPT 相似的市場挑戰。
中國 A 股當前最炙手可熱的族群無疑是晶片產業,從晶片設計到代工領域均呈現全面爆發態勢,但寒武紀 (688256-CN) 、中芯國際 (688981-CN) 、華虹公司 (688347-CN) 三大產業巨頭上周末相繼發布重要公告,此舉恐對本周晶片及半導體類股,乃至整體大盤走勢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 A 股上周在震盪中延續上行態勢,滬指與平均股價均以十字星報收,下影線格外醒目,滬指微漲 0.84% 至 3857.93 點,深證成指漲 4.36%,但市場波動遠超表面平靜,多檔科技股因漲幅過大發布異動公告或停牌,為狂熱的「科技牛」情緒按下暫停鍵,上周五 (8 月 29 日) 盤面更出現明顯分化,資金從高檔科技股向鋰電、稀土等族群轉移,市場風格切換的信號愈發強烈。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周五 (29 日) 報導,中國晶片業者和 AI 開發商在北京政府支持下積極開發自主技術,如阿里巴巴 (9988-HK) 推出新晶片,多家企業開發輝達 (NVDA-US) 替代品,力拼 AI 競賽。阿里巴巴原本是輝達的大客戶,現在卻和其他中國晶片商一起開發替代產品,填補輝達因為法規問題無法在中國正常銷售的空缺。
專家觀點
寒武紀先登千金,8/28 反超貴州茅臺登上股王寶座AI 加速器的浪潮,及 2023 年 10 月擴大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國產 AI 晶片的進口替代,一直是積極推動的政策之一,2024 年起,寒武紀從 100 元低檔起漲,年底來到 600 元,一路盤整的股價,H20 出口禁令解禁,但中國轉為主動的進口管制,導致從 2025 年 7 月發動新一波攻勢,突破 1000 元大關,並在 8/28 A50 期貨 8 月結算日,暴漲 15.73%,正式奪下股王寶座。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29) 日大幅收漲,上證指數(SSEC) 站回 3800 點大關,創 10 年新高,創業板指亦創下 3 年多新高,三大指數月線全數收紅。滬指今日收高 0.37% 至 3857.93 點,8 月累漲 7.97%;深證成指 (SZI) 收紅 0.99% 至 12696.15 點,8 月累漲 15.32%,創業板指收漲 2.23% 至 2890.13 點,8 月累漲 24.13&,滬深北三市成交額人民幣 2.8.06 兆元。
A股
中國寒武紀 (688256-CN) 周四(28 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當天收盤價較 7 月 28 日收盤價飆漲 133.86%,漲幅超過大部分同行業公司,且顯著高於科創綜指、科創 50、上證綜指等指數漲幅,股票價格存在脫離基本面的風險,投資者參與交易,可能面臨較大風險。
A股
中國 A 股市場近日見證了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寒武紀 (688256-CN) 的歷史性崛起。周四 (28 日) 其股價正式超越貴州茅台 (600519-CN),登上 A 股「新股王」寶座。市值超 5800 億元人民幣,並成為 A 股唯一股價破千的科技股。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四(28 日)收盤同步走高,寒武紀 (688256-CN) 收盤價接近人民幣(下同)1,600 元,反超貴州茅台 (600519-CN) ,再次「稱王」。滬指周四收盤漲 1.14% 報 3,843.60 點,深證成指勁漲 2.25% 報 12,571.37 點,創業板指勁揚 3.82% 報 2,827.17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 3.0013 兆元。
A股
中國 A 股周三(27 日)盤中出現歷史性一幕,下午 13:38,寒武紀 (688256-CN) 股價最高觸及人民幣 1,464.98 元,超越貴州茅台 (600519-CN) (同一時間股價為 1,460.94 元),短暫成為 A 股「新股王」。
科技
被市場寄予「輝達平替」厚望的寒武紀發布今年上半年財報成績單,這份堪稱「炸裂」的成績單瞬間點燃資本市場,該公司上半年營收 28.81 億元 (人民幣,下同),年漲 4348%,歸母淨利 10.38 億元,成功扭轉連續虧損局面。這份自 2016 年該公司成立以來最亮眼的財報,不僅創下公司歷史紀錄,更在二級市場掀起驚濤駭浪。
國際政經
英國《金融時報》(FT)周三 (2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晶片製造商正計畫在明年將國內人工智慧 (AI) 處理器總產量提高至三倍,顯示北京加快腳步追趕美國,並試圖減少對輝達 (NVDA-US) 的依賴,力求突破最先進 AI 技術領域。
A股
中國科技巨頭寒武紀 (688256-CN) 周三 (27 日) 盤中股價一度飆升超過 10%,達到人民幣 1464 元,短暫超越貴州茅台,成為 A 股市場的「新股王」。截至陸股午盤,寒武紀股價為 1435 元,上漲 7.98%,總市值已突破人民幣 600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