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家

台灣銀行家
因應極端氣候 引入氣候弱勢保險
風災豪雨揭偏鄉「氣候弱勢」,建議引進創新財務工具打造韌性支援。
口袋裡沒錢也要買Labubu
潮玩 Labubu 從盲盒公仔躍升為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在全球爆紅,原創 IP 投融資也跟著引起關注。
金磚峰會的一「裂」知秋
甫於 7 月舉行的金磚峰會,原本是中國對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重塑全球貨幣治理秩序的關鍵平台,卻因習近平罕見缺席而蒙上陰影,透露出這一場原本力圖整合開發中國家的多邊合作,正面臨著內外挑戰交織的裂痕。
AI新工作:債務規劃與溫柔討債
結合生成式 AI 與行為經濟學的理財、AI 催收金融服務,以數據驅動還款計畫,協助不同族群擺脫債務困境。
汪喵星人的保險物語
越來越多人視寵物為家人,但國內的寵物保險常讓人覺得太理論、不好用,相較之下,國際間許多創新保單與服務模式則更有創意。
誰在假永續?AI揭穿漂綠面具
AI 技術顯著提升投資機構在永續金融領域的風險管理能力。在歐洲,AI 能有效偵測企業誤導性的永續資訊,將 ESG 潛在漂綠調查從被動轉為主動風險管理,大幅提升辨識與應對效率及精準度。
金融戰AI 金控全線加速布局
國內金控布局雲端、人才與內部平台,打造內部 AI 軍團,從聊天機器人、房貸估價到醫療判讀,全面加速搶進金融戰場,力拚效率轉型與獲利極限。
中國將逆風翻盤還是曇花一現?
面對貿易戰、房市低迷與外資縮手,中國上半年消費逆勢成長,第二季數據更是亮眼。這股熱潮得益於政府「以舊換新」補貼、五一連假與 618 購物節的強力推動;但...
川普造就動盪 害MBA更難找頭路
MAGA 政策搖擺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大亂,投行與創投陷入空窗期,MBA 也不再是就業保證,反倒是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領域人才需求強勁。
金控併壽險是補位或燙手山芋?
金控面臨激烈競爭,正積極尋求擴大資產規模、多元手續費、增加高淨值客戶。對於尚缺壽險版圖的金控,在壽險業轉型浪潮中,併購機會浮現,但這究竟是價值投資,還是潛在的沉沒成本,考驗著金控的長期經營視野。
歐洲央行與成員國的財政角力
歐洲央行與成員國之間的貨幣、財政政策多頭馬車。為應對此分歧難題,歐盟啟動的《穩定與成長公約》改革,兼顧財政紀律與各國的政策推動,象徵治理思維的轉型。
從工友到線上舞弊 內控難阻?
面對層出不窮的舞弊手法,現行機制對「特定舞弊風險」評估與監控仍顯不足。銀行亟需將舞弊風險納入日常管理與內部稽核,才能有效遏止損失與信任危機。
發展底層技術比發行穩定幣重要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 AI 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
從911倖存 盧特尼克重披戰甲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 911 恐怖攻擊時幸運逃過一劫。他在廢墟重建中培養戰鬥力與韌性,如今接掌川普政府操控技術與貿易的「前線司令部」,是美中科技角力、地緣政治競爭中的強硬派推手。
壽險避險反噬 恐釀匯率多殺多
5 月初,新台幣對美元罕見急升,重創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壽險業,引發未及避險的評價損失與資本壓力。
川普、中東與台灣:從地緣經濟到地緣政治
川普的中東行不僅促成油價走低、降低關稅衝擊,還媒合 AI 企業開拓中東市場,最重點則在於拉攏中東牽制中國,洗去習近平的在地影響力。從地緣經濟連結到地緣政治,川普這趟中東行的外溢效應,還可望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
從索羅斯到川普:一位斯文型男的財政使命
貝森特,川普第二任期的財政部長,與川普的性格南轅北轍。在美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之時,貝森特正被險峻的局勢推上歷史舞台。
一路向下的香港房地產
香港房產短期難見曙光,失去轉口貿易及關稅優勢,國際企業與資金正加速撤離。人財兩失的趨勢確立,香港房地產跌勢難止。
壽險業流動性風險的三長兩短
壽險業「三長兩短」的資金結構問題,在市場穩定時看似穩固,然而當利率波動或保戶行為發生轉變,將暴露其現金流失衡的脆弱性,近年市場動盪已悄然敲響警鐘,不容忽視。
川普關稅背後的交易經濟學
川普關稅策略看似反覆,實則依循交易經濟學:施壓、讓步、互利。他先以高關稅迫使談判,後以「實驗室洩漏」企圖阻斷對話,推動其「B 計畫」,將關稅收入用於削減赤字、吸引外資。
AI榮景潛藏泡沫化隱憂
新科技狂熱引起的風險。猶記得「護國神山」這個名詞的出現肇因於疫情爆發,全球供應鏈大亂,很多需要晶片運作的商品供不應求,並催生了通貨膨脹,也因此占據全球半導體半壁江山的台灣聲名鵲起,並讓台積電成為全球知曉的成功企業。
從鯰魚到具有狼性的哈士奇
金管會開放設立數位保險公司,盼業者成為「狼性哈士奇」,在市場上創新突圍、展現競爭力。
川普經濟學第四章:銀行監管的終局之戰
「巴塞爾資本協定 III 終局」規範,一旦通過,將使大型銀行應計提資本顯著提高。
監管謹慎友好 開加密貨幣新局
川普當選後隨即宣布任命 PayPal 前營運長薩克斯擔任「白宮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沙皇」,該項工作將負責引領政府的 AI 與加密貨幣政策,也預告未來針對加密產業制定一套法律框架與機制
川普主導 大重置來襲
在國際上,總體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追求全球化,擁抱自由貿易。傳統上,全球化的基本邏輯是透過古典經濟學所講的比較優勢來進行國際分工,以實現自由貿易所帶來的經濟利益。
川普經濟學第三章:美元的相對論
匯率是貨幣之間的交換比率,是一種相對的概念,透過貨幣價值的相互拉扯決定匯率,就如同拔河比賽,此強則彼弱,此消則彼長。
當動盪成為2025主旋律 全球向右轉下的金融新格局
2024 年可說是全球大選最熱鬧的一年,有高達 62 個國家舉行大選,比前兩年總和還高。而其中最明顯的風向就是集體「向右轉」,許多國家改由右翼政黨出線,而未能執政者,選票也出現大幅成長。
敲開壽險業的深院宅門 美壽險巨人CEO倒下啟示錄
2024 年 12 月初,美國聯合健康集團(United Healthcare)執行長布萊恩 ‧ 湯普森(Brian Thompson)在紐約市的一場公開活動中遭槍擊身亡,這一事件震驚了全球商業與醫療保險領域。
川普經濟學第二章:關稅與愛情
關稅在過去自由貿易盛行時期曾被視為過時的政策工具,這幾年卻搖身一變為誘人的好東西。確實,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它可以充裕國庫收入,減少財政赤字,縮小貿易逆差,扶植特定產業,創造工作機會;還可以作為談判籌碼,逼迫對手讓步
一枚代幣能否引出碳權金融商機?
碳有價後,各國的碳權交易所陸續成立,政府希望透過碳權交易可提供碳資產供需雙方一個透明議價平台,讓無法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企業仍可維持正常企業營業,然所需代價是企業須付出額外的財務成本,以符合監理機關或交易對手對減碳的強制要求